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疫情影响 产油国稳步增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7
  •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24次部长级会议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与会各国决定继续维持原定逐步增产方案。主要产油国的决定显示其看淡近期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的影响,增强了市场对于需求前景改善的预期。

    淡化疫情影响

    欧佩克4日发布公告说,当日举行的第24次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决定在2月继续按计划把当月日均原油生产限额提高40万桶。主要产油国还将继续举行月度会议来评估市场情况并决定下个月的产量水平,努力在2022年9月底前结束减产。下次会议将于2022年2月2日举行。

    欧佩克在最新的报告中淡化了奥密克戎毒株对石油市场的影响,认为奥密克戎的影响将是温和而短暂的,并未严重打击对石油需求。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在4日会议后表示,尽管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大幅增加,但住院水平相当低,几乎没有打击石油需求。

    尽管近期奥密克戎感染人数不断激增,但为了降低疫情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复苏的影响,目前许多国家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防疫封锁措施,一些国家甚至放宽了部分防疫措施。

    4日,世界卫生组织一名官员说,更多证据表明奥密克戎毒株影响上呼吸道,比先前所发现毒株引发的肺炎症状轻。英国卫生官员也认为英国新增新冠住院患者的症状普遍较轻,现阶段无须进一步收紧防疫政策。

    丹麦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奥勒·汉森指出,考虑到奥密克戎毒株对全球石油需求影响有限,主要产油国有理由继续以商定的速度增加原油产量。

    由于疫情冲击石油需求,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2020年4月达成减产协议,2021年7月同意从2021年8月起每月将其总产量上调日均40万桶。

    不过,一些分析认为,尽管主要产油国一直在提高产量,但受投资受限和运营中断等因素影响,部分成员国的增产计划可能会受到限制,产油国实际增产幅度预计将明显小于其宣布的规模。

    荷兰银行能源分析师汉斯·范克里夫认为,由于越来越多的产油国难以提高产量,如何落实增加原油产量开始成为最大的挑战。

    信息服务机构能源视线咨询公司共同创始人阿姆里塔·森认为,欧佩克与减产伙伴国实际产量增幅可能仅为计划的一半,甚至更少,预计在1月和2月的日均产量很可能只会分别增加13万桶和25万桶。

    需求预期增强

    产油国4日宣布将继续按计划提高原油生产限额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当日仍然走强。纽约商品交易所2022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上涨0.91美元,报每桶76.99美元,涨幅为1.20%。2022年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上涨了1.02美元,收于每桶80美元,涨幅为1.29%。

    分析指出,由于国际石油市场预期供需前景改善,产油国减产决定符合市场预期,因此国际油价4日继续获得上行动力。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一度引发市场对石油需求的担忧,时隔一个多月后,产油国相对积极的评估无疑对市场人气带来有力提振。

    据彭博社报道,欧佩克联合技术委员会在3日表示,2022年一季度全球日均原油生产将比需求高140万桶,而此前预计过剩190万桶/日。

    阿拉伯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报道称,欧佩克当选秘书长海萨姆·阿尔盖斯3日表示,到2022年年底,全球石油需求应该会回到疫情暴发前水平。欧佩克3日同意任命阿尔盖斯为新任秘书长,他将于8月1日上任。

    咨询机构高临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彼得·麦克纳利说,欧佩克及其伙伴国继续增加原油供应配额是其内部认为石油需求将会继续恢复的一个信号。

    外汇经纪商嘉盛集团分析师乔·佩里表示,随着对新冠病毒担忧的减弱,2022年晚些时候需求有望回暖,而且回暖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另外,为了应对油价的上涨而于2021年12月释放出原油储备的美国等国家可能很快需要开始重新补充库存,这也有可能带来需求增加。

    标普全球普氏在3日晚些时候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分析师认为,由于炼厂开工率提高和出口强劲,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环比下降了440万桶,而汽油和蒸馏油库存环比增幅则预计均为190万桶。

    美国价格期货集团分析师菲尔·弗林4日表示,不仅上周美国石油库存预计会出现显著下跌,全球供应也在收紧。

    欧佩克联合技术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发达经济体石油库存量比2015年至2019年平均水平少了8500万桶。

    地缘政治效应受关注

    近期,地缘政治风险也对油价影响也备受关注,俄乌之间紧张形势和伊朗核问题谈判不确定性短期预计仍然会给油价带来一定的风险溢价。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公司全球大宗商品战略负责人赫丽玛·克罗夫特表示,2022年石油市场依然易受到俄罗斯与乌克兰对峙以及伊朗核问题谈判等地缘政治问题的影响,这些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密切关注。

    分析人士指出,俄乌局势的进展提高了俄罗斯减少对欧洲油气供应或至少威胁这样做的可能性。但对伊朗的制裁如果得到解除,将可能导致更多的伊朗原油进入市场并令油价承压。为更快降低零售油价水平,美国可能寻求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伊朗核问题有关方面从2021年12月27日开始举行第八轮会谈,在新年期间暂停后,3日继续进行。由于有关方面有意在2022年2月完成谈判,第八轮会谈可能是最后一轮会谈。

    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日前表示,旨在恢复伊朗核协议的第八轮会谈将基于一份新的联合文件。主要的问题是伊朗要能够容易和不受约束地出售其石油,换回的外汇可以回到伊朗银行的账户上,从而让不同行业受益。

    在线外汇交易平台奥安达公司分析师爱德华·莫亚认为,除非风险偏好恶化或股市出现抛售,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应该会在每桶80美元的区间持续一段时间。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很可能在每桶77美元的水平盘整。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主要产油国决定9月小幅增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8-06
    •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3日以视频方式举行第31次部长级会议,决定今年9月小幅增产,将该月的月度产量日均上调10万桶。 欧佩克在会后发表声明称,此次会议注意到当前剧烈波动的原油市场基本面,有必要对市场情况进行持续评估。会议指出,必须谨慎使用目前非常有限的闲置产能,以应对严重的原油供应中断局面。 声明同时指出,石油行业长期投资不足造成闲置产能减少,特别是上游部门投资不足,这可能导致石油行业难以应对2023年后持续增长的全球石油需求。 近期,由于通货膨胀高企、多国央行加息,市场担忧经济陷入衰退或侵蚀需求,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在每桶100美元左右高位徘徊。在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31次部长级会议召开前,主要石油消费国曾多次敦促主要产油国扩大增产规模,以平抑油价,缓解通胀压力。 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等原因冲击石油需求,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2021年7月,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从当年8月起根据市场情况每月将其月度产量逐步上调。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32次部长级会议将于今年9月5日举行。
  • 《主要产油国8月维持原定小幅增产计划》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4
    •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30日以视频方式举行第30次部长级会议,决定今年8月维持原定小幅增产计划。 欧佩克在会后发表声明称,此次会议再次确认第19次和第29次部长级会议批准的产量调整计划和月度产量调整机制,将8月的月度产量日均上调64.8万桶。 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等原因冲击石油需求,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即“欧佩克+”合作机制达成减产协议。2021年7月,“欧佩克+”在第19次部长级会议上达成协议,同意从当年8月起根据市场情况每月将其月度产量逐步上调。 今年6月初,“欧佩克+”在第29次部长级会议决定,将今年9月的增产份额提前平均分配到7月和8月,因此“欧佩克+”今年9月及之后的产量目标未定。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110美元左右高位徘徊。主要石油消费国此前曾多次敦促“欧佩克+”扩大增产规模,以平抑油价,缓解通胀压力,但“欧佩克+”坚持执行其适度增产计划。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31次部长级会议将于今年8月3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