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韩新政府搁置核淘汰政策,核能股票飙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1
  • 首尔,4 月 8 日(韩国 Bizwire) ——随着即将上任的政府计划重新利用目前计划退役的核电站,与核电站扩展运营相关的某些公司的股票正在飙升。

    根据韩国交易所的数据,为核电站生产空气压缩机的公司Hanshin Machinery Co. 周三的股价较前一天上涨 5.21%,收于10,100 韩元的52周高位。

    类似公司的股票也有所上涨,包括 Haein Corp. 和 Hwacheon Machinery Co.,分别上涨 1.64% 和 0.70%。

    阪神机械的股价在一个月内翻了一番。同期,该公司的市值也从 1378亿韩元跃升至 3277亿韩元。

    上涨股票价格归因于由总统尹锡悦过渡政府最近发布的公告,即它将延长以前预定退役的核电站的运作。

    4月5日,国营的韩国水电核电公司向核安全与安保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 Kori-2核电站延长运行的安全评估报告。

    核反应堆的设计寿命计划于明年4月结束。

    根据即将上任的政府废除当前文在寅政府核淘汰政策的誓言,核电站的运行寿命将得到延长。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5438.html
相关报告
  • 《韩国再次拥抱核电,核能股票飙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27
    • 不久前,获得连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自己在生态方面的计划,表示法国将坚持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在核能利用方面同样一波三折的韩国,近日伴随着政权交替,在核能政策方面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 大幅修改现任政府核电政策 在3月初的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中,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以微弱优势击败执政的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成为韩国候任总统。 距离5月10日尹锡悦的正式就任还有近20天,韩国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在近日表示,将大幅修改文在寅政府的碳中和政策,并明确将废除脱核电政策。 “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中和是我们应走的道路,当前的结论是新政府应重新制定正直、现实、负责的碳中和有关计划。”交接委方面表示。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的碳中和政策。 “将韩国改造成无核国家”作为文在寅竞选总统时的承诺,文在寅政府于2017年宣布暂停在韩国东南部建造韩蔚核电站的3号和4号反应堆。这一消息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强烈反对,遭到几十万民众联名反对。 据韩联社报道,2019年1月21日,近34万韩国民众签署一份请愿书,反对文在寅政府的“淘汰核电政策”,并要求立刻恢复韩蔚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的建设。活动的组织者当天早上在总统府前举行新闻发布会,然后呈交签名和写给文在寅的信。 自由韩国党的一名代表在新闻发布会前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淘汰核电政策是在没有公众共识和专家磋商的情况下单方面匆匆推行的。这场抵抗运动是为了敦促终止淘汰核电政策,恢复韩蔚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的建设。” 面对抗议,政府官员表示,政府无意改变或转变核淘汰政策。 韩国相关股票正在飙升 首尔,4 月 8 日,随着即将上任的政府计划重新利用目前计划退役的核电站,与核电站扩展运营相关的一些公司的股票正在飙升。 根据韩国交易所的数据,为核电站生产空气压缩机的某公司周三的股价较前一天上涨 5.21%,收于10,100 韩元的52周高位。类似公司的股票也有所上涨。 分析认为,上涨股票价格归因于即将上任的政府最近发布的公告,将延长以前预定退役的核电站的运作。 4月5日,国营的韩国水电核电公司向核安全与安保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 Kori-2核电站延长运行的安全评估报告。 核反应堆的设计寿命计划于明年4月结束。根据即将上任的政府废除当前文在寅政府核淘汰政策的誓言,核电站的运行寿命将得到延长。 这意味着目前在韩国运行的大多数核电站都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核电行业企业对此喜闻乐见,海外核电站建设项目有望得到提振。 据财联社4月21日电,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KHNP)周四宣布已提交建造波兰第一座核电站的报价。目前波兰电力供应近70%来自煤炭,波国计划建造核电站以减少碳排放并逐步淘汰煤炭,正寻求一个合作伙伴建造6千至9千兆瓦的核能力,并计划为该项目提供49%的股权融资。 新政府将打破脱核电禁区 韩国目前的核电约占该国电力结构的27%,而煤炭占35%、液化天然气占29%。 韩国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近日召开例行记者会,交接委企划委员长元喜龙表示,2021年韩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超过4%。分析指出,核电比例减少导致煤电、液化天然气发电猛增,致使去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韩国是继美国、中国、法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五大核能国家。 新总统尹锡悦承诺将重启被延迟的新核电站建设,并延长核电站寿命,将核电的贡献率提高到30%,并在2030年之前出口10座核电站。 支持者认为,核能可以每天24小时提供低成本电力,对于推动半导体等韩国关键产业作用巨大。 根据韩国电力交易所的数据,1月核电成本为每千瓦时61.5韩元,而太阳能成本为每千瓦时149.9韩元。 交接委表示,现任政府破坏了“技术中立”原则,实施以脱核电为前提的政策,新政府将打破脱核电这一禁区,将所有有助于碳中和的技术放到桌面上,实施负责任的政策。这意味着核电占比将扩大,尹锡悦政府预计将首先重启核电站建设并继续运行老旧核电站。
  • 《油价“飞天”,燃油车或加速淘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08
    • 5月30日,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31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33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33元。此次涨价后,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5.5元,部分地区92号汽油进入9元时代。 这是今年以来油价第九次上涨,网友们纷纷直呼“太贵了”“伤不起”“已经不敢开车出门了”“赶紧换电车吧”……看似调侃,实则是油价上涨冲击燃油车市场的真实反映。在各大传统汽车巨头纷纷宣布转攻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国政府也纷纷给新能源汽车开绿灯之时,油价易涨难跌也许是一剂催化剂,将加速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低迷,加速其最终被替代的进程。 “9涨1跌”,油价涨幅惊人 今年以来,油价持续“飘红”,已经经历了“9涨1跌”,网友感叹,“买得起车,加不起油。” 北京青年报查询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今年,首次油价上调可以追溯到1月。自今年1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45元和33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7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9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8元。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3.5元。 仅隔不到半月,油价迎来年内二次涨价。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今年1月2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10元和30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4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26元。北青报以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2元。 距今年首次涨价才一个月,油价已经“三连涨”。北青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自今年2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6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17元。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8元。 时隔半月,又迎新一轮上调。自今年3月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60元和25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22元。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0元。 油价迎来“5连涨”,创今年以来涨幅新高。自今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750元和72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59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62元。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29.5元。 油价小幅上涨,但涨势仍在持续。自今年3月3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1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95号汽油及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09元。