《2月16日_同济医院等更新论文称SARS-CoV-2刺突蛋白的S1/S2蛋白酶切割位点中插入了SPRR序列提高了其切割效率》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17
  • 信息名称:同济医院等更新论文称SARS-CoV-2刺突蛋白的S1/S2蛋白酶切割位点中插入了SPRR序列提高了其切割效率

    1.时间:2020年2月16日

    2.机构或团队: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肿瘤科等

    3.事件概要: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于2020年2月16日在bioRxiv上发表题为“The insert sequence in SARS-CoV-2 enhances spike protein cleavage by TMPRSS”的文章。

    2019年底,SARS-CoV-2在中国引起了持续的肺炎疫情,其传播范围甚至超过了SARS-CoV。SARS-CoV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主要取决于细胞受体(ACE2)的识别和刺突蛋白裂解诱导的细胞膜融合。SARS-CoV-2的刺突蛋白也以相似的亲和力与ACE2结合,但是其刺突蛋白的切割仍不清楚。研究显示,SARS-CoV-2刺突蛋白中的插入序列增强了其切割效率,除了肺泡之外,肠和食道上皮细胞也是SARS-CoV-2的攻击目标。研究发现,与SARS-CoV相比,在SARS-CoV-2刺突蛋白的S1/S2蛋白酶切割位点中插入了SPRR提高了其切割效率。另外,插入序列促进了延伸环的形成,该延伸环更适于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进行蛋白酶识别。此外,单细胞转录组确定了ACE2和TMPRSSs在肺AT2细胞以及食道上皮细胞和吸收性肠上皮细胞中的高度共表达。该研究结果为SARS-CoV-2刺突蛋白切割效率的增强提供了生物信息学证据,并表明了其潜在的靶细胞。

    2月11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发表该论文的第一版,指出跨膜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2019-nCoV靶向插入序列诱导病毒感染性增强的潜在抗病毒药物。2月16日发表的是论文的第三版,进一步将SARS-CoV-2与SARS-CoV进行了对比,发现在SARS-CoV-2刺突蛋白的S1/S2蛋白酶切割位点中插入了SPRR序列提高了其切割效率。

    4.附件:

    链接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8.926006v3

  • 原文来源: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8.926006v3
相关报告
  • 《同济医院等更新论文称SARS-CoV-2刺突蛋白的S1/S2蛋白酶切割位点中插入了SPRR序列提高了其切割效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1
    •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于2020年2月16日在bioRxiv上发表题为“The insert sequence in SARS-CoV-2 enhances spike protein cleavage by TMPRSS”的文章。 2019年底,SARS-CoV-2在中国引起了持续的肺炎疫情,其传播范围甚至超过了SARS-CoV。SARS-CoV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主要取决于细胞受体(ACE2)的识别和刺突蛋白裂解诱导的细胞膜融合。SARS-CoV-2的刺突蛋白也以相似的亲和力与ACE2结合,但是其刺突蛋白的切割仍不清楚。研究显示,SARS-CoV-2刺突蛋白中的插入序列增强了其切割效率,除了肺泡之外,肠和食道上皮细胞也是SARS-CoV-2的攻击目标。研究发现,与SARS-CoV相比,在SARS-CoV-2刺突蛋白的S1/S2蛋白酶切割位点中插入了SPRR提高了其切割效率。另外,插入序列促进了延伸环的形成,该延伸环更适于通过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进行蛋白酶识别。此外,单细胞转录组确定了ACE2和TMPRSSs在肺AT2细胞以及食道上皮细胞和吸收性肠上皮细胞中的高度共表达。该研究结果为SARS-CoV-2刺突蛋白切割效率的增强提供了生物信息学证据,并表明了其潜在的靶细胞。 2月11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发表该论文的第一版,指出跨膜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2019-nCoV靶向插入序列诱导病毒感染性增强的潜在抗病毒药物。2月16日发表的是论文的第三版,进一步将SARS-CoV-2与SARS-CoV进行了对比,发现在SARS-CoV-2刺突蛋白的S1/S2蛋白酶切割位点中插入了SPRR序列提高了其切割效率。
  • 《5月28日_康奈尔大学等研究SARS-CoV-2刺突蛋白的蛋白水解切割和新型S1 / S2位点的作用》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5-31
    • 1.时间:2020年5月28日 2.机构或团队:康奈尔大学、巴黎萨克雷大学 3.事件概要: Cell Press旗下iScience期刊于5月28日发表了康奈尔大学和巴黎萨克雷大学的研究文章“Proteolytic cleavage of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and the role of the novel S1/S2 site”。 文章指出,SARS-CoV-2的起源与蝙蝠中的B族β-冠状病毒SARS-CoV和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有关。SARS-CoV-2基因组的早期特征表明,刺突(S)蛋白中存在明显的4个氨基酸插入(SPRRAR↓S),位于S1受体结合亚基和S2融合亚基之间的界面处的S1 / S2位点处。文章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该插入片段似乎是SARS相关序列之间的区别特征,并为蛋白酶弗林蛋白酶引入了潜在的切割位点。在该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生化肽裂解测定法测试了一系列可能参与刺突蛋白加工的蛋白酶,即前蛋白转化酶弗林蛋白酶和PC1、胰蛋白酶和II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TSP)、组织蛋白酶B和L,结果发现,弗林蛋白酶可以切割SARS-CoV-2,但不切割SARS-CoV。然而,除了弗林蛋白酶,其他蛋白酶也比SARS-CoV更容易切割SARS-CoV-2。文章表示,获得4个氨基酸的插入片段可将SARS-CoV-2 S1 / S2裂解位点的活化蛋白酶库显着拓宽至已知可能激活冠状病毒S蛋白的所有主要蛋白水解酶类别。研究人员调查了这种新型的S1 / S2裂解位点的潜在作用,并为各种蛋白酶的蛋白水解过程提供了直接的生化证据。研究人员在SARS-CoV-2的起源、病毒稳定性和传播的背景下讨论了这些发现。研究人员还建议,SARS-CoV-2 S1 / S2切割位点可能是由H9流感病毒的突变/重组引起的,而不是由H7和H5 HPAI中发现的更广泛的多碱基位点的聚合酶滑移引起的。术语“多碱基位点”是针对SARS-CoV-2的误称。文章指出,最近发现的与SARS-CoV-2密切相关的蝙蝠冠状病毒(BatCoV-RmYN02)加强了这一概念,该冠状病毒具有扩展的S1 / S2裂解环,缺少其他基本残基(SPAAR↓S)。BatCoV-RmYN02代表了SARS-CoV-2出现的良好候选者,缺乏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并可能利用独特的受体,但提供了SARS-CoV-2天然来源的证据。 文章百世,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鉴定导致SARS-CoV-2出现的前体序列,并阐明该病毒获得其独特的S1 / S2位点的进化机制。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0)30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