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11-10-19
  • 水资源利用和水害防治是海峡两岸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几十年来,两岸有许多重大水利建设,并运用各种科技手段解决了许多问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2010年两岸先后发生了西南大旱、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两岸水利界在面对这些灾害的相关应变和灾后重建等方面有着众多相互借鉴之处。借助研讨会的平台,持续推进两岸在水利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是海峡两岸水利界开展的定期交流机制,自1995年以来已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地区轮流举办了14届。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定于2011年10月24-25日在武汉举行。本届研讨会将围绕山洪灾害预防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江湖演变与治理、水资源综合管理与实践、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气候变迁对水资源影响及调适等5个方面的议题进行交流。会后将组织参会代表在武汉、宜昌等地进行技术参观考察。 会议时间 2011.10.24-25 会议地点 武汉中原国际大酒店。 酒店地址:武汉市汉口黄浦大街27号 酒店电话:+86-27-68829999
  • 原文来源:http://www.iwhr.com/zgskyww/ztbd/hxla/A100967index_1.htm
相关报告
  • 《水生所举办 "2018年度海峡两岸水产生物资源领域学术交流研讨会"》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4-26
    • 作者: 陈戟 2018-04-16 浏览量:.   4 月 10 日,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办的 “2018 年度海峡两岸水产生物资源领域学术交流研讨会 ” 在武汉召开。   水生所朱作言院士、徐旭东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邹立尧、副主任王文泽,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其超、台湾海洋大学校长张清风等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和总结。   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以及台湾海洋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细胞与个体生物学研究所等海峡两岸的学者,围绕鱼类雌雄同体两性性腺分化发育的机制、鱼类酸碱平衡和离子调控的机制、鱼类抗病的分子机理、鱼类低氧耐受的分子机理以及鱼类虹彩病毒新型疫苗研发和机制等 5 个专题进行了 11 场学术报告和广泛深入的研讨。   水产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海峡两岸共同重视的科学研究领域之一。 2014 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下,大陆和台湾各 5 个学术团队围绕共同的科学问题,分别开展了相关合作研究,研究过程中资源和技术共享,研究内容与优势互补,合作成效显著。 2016 年 11 月在台湾海洋大学举办了“海峡两岸水产生物资源领域中期学术交流研讨会 ” 。本次讨论会全面介绍了双方团队合作与交流情况,总结了项目取得的成果,并讨论了今后持久深入的合作研究计划。
  • 《第七届海峡两岸水质安全控制技术与管理研讨会暨2011供水高峰论坛》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11-10-19
    • 主办单位:成功大学、台湾自来水公司、台湾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支持媒体:中国水网 举办城市:台南 开始日期:2011-11-27 结束日期:2011-11-30 联 系 人:孙景芳/李涛/周晖子 联系电话:010-62849135 联系传真:010-62923541 电子邮箱:jfsun@rcee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