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4.5元。此次涨价后,95号汽油零售价逼近2018年10月的最高点9.32元/升。 今年油价“六连涨”,终于迎来首次下跌。自今年4月1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5元和530元。92号汽油每升下调0.43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下调0.45元。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少花21.5元。 油价下跌好景不长,跌完就涨令车主措手不及。自今年4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6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17元。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8元。 自2022年5月1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85元和27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2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4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3元。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1元。 自2022年5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400元和390元。上述调幅折升价为92号汽油每升上调0.31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33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33元。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5.5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告诉北青报: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当前,受俄乌战争、国际局势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打破了原有的油品供应局面,引起较大的供应不平衡问题。受此影响,短周期内油价或许仍会产生波动,且此次全球石油供应问题,会持续影响一段时间。 燃油车市场压力倍增 今年1至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309.8万辆,同比增长9.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7.6%,占有率同比上升6.0个百分点。其中,轿车销售113.6万辆,同比增长34.3%,市场份额为37.3%,其中,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0.5万辆和118.1万辆,环比下降46.2%和47.1%,同比下降46.1%和47.6%。1至4月,汽车产销769万辆和769.1万辆,同比下降10.5%和12.1%,结束了今年前3个月的增长态势。 今年5月1日至2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78.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6%,环比上月增长34%。其中,第一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2万辆,同比下降21%,相对今年4月的第一周均值增长29%。第二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3万辆,同比下降22%,相对今年4月第二周均值增长26%。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4.2万辆,同比下降6%,表现逐步回暖改善,相对今年4月第三周均值增长47%。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称,5月底前难以恢复正常水平,供应端压力不减。新能源市场方面,生产供应相比上月有所回暖,预计5月新能源市场仍将保持25%左右的市场渗透率。受高油价影响,更多人将选择购买新能源车。5月的新能源车供给环比会大幅改善,预计5月新能源车零售环比4月将是高增长。汽车市场在多重不利因素下举步维艰,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好过传统燃油车。 消费者和各地政府青睐新能源汽车 面对油价飙升、充电设施的增多,以及日渐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车主杨先生告诉北青报:当时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就是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成本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充电成本只需要几十元,可是燃油车的加油成本是其十几倍。加上今年以来油价涨幅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优势愈发凸显。 打算购车的王先生告诉北青报:以往买车的时候会优先考虑汽车的油耗、品牌、口碑、性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智能化、配置、性能、充电配套服务等相关设施的成熟,加之受疫情影响,短期乃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长途出行计划受限。相较之下,购买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更高,会优先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 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传统燃油车市场进一步受挫。海南省工信厅曾在今年3月29日印发《海南省2022年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若干措施》,加快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确保2022年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超过30%,促进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消费恢复提振若干措施的通知》。 5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消费恢复提振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2022年6月至12月,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对报废或转出个人名下湖北号牌旧车,同时在省内购买新车并在省内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给予补贴,所需资金由省级与各市州财政分别负担50%。其中,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8000元/辆、购买燃油汽车的补贴3000元/辆;转出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5000元/辆、购买燃油汽车的补贴2000元/辆。 燃油车或被迫加速淘汰 不断飙升的油价是会加速燃油车退场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告诉北青报:虽然近期油价持续上涨,但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同样也在上涨。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低碳出行、绿色出行已经成为民众出行的主旋律,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已经迫在眉睫。虽然全球都在加快电动汽车转型布局,但是油价上涨暂时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传统燃油车的根本原因。目前,商用车市场仍然依靠传统燃油车,其被完全替代牵扯到能源多元化等问题,油价上涨根本上不会影响到传统燃油车被替代。但是,传统燃油车或将面临被逐步替代的过程。 罗兰贝格合伙人徐虎雄认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发展早期更多依靠政策引导,当前更多依靠市场推动,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本身的接受度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从前,消费者不购买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因为电池续航、充电桩不足等因素,但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续航等产品端的问题正逐步改善,大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也得以有效解决,消费者顾虑越来越少。此外,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供给越来越丰富,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消费者自然会更青睐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车时,会从汽车的功能、驾乘体验、智能化水平等全生命周期上的因素综合考虑。当前,油价的上涨导致传统燃油车的使用成本提升,相较之下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车在使用成本上的优势有所凸显。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除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因素外,智能化、电池续航提升等同样十分重要。 近期,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2022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从全球各主要国家及政府颁发的新能源汽车规划来看,到2030年,最迟2035年,市场上将不会再有燃油车销售,新的趋势已经发生了。”(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