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赤子高原谈三江源生态与水利大数据》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30
  •  24日,2018年海外赤子高原行暨三江源生态与水利大数据高峰论坛在青海大学开幕。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藏自治区水利厅、青海省水利厅等30多个单位的专家教授和负责人共聚一堂,共话研究成果、推动科研合作。

      三江源地区素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之称,开展三江源生态与水利信息化技术研讨交流,分享三江源气候、水文、生态研究成果,推动科研合作,对于实现“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奋斗目标有着积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青海大学副校长赵之重介绍,此次论坛期间,与会院士专家将围绕水利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三江源生态演变、青藏高原生态与大数据应用、青海省生态保护及国家公园建设、水利大数据研究的前沿领域等方面展开高端研讨。同时将在为期5天的会期中实地考察黄河上游湿地保护区、造林示范区、大数据中心等地。

      开幕式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联合国环境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李金惠带来了“含金量”十足的专题报告。

      论坛由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青海大学承办。(记者张蕴)

相关报告
  • 《2018年度三江源生态与水利大数据高峰论坛启动》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8-02
    • 海东新闻网讯 近日,由省人社厅主办,青海大学承办的2018年度海外赤子高原行暨三江源生态与水利大数据高峰论坛启动。   从2010年开始,人社部启动“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项目,旨在推动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在人社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连续9年成功举办海外赤子高原行活动,分别邀请来自美国、日本、尼日利亚、加拿大等国的111名专家学者重点围绕生态保护、优质饲草标准化生产加工、冬虫夏草资源保护、青藏高原野生珍稀菌类研究、高原医学学科、藏区人畜包虫病综合防治等领域,来青开展科技交流和服务活动。   此次研讨活动邀请到2名院士及23名国内相关领域高层次专家,与来自国内三江源生态保护与水利大数据研究领域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一道,共同研讨三江源气候和生态研究成果,宣传和展示我国在三江源保护领域的成就和经验,进一步提高三江源研究和保护工作水平。 原文来自: 西海都市报
  • 《积累三江源经验打造三江源样板》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21
    • 青海的三江源,中国的三江源,世界的三江源。 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汇聚地;是雪豹、欧亚水獭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乐园;是我国离天空最近的天然湿地; ……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继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如沐春风般吹向了三江源腹地,2017年12月,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在如今美丽富饶的三江源地区,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统一行使所有权、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为目标,把不断深化体制试点改革,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作为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能否提供青海经验、贡献青海智慧的“试金石”。 首要任务:加强统一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健全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生态文明体制试点。 在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过程中,我省始终把党的领导摆在首位,以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促进行动到位、改革到位。 《关于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方案》印发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议进行学习贯彻,学深悟透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精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主动作为,及时成立局系统体制试点领导工作小组,研究部署工作,把责任落下去,把工作抓起来。同时,还着力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三篇文章”,确保步调一致、大胆创新,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提升,确保改革任务落地生根。 玉树藏族自治州及时召开州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推进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工作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果洛藏族自治州主动进位、紧盯重点,及时成立以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州委常委会、州委州政府专题等会议,精心谋划、积极推进。 总抓手:敲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就是既要保全好又要经营好自然资源资产。 截至目前,果洛州玛多县全县发放林权林班634个,面积达7575.36公顷,草原承包经营权2096个地块,面积达188.78万公顷,并已向社会发布登记通告。 在推进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过程中,我省把制定实施方案、敲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总抓手,做到纲举目张。 我省把制定实施方案作为开局起步的关键步骤,深入研究,吃透改革要求,为后续开展试点打好基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省编办共同起草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结合三江源实际和国家公园建设任务大胆探索,在短时间内制定完成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并在逐级上报后得到中央编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 玉树州牢固树立“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理念,积极开展园区草地、森林、湿地、地表水等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登记工作,基本摸清了区域自然资源资产底数和边界,为开展自然资源监测评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出让管理、有偿使用等制度奠定了基础。 玉树州杂多县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为契机,继续深化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着力打造了“澜沧江源党旗红”党建品牌,推行“党建+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民族团结”模式,助力实现资产权属和用途管控“两个统一行使”。 为保护好三江源头的绿水青山,杂多县还探索推进了垃圾减量分类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县城社区实现了“垃圾不出门,出门就分类”,在牧区实现了“户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同时,对县域内1861条大小河湖(段)实现了96名县、乡、村三级干部大小河长管护负责制,完成了1585名河湖巡护员聘任工作,使全县区域内河道、湖泊、水库等各类水域河长全覆盖。 果洛州按照山水林草湖系统治理的要求,统筹实施总投资3.24亿元的三江源二期2017年度工程、湿地保护、湖泊群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生态保护设施、管理能力建设等项目。 