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劳恩霍夫:替代电池技术–路线图2030+》

  • 来源专题:绿色制造
  • 发布时间:2023-09-27
  • 本“替代电池技术–路线图2030+”是作为项目BEMA II的一部分开发的,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在“电池2020”下资助“倡议。Fraunhofer ISI正在通过路线图和监测流程、战略信息处理和状态研讨会支持德国电池研究,以交流科学进步和技术转让的信息。这一总括概念包括基本能力建设以及工业应用和生产。它专注于材料和组件开发、工艺和生产技术、回收和循环经济,以及数字化和规模化研究。与以前的总括概念相比,还更加强调从学术研究向工业发展的过渡以及随后向应用的转移。BMBF的总括概念考虑了锂离子和其他电池系统(未来有希望的技术变体,例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其他化学物质和概念)。

    由于锂离子电池(简称LIBs)在电动汽车和卡车以及终端和移动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它们是目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电池技术。到2023年,全球市场对它们的需求预计将达到近1太瓦时的产能。由于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电池需求将继续大幅增长。

    除了竞争力之外,地缘政治依赖性问题,以及生产地点、供应关系和最终的技术主权问题,在目前国际上出现的电池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德国和欧洲,仍然存在不少挑战,例如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确保获得电池和上游供应链,以及努力通过建立循环经济来减少资源消耗。

    为此,Fraunhofer ISI在一份新的路线图中研究了2045年之前的替代电池技术,该路线图侧重于选定的金属离子、金属硫、金属空气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它分析了技术优势、未来应用领域、市场和供应链、欧洲的定位以及成本和工业可扩展性。路线图还确定了欧盟和德国需要在技术主权方面采取行动的领域。该路线图解决了一些关于替代电池技术的紧迫问题包括:

    • 替代电池技术的技术优势是什么?许多类型的替代电池,例如金属离子(例如,钠离子或锌离子)或金属-空气(例如,锌-空气)电池,显示出提高可持续性、降低成本或减少资源消耗的巨大潜力,但有些电池也具有缺点,如能量密度较低或技术成熟度有限。例如,金属硫电池可以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并且由于每千瓦时硫的适度成本,预计其成本将远低于LIBs。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已经在市场上上市,但在成本和碳足迹方面仍需改进。
    • 替代电池技术的潜在应用是什么?对于移动应用,钠离子电池正处于广泛商业化的边缘,第一批钠离子电池已经被用于电动两轮车和小型汽车。从2035年起,锂硫电池有可能用于更大的无人机,从2040年起,甚至可以用于更多的航空应用。对于固定应用,例如在能量密度方面的要求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盐水或钠硫高温电池等存储系统,其中一些已经在市场上上市,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类似于钠离子、锌或铝离子电池,它们以其良好的资源可用性、安全性或深度放电能力而闻名。
    • 是否有替代电池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一些有前景的替代电池技术确实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来实现相同的存储容量,因为它们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然而,许多非锂基技术对此所需的关键原材料不如锂离子电池。尽管如此,由于缺乏任何大规模的应用领域或市场,锂、镍和钴的生产和供应预计暂时仍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未来5至10年。
    • 是否有任何替代电池技术可以以类似于LIBs的方式生产和扩大规模?在未来十年,非锂离子电池在这方面看起来很有前景,因为它们的生产步骤与锂离子电池非常相似。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环境可以直接使用(所谓的引入技术),或者只需要进行小的修改。
    • 替代电池技术是否可能变得比锂离子电池便宜?尽管替代电池技术的材料成本可能低于LIBs,但由于产量低,其电池成本最初可能会更高。规模化生产带来了显著的成本效益,但这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和GWh规模的应用。
    • 欧洲在替代电池技术方面的定位如何?专利和出版物分析表明,欧盟国家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锂空气和铝离子电池方面比目前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处于更好的地位,而日本和中国仍然是锂离子电池的领先者。对于一些替代电池技术,欧盟国家显示出10%至50%的动态年增长率,而LIB的增长率约为10%。

    该路线图的作者团队得出以下结论:锂离子电池将继续主导市场,但选定的替代电池技术可以缓解某些市场和应用对原材料、生产和供应的依赖,从而有助于技术主权。然而,这将需要并值得德国和欧盟在研发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相关报告
  • 《《电池2030+路线图》第三版》

