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人员基于质谱绘制拟南芥蛋白质组图谱》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植物是生命必不可少的,是具有独特分子能力的极其多样的生物,模式植物拟南芥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生物学的理解,并影响了生命科学的许多其他领域,同时对拟南芥知识的了解还提供了对作物物种等重要农艺性状的理解。事实上,拟南芥的基因组数据已于20年前就进行了测序,此后在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水平上分析了数百种天然变异体。蛋白质是每个细胞的主要分子,在细胞内部和细胞之间传递信号,形成细胞结构等,但拟南芥的蛋白质组却远未得到全面表征。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了质谱和RNA测序(RNA-seq)分析绘制了拟南芥30种组织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定量图谱。研究为以下问题提供了初步答案:2.7万个基因中有多少存在蛋白产物(> 18000);它们在生物体中的位置(如花、叶或茎);表达量(超过6个数量级范围);磷酸化水平(超过43000位点)。同时研究人员提供了如何使用数据的示例,例如发现从短开放阅读框翻译的蛋白质,发现参与蛋白质生产调控的序列模块,识别组织特异性蛋白质复合物或磷酸化介导的信号事件。ProteomicsDB和ATHENA数据库提供了对植物群落该资源的交互式访问,其中包括强大的生物信息学工具,用于探索和鉴定拟南芥蛋白、其修饰和相互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3月11日发表于Nature。
    宋琪 编译自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3966-w
    原文标题: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mediated by microscale aqueous-phase processes across biomes

相关报告
  • 《德国研究人员绘制出欧洲玉米基因组图谱》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玉米的多样性是现代杂种优势模式与杂交育种的基础,现有超过50个玉米栽培种通常可以归为五大类:硬质玉米、马齿玉米、粉质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在历史上,美国农民通过利用玉米的这种变异特性,基于马齿和硬质玉米种质混合池建立了现今高产的玉米带自交系。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与亥姆霍兹中心合作于2020年7月27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论文,以4个欧洲硬粒型玉米品种(F7、EP1、DK105、PE0075)为材料,组装了4个高质量的硬粒型玉米参考基因组,大小2.2~2.5Gb,N50范围为6.1~10.4Mb,共注释了46200~48000个基因,并且有43700~45900个基因(每个品种占所有基因的94.7%~98%)至少在另一个品种中具有直系同源或最佳匹配。通过与两个美国玉米带株系马齿型玉米B73和PH207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组比较分析及全基因组比对(whole-genome alignments,WGAs)分析,结果发现两种不同种质之间的泛基因组差异并划定了核心基因组和非必需基因组。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了基因组的异染色质纽,发现其位置和强度在马齿型与硬粒型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同,并且与异染色质钮周围的基因具有低表达的趋势。同时研究人员利用上述6个玉米品种并结合已发表的Mo17和W22种质资源的参考基因组进行了长末端重复序列反转录转座子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玉米基因组在不同种质资源间的动态变化。该研究所报道的硬质玉米高质量基因组补充了现有的玉米泛基因组数据库,为从基因组层面的玉米改良研究以及现代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宋琪 编译自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0-0671-9 原文标题:European maize genomes highlight intraspecies variation in repeat and gene content
  • 《绘制HIV包膜糖蛋白的指纹图谱》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7-04-05
    • 日前,来自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分析HIV包膜上保护性糖蛋白上的多聚糖分子。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上。 研究人员使用酶将包膜蛋白Env降解为较小的肽片段,随后采用质谱分析确定其是否含有高聚糖的结合位点。通过观察,研究者首次能够确定糖蛋白Env上不含有多聚糖的结合位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新的分析方法能够大大缩短分析的时间,同时有助于开发出与多聚糖指纹图谱相匹配的HIV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