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十件大事》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yxzhou
  • 发布时间:2018-06-21
  •  

    1.在全国率先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意见、率先发布大数据领域技术榜单

     

    2017年,《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相继印发实施,在全国首创提出资源型、技术型、融合型和服务型“四型”数字经济,是全国首个发布的省级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数字经济发展意见。2017年3月,在全国首创发布大数据领域技术榜单。

     

    2.全面启动实施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

     

    2017年6月,《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布局了100个以上典型示范项目,相关经验和成果在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通报。贵州航天电器公司“电连接器柔性智能制造车间试点示范”等一批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示范项目成为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

     

    3.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

     

    2017年6月,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标志着我省正式跻身全国十三大通信枢纽,贵阳·贵安成为全国互联网的核心节点、重要支点和新的数据交换口岸。2017年底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6730Gbps。

     

    4.苹果中国云服务数据中心、华为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 成功落地

     

    2017年7月,苹果公司iCloud主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这是苹果公司在中国规划建设的第一个数据中心。华为七星湖数据存储中心、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云上贵州(班加罗尔)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挂牌运营,华芯通ARM服务器芯片开始流片,货车帮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目前,已有25家世界级和国内500强大数据企业落户贵州。

     

    5.数博会升格为国家级博览会

     

    2017年“数博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博览会——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2017数博会签约项目119个、签约金额167.3亿元。

     

    6.获批建设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第二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省

     

    2017年11月,获批建设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2017年12月,在全国率先建成项目云。2017年12月,被列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第二批国家试点省份,成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五大国家试点省份之一。我省已在全国率先实现远程医疗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

     

    7.“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17年10月10日宣布,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探测发现6颗脉冲星,并通过国际认证,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2017年12月中国天眼再发现3颗新的脉冲星,至今中国天眼已经发现9颗脉冲星。

     

    8.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南方节点落户贵州

     

    2017年12月,《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南方节点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并举行授牌仪式,标志着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南方节点正式落户贵州,这是南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电子政务云骨干节点和政务数据汇聚基地。同时,“云上贵州”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整体接入国家平台,成为我国首个将地方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整体接入国家平台的省份。

     

    9.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挂牌运行 贵州与国家统计局共办大数据统计学院

     

    2017年5月,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贵阳高新区揭牌。2017年12月,贵州省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共办大数据统计学院战略合作协议》。

     

    10.贵阳亮出“中国数谷”新名片

     

    2017年11月,贵阳市委、贵阳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成“中国数谷”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域块数据城市、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数谷”,建成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聚集区,成为全国大数据创新策源地。

     

  • 原文来源:http://www.ii.gov.cn/hbgxt/lhrh/605017/index.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正式揭牌成立》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9-18
    • 9月13日上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建设启动揭牌仪式在贵阳举行,标志着贵州大数据、乃至全国大数据领域标准化建设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于欣丽司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局长马宁宇出席活动并致辞,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康克岩代表创新基地筹建单位发言。 为更好支撑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2017年,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标准委申报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并于2018年1月获得国家标准委批准同意,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大数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省份。创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是我省继成立贵州省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后,在大数据标准领域开展的又一项重大工作,对于完善大数据资源流通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探索建立大数据关键共性标准,引导国内外企业加强大数据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合作,推动我省大数据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提升我省大数据技术标准服务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将着眼全国大数据领域推动标准化工作,开展“14个重点领域、6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即:推动建设政府大数据、大数据开放共享、数据库、工业大数据、交通大数据、大数据安全、民生大数据、城市综合视频图像大数据、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大数据、物流大数据、大数据交易、区块链大数据等14个重点领域标准化,打造标准资源服务平台、标准应用服务平台、标准验证评估服务平台、标准人才培养及合作交流服务平台、标准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标准研制资金支撑服务平台等6平台。力争通过 2 年时间,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大数据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协调发展的开放式平台。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以"大生态"守住两江上游绿色屏障》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0-18
    • 时间:2017年10月16日 信息来源:新华社 作者:蒋成 点击: 字号: 小大 新华社贵阳10月12日电(记者蒋成)“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既面临全国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生态环境问题,又面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仍较突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特殊问题。”10月11日,记者从贵州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拟开展大生态战略行动,并衔接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共同打造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立足守住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截至目前,福建、江西、贵州首批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全部获批,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铺开和加速推进阶段。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平台,贵州提出8个方面32项改革任务,主要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特色试验、制度创新等几大方面。 在战略定位上,贵州将全力打造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示范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创新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联动机制。 大生态、大扶贫、大数据三大战略行动成为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亮点,即加快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并衔接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突出大生态、大数据、大旅游“三块长板”。 贵州将完善生态建设脱贫攻坚机制,支持通过赎买等方式,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非国有商品林调整为公益林,将零星分散且林地生产力较高的地方公益林调整为商品林。 据了解,2018年,贵州将在毕节市公益林区内开展试点,推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推广经济林木所有权、林地经营权新型林权抵押贷款改革,引导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提供护林服务,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此外,贵州将建立生态文明大数据综合平台,打造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生态文明数据存储和服务中心。预计2020年建成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生态环境质量、重大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监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