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四倍体和二倍体水稻中花粉发育的小分子RNA的比较分析》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丁倩
  • 发布时间:2016-07-20
  • MicroRNAs (miRNAs)在植物生殖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同源四倍体水稻microRNAome分析的研究相当有限。此处在二倍体和多倍体水稻花粉发育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microRNAomes。与二倍体水稻相比,同源四倍体水稻中共检测出172种差异表达的miRNAs(DEM),57种miRNAs在同源四倍体水稻中特异性表达。在这172种DEM中,115种miRNAs上调,61种miRNAs下调。上调DEM的靶基因本体分析表明,它们富集在减数分裂前间期的膜运输、减数分裂繁殖和单小孢子阶段的核苷酸结合中。osa-miR5788和osa-miR1432-5p_R+1在减数分裂中上调,它们的靶基因揭示了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它们可能参与染色体行为相关的基因调控。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花粉发育中发现了丰富的与转座因子相关的24 nt siRNA,但是它们在二倍体水稻中的含量明显下降,这表明24 nt siRNA在花粉发育中可能发挥作用。对于多倍体在花粉发育中对小分子RNA表达模式的影响并导致同源四倍体水稻花粉不育,这些发现提供了认识的基础。

相关报告
  • 《Science | 花粉管尖端生长缺陷导致新多倍体不育》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3
    • 2024年3月1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发表题为Defective pollen tube tip growth induces neo-polyploid infertility的文章。 基因组复制(产生多倍体)是真核生物进化的新引擎,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作物改良工具。然而,新形成的多倍体通常具有较低的生育能力。 本文报道了拟南芥新多倍体花粉管尖端生长的严重育性缺陷。新形成的多倍体砂甲花粉管生长缓慢,解剖和生理异常,经常过早破裂,基因表达改变。这些表型在进化的多倍体中恢复。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自然四倍体中,两个尖端生长基因的配子体(花粉管)基因型与四倍体的花粉管性能密切相关。该研究工作确定了花粉管尖端生长是新多倍体植物的重要生育挑战,并为自然进化的多基因解决方案提供了见解。
  • 《水稻中两个反向复制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丁倩
    • 发布时间:2016-08-02
    •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HSP)伴侣能在危险中保护细胞蛋白和折叠变性蛋白。本文研究了水稻的2个sHSP基因的时间空间表达模式。这两个基因Os16.9A和Os16.9B是反向复制的基因,在染色体1上相邻,可能享有一个或有重叠的DNA区域作为启动子。反向转录的两个基因起始密码子间的间隔序列只有约2.6kb。半定量RT-PCR能检测在正常生长及不同应力条件下两个基因的表达。我们使用β-葡萄糖苷酸酶(GUS)报告基因融合系统来详细研究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热冲击应力可诱导这两个基因的高表达。在正常生长条件下,Os16.9A和Os16.9B在营养器官和幼穗中表达。GUS染色结合细胞学观察表明这两个基因主要在根的血管组织、茎和幼穗中表达,Os16.9A和Os16.9B在热激反应和水稻正常发育中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