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径比对生活污水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9-02-26
  • 采用3组高径比分别为3:1,4.5:1和6:1的SBR反应器(R1,R2,R3),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进水并接种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回流污泥,研究SBR高径比对生活污水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同步去除碳,氮,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1,R2,R3分别历时42,35和28d启动成功;颗粒污泥培养成熟后,其平均粒径逐渐趋于稳定,分别可达750,900,1100μm.启动阶段,R1,R2,R3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6%,61%,62%;颗粒污泥成熟后,R1,R2和R3出水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总氮去除率分别为79%,85%,91%,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1%,93%,94%,COD去除率分别为89%,92%,93%.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SBR高径比增大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且利于增大颗粒粒径,进而提高沉淀性能和同步去除碳,氮,磷的性能.

相关报告
  • 《沈耀良教授团队:好氧颗粒污泥失稳机理及改善策略之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者:王阳0
    • 发布时间:2023-09-04
    •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是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物理化学、热动力和微生物学等机理而产生的自凝聚作用形成的微生物聚集体。与活性污泥絮体相比,AGS具有结构致密、沉降性能好、微生物量高和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同时,由于氧传质限制,在单颗AGS上呈现外部为好氧区、内部为缺氧或厌氧区的层状分布规律,为好氧、缺氧及厌氧功能微生物提供了各自适宜的微生境,以利于集聚其中的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发挥其相应的代谢功能。因此,基于AGS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具有负荷高、占地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转费用相对低等优势。除了可用于污水中有机物、氮、磷以及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有效去除,AGS系统还具有较高的能源和资源回收利用潜力(如有机物、磷酸盐和生物聚合物)。综上,AGS被认为是当前最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
  • 《温度对城市生活垃圾和厌氧颗粒污泥联合厌氧发酵的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7-11-10
    • 针对无锡市垃圾填埋场堆体厌氧发酵所存在的产气率低、氨氮浓度高的问题,以无锡市生活垃圾为原料,在添加厌氧颗粒污泥的情况下,探讨了不同发酵温度下(25、35和45 ℃)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渗滤液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挥发性脂肪酸(VFA)、渗滤液产量和产甲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35和45 ℃条件下氨氮的最终浓度分别为2 450、2 650和3 000 mg·L-1,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0.9%、85.2%和80.1%,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为67、552和397 mL·d-1,沼气中甲烷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39.4%、66.9%和53.2%,累积产甲烷量分别为2 906、19 004和14 286 mL。以上结果表明35 ℃条件在能够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甲烷产量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减小渗滤液氨氮浓度,有助于减轻后续渗滤液处理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