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水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及将三者或其中的两者相互结合等。物理方法有截留清淤、吸附、沉淀等,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无机颗粒和杂质;生物方法最传统的是活性污泥法,20世纪初被研究学者发现污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对污水的净化起着关键性作用,后来,衍生了多种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法、A-A-O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好氧处理和IC、UASB、EGSB等厌氧生物反应器。化学方法主要靠向水中投加絮凝剂、助凝剂等帮助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在生物、化学和物理这些方法中,膜处理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法,它不同于生物膜,是利用不同的膜组件和膜材料的性能选择处理不同种类的污水。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石油开采和航海运输等也在日益壮大,随之带来的是含油废水产量增加。油罐车、轮船漏油等事件也时有发生[1]。因此,如何高效处理含油废水是当务之急[2]。由于石油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物质,水的可生化性很差,尽管生物法的运行成本相对物理和化学方法较低,但是,微生物很难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使得最终出水的各项指标不达标,工艺的处理效果很差。其次,废水一旦被石油污染,通常属于突发事件,用生物处理的方法会使得系统的冲击负荷很大,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造成很大影响。石油采出水是另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的情况,这种处理通常要求处理后的污水悬浮物含量极低,而膜技术按孔径和处理效率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和电渗析膜等。按照组成成分可以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由于实际工程中的水量很大,一般都是用不同的膜组合形成膜组件进行处理。根据膜的排列方式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将膜组件分为多种。例如:板框式膜组件、中空纤维式膜组件、卷式膜组件和毛细管式膜组件。其中,卷式膜组件应用最为广泛。膜组件的填装密度每立方米可从数百至上万个,实际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处理量、进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标准要求合理选择膜组件[3]。在水处理行业,膜分离技术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