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开发出可探测空气中新冠病毒的新型传感器 》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4-22
  • 瑞士一个研究小组21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能够灵敏、可靠地检测到空气中新冠病毒的生物传感器,不但可以作为新冠病毒感染临床诊断替代方法,还可用于实时监测火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空气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

    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21日发布公报说,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由该机构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苏黎世大学医院等合作开发,它是基于在玻璃基质上制备的被称为“金纳米岛”的金纳米结构,研究人员将人工合成的与新冠病毒RNA(核糖核酸)序列相匹配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受体“嫁接”到上述金纳米结构上,使其能够识别新冠病毒。

    据介绍,这种新型传感器检测病毒的过程利用了“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和“等离子体光热(PPT)”两种不同的效应,以增加检测的可靠性。实验显示,该传感器可以准确识别新冠病毒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这两种基因序列较为相近的病毒,并在几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上。

  • 原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4/438748.shtm
相关报告
  • 《俄“生物探测仪”可检测空气中新冠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03
    • 俄罗斯技术集团史瓦贝公司下属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兹韦列夫工厂与俄卫生部加马列亚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国家科研中心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生物探测仪”,能检测空气中是否含有病毒,包括新冠病毒,并在俄罗斯举办的“军队-2020”论坛上进行了首次展示。   兹韦列夫工厂总经理诺维科夫表示,“生物探测仪”的工作原理建立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法两种独立的检测方法之上。使用该仪器可以同时查明空气中多达86种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以及有毒物质,包括新冠病毒,能够实现病毒的完全自动化检测。检测时间在10分钟至30分钟之间,取决于空气中病原体或其他要素的浓度。   诺维科夫称,“生物探测仪”既可以民用,也可以用于保障生物安全。既可用于保障集体场所大型活动安全,也可安装在地铁、机场、火车站和交通枢纽等场所。他还称,“生物探测仪”的国家试验已于6月完成,是独特的国产研究成果,俄罗斯国内市场没有同类产品,国家认证正在办理中。在不久前俄罗斯举办的“军队-2020”论坛上是首次展示。   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兹韦列夫工厂是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与俄卫生部技术伙伴关系框架内的工业生产一体化调配中心,负责开发和生产俄罗斯大型科研单位生物安全保障产品、中小型企业参与研发产品的试验样本等。
  •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出胶束技术,可检测空气中微量新冠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8
    • 据medgadget网11月3日消息,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高度灵敏的束胶技术,可检测空气中的微量病毒。研究人员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掺入胶束壁,该分子可与病毒刺突蛋白结合,同时令胶束破裂溢出导致电子信号变化的盐,使得系统识别病毒。该成果可用于检测其他病原体,潜在应用包括集成到医疗机构通风系统的壁挂式单元或设备,为测医疗机构等病毒污染设施提供低成本的检测系统,帮助病毒广泛传播前得到控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MRS Communications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