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2,670人次奖项稳居全球首位,占总数的37%,较去年略有回升,扭转了此前下滑态势。中国内地位列第二,共获1,406人次奖项,占比达20%,在绝对数量上持续增长。英国则排名第三,获奖570人次,占比8%。紧随其后的是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此外,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今年表现亮眼,获奖人次由去年的134增长至145,瑞士也重返全球前十。
中国科学院继续以258人次奖项领跑全球,彰显其卓越的科研实力与学术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跨学科研究正成为高水平科研的重要趋势。在21个ESI学科领域中,有227位研究人员同时在两个或以上领域入选,其中31人更在三个及以上领域获得认可。此外,今年另有3,569人获评“跨学科领域”奖项,反映出学科交叉融合在推动原创研究与广泛影响方面的关键作用。
随着全球对科研诚信的关注日益提升,科睿唯安在2025年度评选中进一步强化了数据审查机制。通过引入多轮复核流程,并结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高质量数据,该名单不仅致力于真实反映研究者的全球影响力,也旨在维护学术评价体系的公信力与严谨性。
总体而言,2025年度“高被引研究者”名单不仅揭示了全球科研力量以美国、中国和英国为引领的集中态势,也凸显了跨学科合作与科研质量并重的发展方向,为理解当代科学研究的全球格局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