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开发出可探测空气中新冠病毒的新型传感器 》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4-22
  • 瑞士一个研究小组21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能够灵敏、可靠地检测到空气中新冠病毒的生物传感器,不但可以作为新冠病毒感染临床诊断替代方法,还可用于实时监测火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空气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

    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21日发布公报说,这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由该机构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苏黎世大学医院等合作开发,它是基于在玻璃基质上制备的被称为“金纳米岛”的金纳米结构,研究人员将人工合成的与新冠病毒RNA(核糖核酸)序列相匹配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受体“嫁接”到上述金纳米结构上,使其能够识别新冠病毒。

    据介绍,这种新型传感器检测病毒的过程利用了“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和“等离子体光热(PPT)”两种不同的效应,以增加检测的可靠性。实验显示,该传感器可以准确识别新冠病毒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这两种基因序列较为相近的病毒,并在几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上。

  • 原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4/438748.shtm
相关报告
  • 《俄“生物探测仪”可检测空气中新冠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03
    • 俄罗斯技术集团史瓦贝公司下属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兹韦列夫工厂与俄卫生部加马列亚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国家科研中心合作,成功开发出一种“生物探测仪”,能检测空气中是否含有病毒,包括新冠病毒,并在俄罗斯举办的“军队-2020”论坛上进行了首次展示。   兹韦列夫工厂总经理诺维科夫表示,“生物探测仪”的工作原理建立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法两种独立的检测方法之上。使用该仪器可以同时查明空气中多达86种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以及有毒物质,包括新冠病毒,能够实现病毒的完全自动化检测。检测时间在10分钟至30分钟之间,取决于空气中病原体或其他要素的浓度。   诺维科夫称,“生物探测仪”既可以民用,也可以用于保障生物安全。既可用于保障集体场所大型活动安全,也可安装在地铁、机场、火车站和交通枢纽等场所。他还称,“生物探测仪”的国家试验已于6月完成,是独特的国产研究成果,俄罗斯国内市场没有同类产品,国家认证正在办理中。在不久前俄罗斯举办的“军队-2020”论坛上是首次展示。   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兹韦列夫工厂是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与俄卫生部技术伙伴关系框架内的工业生产一体化调配中心,负责开发和生产俄罗斯大型科研单位生物安全保障产品、中小型企业参与研发产品的试验样本等。
  • 《科学家开发出可用于检测病毒感染的新型技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4-11
    •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可以检测人体血液中极少量抗体的技术。 研究人员使用人体头发尺寸的四分之一的小导线开发出一种传感器,可在20分钟内检测出少至10个抗体分子。相比之下,标准医学检测需要数十亿或数万亿的抗体分子进行检测,并且可能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处理。 这种具有成本效益的仪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快地治疗疾病,并可以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使用。 该团队研究的结果将于4月15日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杂志上发布。 目前,大多数美国医院使用ELISA测试来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病毒感染。Elisa是一种常见的测试,但灵敏度相对较低。这意味着临床医生需要在人的血液中含有相当多的抗体才能获得阳性检测结果。 根据作者描述这种非常简单的技术,研究团队将与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相关的蛋白质化学附着在廉价的小金线上。接下来,他们通过电线传输电流,在电线上产生类似于电池的电荷。 研究人员随后添加了抗体以结合线上的病毒蛋白,这增加了线外部的质量。这也增加了电线保持电荷的能力。然后,他们测量质量的变化,以量化导线表面上的抗体数量。 “我们发现我们可以获得非常高的特异性来确认病毒感染,”作者说道。此外,研究小组未发现针对其他病毒的抗体有任何反应或反应,这有时会导致假阳性检测结果。 该研究小组现在希望将这一发现与他们之前发表的病毒检测研究相结合,创建一个能够检测患者样本中病毒和抗病毒的单一系统。“我们希望它可以用于即时诊断,并且它可以发展成一个简单的手持设备,可以在诊所或资源有限的地区使用,”作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