    • 来源专题:绿色制造
    • 发布时间:2023-10-26
    • 《电池2030+路线图》第三版是“电池2030+”计划工作组根据目前欧洲实际发展、国际研究进展以及地平线2020、地平线欧洲资助的项目,对原版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细化。提出“电池2030+”目标是开发安全、经济、可持续、长寿命的超高性能电池,为整个价值链中的欧洲电池行业提供新工具和突破性技术,使欧洲在现有市场(如移动式和固定式储能)和未来新兴领域(如机器人、航空航天、医疗设备和物联网等)的长期领导地位。为此,该路线图提出了电池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的3大主题的6个研究领域。 (1)加速电池界面和材料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电池中许多材料界面上发生的复杂反应。该领域核心是开发一个共享的欧洲数据基础设施,能够自动采集、处理和使用电池开发周期所有领域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AI)开发电池接口基因组(BIG)和建立材料加速平台(MAP)大幅加快新型电池材料开发。 (2)智能功能集成:“电池2030+”提出了两种不同且互补的方案: ①开发直接在电池单元级别探测化学和电化学反应的传感器; ②使用自愈功能来恢复运行电池单元内损害的功能。 (3)交叉领域:交叉领域主要包括电池的可制造性和可回收性。 ①可制造性领域将重点关注电池、电池组件和材料的制造、制造过程中电池内部产生的界面效应。 ②可回收领域重点研究一种基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新回收模式,将电池组自动拆卸到电池级别,尽可能重复使用;将电池单元自动拆解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个性化组件的数量;以及开发选择性粉末回收技术,将粉末修复为电池活性材料,可在汽车/固定应用的电池中重复使用等。
  • 《2023年欧洲电池研发创新路线图》

    • 来源专题:绿色制造
    • 发布时间:2023-10-26
    • 《欧洲电池研发创新路线图》确定了欧洲电池六大研究领域的33个具体战略研究主题以及17个横向研究主题,并提出这些研究主题在短(2027年)、中(2030年)以及长期(2030年后)的研究内容。 (1)新兴技术:开发高性能的新型电池技术,满足应用需求,对于实现欧盟的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该领域确定了10个战略研究主题,包括: ①先进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②金属空气电池; ③金属硫电池; ④水基电池; ⑤无阳极电池; ⑥多价非水系统 ⑦混合超级电容器电池; ⑧多模态多尺度相关表征技术; ⑨仿生学; ⑩电池材料和电池的可持续性设计。 2个横向研究: ①使用廉价、丰富且易于回收的材料制造电池; ②新兴电池技术加速材料发现和多尺度建模。未来为促进基础研究进一步工业应用,建议开发电池专用技术成熟度标准化框架,实现电池、材料、模块等快速开发。 (2)原材料及其回收:到2030年实现锂金属回收率达到90%、钴和镍金属回收率均达到95%目标。该领域确定了6个战略研究主题,包括: ①新型逆向物流解决方案和收集模式; ②现有回收工艺对新技术的适用性; ③锂电池的新回收工艺和其他新兴技术; ④二次原料整合; ⑤钠离子和其他新的化学电池供应链; ⑥可持续的原材料采购和加工。 3个横向研究: ①可持续性评估工具(参考数据可用性和方法框架); ②安全和可持续的设计; ③利用混合模型优化回收流程的数字孪生。未来需在欧洲层面进行交流合作,增加欧洲关键原材料供应,采用适用性强的回收工艺提高技术竞争力,支持开发更可持续的原材料和二次材料高质量利用。 (3)先进材料:到2030年电池组成本控制在75欧元/千瓦时之内,该领域确定了5个战略研究主题,包括: ①第三代锂电池材料研发(交通); ②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研发(交通); ③长效锂电池材料研发(固定储能); ④钠离子电池材料研发(交通和固定储能); ⑤钒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材料(固定储能)。 3个横向研究: ①可持续性(减少关键材料的使用); ②安全性(材料本身以及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 ③数字化(采用人工智能发现新的电池材料)。未来必须更多的考虑可持续性和安全性,特别关注新型电池化学材料,在可回收性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降低和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4)电池设计和制造:该领域着眼于目前欧洲大规模电池生产和未来技术应用所必需的进步,确定了4个战略研究主题: ①可持续燃料电池设计; ②电池的可持续生产; ③柔性生产技术; ④工艺和产品规模化和产业化。 3个横向研究: ①可持续性(再生原料对电池设计、制造材料选择和应用的影响); ②安全性(电池设计、材料选择和可回收性的安全研究); ③数字化(可持续设计和制造电池过程的数字孪生)。 (5)应用与集成-移动式储能:移动储能领域重点关注电池在交通应用方面的关键事项,包括: ①公路领域; ②水路领域; ③航空领域; ④铁路领域; ⑤非公路机械领域。 3个横向研究主题包括: ①快速充电; ②电池更换; ③关键指标预测(如电量、健康、温度、功率等)。 未来需确定(新兴)应用中电池系统的要求、强化电池系统设计基础以及结合互操作性和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可持续性旨在实现电池行业的规模效益。 (6)应用与集成-固定式储能:固定储能领域主要包括3个主要的战略研究主题: ①供电侧的电池储能系统; ②需求侧电池储能系统; ③中长寿命电池储能。 3个横向研究: ①数字化(重点是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运行的新算法等); ②可持续性(重点关注二次寿命电池系统); ③安全性(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延长寿命)。 未来需特别关注现有或新的长时储能技术,对增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网灵活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