关键环节:组建机构、推进运行 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中,我省把组建机构和推进运行作为体制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关键一步,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全力迈好第一步、站稳第一个台阶。 去年10月,省政府下发《关于组建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的通知》,明确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年12月,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全面启动。 及时成立治多、曲麻莱、杂多、可可西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分局,并督促各县、各分局和州直相关部门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与国家公园建设有机结合,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抓好定员定岗定责及设施配套等工作落实。 运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已有经验,将原来分散在县政府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和自然资产管理的职责划归到园区管委会,组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将园区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及职责从相关职能部门中分离,初步实现了一个部门统一行使。 杂多县已完成大部门制改革,将政府组成部门由20个“瘦身”到15个,组建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统筹自然资源管理与综合执法,实行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集中有效统一管理。 将玛多县政府19个组成部门统一整合为15个,组建了黄河源园区管委会和乡(镇)生态保护管理站。并不断建立健全党建、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22项规章制度,完成园区功能划分、红线职责范围划定和调查统计工作,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首个揭牌运行的园区,同时挂牌成立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玛多分局,具体负责和履行黄河源园区内外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实行更加严格的生态保护。 重要支撑:加强协作、强化配合 自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启动以来,玛多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170余万元,以玛拉驿村草原确权试点为基础,对玛多县1.91万平方公里确权登记范围内的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数据入库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县域内自然资源的类型、种类、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保护状况等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我省把加强协作、强化配合作为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的重要支撑,各相关部门及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动配合,稳妥推进各项工作。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7.4万个资源类型图斑的确权登记;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四县内开展的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试点已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及示范经验;全面开展了三江源区野生动物等本底调查,已取得初步结果,并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管控办法(试行)》,进一步落实科学管控。 同时,制定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自然资源本地调查工作方案,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所有者职责权利清单编制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试点任务。 遵循生态保护内在规律,杂多县全面完成了澜沧江源园区阿多乡多加村161户849人896个地块,4.33万公顷的草原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初步划定了试点区域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解决了自然资源跨行政区域登记地块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信息档案不健全等问题。 同时,在昂赛乡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展生态监测,收集各类野生动物有效图片超过10万张,全球首次记录到雪豹交配影像,首次证明在青藏高原东部金钱豹和雪豹栖息地重叠,首次证明金钱豹实现种群的本地繁衍,证明澜沧江源地区是中国顶级食肉动物群落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打造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我省将继续担起先行先试责任,在推进、巩固、深化和拓展上下功夫,努力积累三江源经验,积极打造三江源样板。 视点短评:切实保全好 经营好三江源 国家自然资源资产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 开展三江源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对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三江源是青海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三江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资产是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资产。站在为全人类做贡献的高度,保护好、利用好自然资源,保全好、经营好自然资源资产是青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构建统一、顺畅、简约、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切实研究解决好为什么管理、怎样管理、谁来管理的问题,切实研究解决好试点推进中的瓶颈问题,坚决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努力交上一份中央放心、人民满意的答卷。 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好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必须用绣花的功夫,精心组织实施。注重有效对接,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试点方案和中编办、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试点实施方案,紧密结合我们正在做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行动方案,把方案做深、把环节做细、把细节做实,确保方案落得快、落得准、落得实。注重统筹协调,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试点工作与其他改革、所有权与使用权等方面的关系,整体、系统、协同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河长制等相关改革任务,促进各项改革在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在成效上相得益彰。注重实践创新,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为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提供青海经验、贡献青海智慧。 实施好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必须用高度负责的精神来扎实推进。扎实做好自然资源本底调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不走弯路、不务虚功;扎实做好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工作,确保有部门管事、有人员干事;扎实做好建章立制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始终按照制度规范有力有序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