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最大风电场助力哈萨克斯坦新能源布局》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dumin
  • 发布时间:2021-06-19
  • 扎纳塔斯是哈萨克斯坦南部的一座城市。在哈萨克语中,“扎纳塔斯”是新石头的意思,这座城市因磷矿石而兴,又因矿产工业没落而衰。如今,由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企业合资建设的中亚最大风电项目——扎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即将建成,这座城市将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记者一行5月底来到位于哈南部江布尔州的扎纳塔斯。这里地处戈壁草原,劲风拂面,适合发展风力发电。风电场址中心距离市区不到10公里,蔚蓝的穹庐下白色风机鳞次栉比,宛如矗立在城市旁吸风引力的巨人,是进入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这一项目由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和哈萨克斯坦维索尔投资公司共同投资,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成都院)总包实施,规划建设40台2.5兆瓦的风电机组。

    中国电建成都院扎纳塔斯风电总承包项目部经理李兴华告诉记者,扎纳塔斯风电项目2018年被列入中哈产能合作清单,2019年7月开工建设。项目克服新冠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进展顺利,预计本月底即可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中哈合资成立的项目业主公司扎纳塔斯风电公司总经理郭强介绍,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发电约3.5亿千瓦时,能满足100万个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相比同等容量的火力发电,风电场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万吨,并减少大量温室气体和灰渣排放。

    哈萨克斯坦电力生产格局和供需不平衡问题突出。一方面,燃煤电厂在哈电力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火力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超过8成。另一方面,由于煤矿集中分布在哈北部,北方地区发电量占全国总量的70%;而人口大部分聚集在南部地区,南部城市电力消费量约占全国的70%,需从北部远距离输送。扎纳塔斯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每当夏季用电高峰到来时,停电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电压不稳,照明灯光也常常忽明忽暗。

    不过,哈萨克斯坦新能源储量可观。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估算,该国仅风力发电潜能就高达每年9200亿千瓦时,南部地区资源尤其丰沛。近年来,哈政府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善电力生产结构单一和南北供需不均的状况。根据政府规划,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从当前的3%提高至6%,2030年达到10%,2050年将进一步提高至50%。

    维索尔投资公司管理合伙人阿尔马斯·丘金告诉记者,南部的江布尔州和奇姆肯特地区目前没有大型发电厂,风电场的投产能直接改善哈电力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丘金说,扎纳塔斯风电项目是中哈产能合作加速推进的一个缩影。在“一带一路”建设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深度对接下,中哈产能合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新能源建设领域成果尤为显著。

    “扎纳塔斯是幸运的。这个仅有约2万人的丝路沿线小城,如今赶上新能源发展的浪潮,居民有了新工作,财政有了新税收,城市也就有了新生命。”丘金说。

相关报告
  • 《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风电项目全容量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05
    • 8月29日,中国电建成都院以EPC+F模式建设的哈萨克斯坦赫罗姆陶150兆瓦风电项目,提前合同工期近100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团队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进度可控、环保达标”履约理念,确保实现重大里程碑目标。 该项目是成都院在哈萨克斯坦第一个通过提供短期特险融资落地开工建设的EPC总承包项目,共安装24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机,单体装机为哈萨克斯坦当前最大,也是成都院在海外完建的最大风电项目。项目地处位于阿克托别州赫罗姆陶区,当地气候条件严峻,年平均气温仅约5.8℃,冬季漫长严寒(最低达-48℃),有效施工期短,加之长距离物流运输等因素,给项目履约带来挑战。 面对困难,项目团队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流程,强化资源调度与协同,在中亚区域首次实现项目开发端与履约端的无缝衔接。团队深度融合中哈员工优势,深度发掘利用属地资源,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提前完成设备预采购、大幅压缩设计报审周期;克服严寒持续推进冬季物流与施工;推行管理属地化,高效沟通各方,保障了施工安全质量与整体效率。 赫罗姆陶风电项目是成都院在哈萨克斯坦继马伊纳克水电站、札纳塔斯风电场、谢列克风电场之后建设的又一重点清洁能源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提供约509吉瓦时清洁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万吨,对优化哈萨克斯坦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区域能源供应安全、促进本地化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哈萨克斯坦政局动荡推升铀价》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1
    • 据外媒报道,目前,全球最大的铀生产国哈萨克斯坦正努力应对大规模抗议活动。根据核能产业全球市场和咨询服务供应商UxC的数据,世界铀价格在哈萨克斯坦事件的背景下上涨。 1月5日铀价上涨8%,至每磅45.25美元,而4日则为42美元。与此同时,最大的铀生产商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工业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5日下跌了11%。 据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上千人5日下午闯入哈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市政府大楼,暴力纵火并破坏公共财产,还冲击了一些政府机构办公室。总统托卡耶夫当日签署总统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6日说,应托卡耶夫请求,集安组织决定在哈萨克斯坦短期部署维和部队。政局动荡引发的市场反应仍在继续发酵。 哈萨克斯坦生产全球逾40%的铀,是全球最大的铀供应国。按照已经公布的数据,哈萨克斯坦铀矿储量为169万吨,约占全球20%,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哈萨克斯坦境内开采1磅铀矿需9.3美元,成本为全球最低。 UxC总裁辛泽表示,鉴于哈萨克斯坦是全球最大的铀供应国,可能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以外的供应商,比如南美、澳大利亚的企业会因此受益。 自2021年9月以来,铀价在全球能源市场一路上涨,已飙升24%,创下自2008年底以来的最佳表现。随着各国政府去碳化进程日渐明晰,投资者纷纷押注核电。此前,欧盟就考虑将核电和天然气纳入绿色能源范畴。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还是世界第九大原油出口国,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3%,位居全球第11位,天然气储量全球排名第22位。虽然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源储量在中亚国家中并不出众,但油气资源出口占其外汇收入的50%,约为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