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与武汉市确诊或疑似COVID-19的院内死亡率相关: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4-07
  • medRxiv预印平台于3月24日发表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等的题为“Myocardial injury is associated with in-hospital mortality of confirmed or suspected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single 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文章。
    文章称,COVID-19严重病例的住院死亡率很高,并且其中以心肌肌钙蛋白升高为特征的心脏损伤是常见的。该文章探讨了确诊或疑似COVID-19的患者心脏损伤与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从电子病历中提取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2月15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连续确诊或疑似COVID-19患者的人口,临床,治疗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探讨与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筛查110例确诊(n = 80)或疑似(n = 30)COVID-19的患者,包括48例(31.3%的女性,平均年龄70.58±13.38岁)在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了超敏心肌钙蛋白I(hs-cTnI)测试。这48例患者中有17例(17/48,35.4%)在医院死亡,而31例(31/48,64.6%)出院或转移到其他医院。高敏感性心肌肌钙蛋白I在13例患者中(13/48,27.1%)升高。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氧饱和度(SpO2)的脉搏血氧饱和度(HR 0.704,95%CI 0.546-0.909,每降低1%,p = 0.007),hs-cTnI升高(HR 10.902,95%1.279-92.927,p = 0.029)和入院时d-二聚体升高(HR 1.103,95%CI 1.034-1.176,每增加1mg / L,p = 0.003)均与住院死亡率相关。入院时由hs-cTnI升高和d-二聚体升高定义的心脏损伤是医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SpO2可被视为一种保护性因素,这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COVID-19的早期阶段确定在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21.20040121v1
相关报告
  • 《3月24日_心肌损伤与武汉市确诊或疑似COVID-19的住院死亡率相关: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26
    • 1.时间:2020年3月24日 2.机构或团队: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3. 事件概要: medRxiv预印平台于3月24日发表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等的题为“Myocardial injury is associated with in-hospital mortality of confirmed or suspected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single 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文章。 文章称,COVID-19严重病例的住院死亡率很高,并且其中以心肌肌钙蛋白升高为特征的心脏损伤是常见的。该文章探讨了确诊或疑似COVID-19的患者心脏损伤与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从电子病历中提取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2月15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连续确诊或疑似COVID-19患者的人口,临床,治疗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用于探讨与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筛查110例确诊(n = 80)或疑似(n = 30)COVID-19的患者,包括48例(31.3%的女性,平均年龄70.58±13.38岁)在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了超敏心肌钙蛋白I(hs-cTnI)测试。这48例患者中有17例(17/48,35.4%)在医院死亡,而31例(31/48,64.6%)出院或转移到其他医院。高敏感性心肌肌钙蛋白I在13例患者中(13/48,27.1%)升高。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氧饱和度(SpO2)的脉搏血氧饱和度(HR 0.704,95%CI 0.546-0.909,每降低1%,p=0.007),hs-cTnI升高(HR 10.902,95%1.279-92.927,p=0.029)和入院时d-二聚体升高(HR 1.103,95%CI 1.034-1.176,每增加1mg/L,p=0.003)均与住院死亡率相关。入院时由hs-cTnI升高和d-二聚体升高定义的心脏损伤是医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SpO2可被视为一种保护性因素,这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COVID-19的早期阶段确定在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21.20040121v1
  • 《中国武汉成人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疾病进展及死亡率危险因素: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4-04
    • 这是一项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纳入了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肺科医院2020年1月31日前出院或死亡的所有COVID-19成人住院患者,研究收集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治疗和实验室数据,包括用于病毒RNA检测的系列样品。研究对幸存者和死亡患者进行了比较,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截止到2020年1月31日,813名COVID-19成人患者在金银潭医院或武汉市肺科医院住院。排除613例仍在住院或还未经SARS-CoV-2 RNA检测确诊的病例、9例信息不足的病例,最终本研究纳入了191名患者:金银潭医院135名,武汉市肺科医院56名。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或冠心病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更高。年龄,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ALT、乳酸脱氢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d-二聚体、血清铁蛋白、IL-6、凝血酶原时间、肌酐和降钙素水平升高与死亡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纳入了有完整数据的171例患者(53例死亡患者和118例幸存患者)。结果发现,年龄较大、SOFA(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较高、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超过1μg/ L,与死亡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广义线性模型的结果也与上述结果类似。研究发现,年龄较大,SOFA评分高和d-二聚体超过1μg/L是COVID-19成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早期发现预后较差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