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2的T细胞免疫针对刺突蛋白、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并与COVID-19严重程度相关》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5-21
  • 柏林大学医院联合多家机构在medRxiv预印本平台发表论文“The SARS-CoV-2 T-cell   immunity   is   directed   against   the   spike, membrane, and nucleocapsid protein and associated with COVID 19 severity”。该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不同COVID-19严重程度下SARS-CoV-2 S-、M-和N-蛋白的免疫原性。
    准确识别SARS-CoV-2的免疫靶点有助于检测抗病毒免疫和疫苗的设计,目前,免疫学研究侧重于探讨抗刺突蛋白(S蛋白)的适应性免疫,然而,核衣壳(N)和膜(M)蛋白也应被认为是诊断和预防的靶点。文章对COVID-19中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进行分析,发现三者的重叠肽库可以有效引起T细胞响应,其中CD4+T细胞响应强于CD8+T细胞响应。M蛋白诱导CD4+T细胞的频率最高,表明它可以作为诊断指标和疫苗靶向目标。COVID-19危重患者表现出最强的T细胞反应,其产细胞因子的水平是其他患者的2~3倍。文章研究发现,具有分化记忆表型的效应T细胞的激活可能会在导致免疫病理发生的危重病例中引起超反应响应。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5.13.20100636v1
相关报告
  • 《5月16日_SARS-CoV-2的T细胞免疫针对刺突蛋白、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并与COVID-19严重程度相关》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5-17
    • 信息名称:SARS-CoV-2的T细胞免疫针对刺突蛋白、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并与COVID-19严重程度相关 1.时间:2020年5月16日 2.机构或团队:柏林大学医院、波鸿鲁尔大学、埃森大学医院、多特蒙德工业大学 3.事件概要: 柏林大学医院联合多家机构在medRxiv预印本平台发表论文“The SARS-CoV-2 T-cell immunity is directed against the spike, membrane, and nucleocapsid protein and associated with COVID 19 severity”。该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不同COVID-19严重程度下SARS-CoV-2 S-、M-和N-蛋白的免疫原性。 准确识别SARS-CoV-2的免疫靶点有助于检测抗病毒免疫和疫苗的设计,目前,免疫学研究侧重于探讨抗刺突蛋白(S蛋白)的适应性免疫,然而,核衣壳(N)和膜(M)蛋白也应被认为是诊断和预防的靶点。文章对COVID-19中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进行分析,发现三者的重叠肽库可以有效引起T细胞响应,其中CD4+T细胞响应强于CD8+T细胞响应。M蛋白诱导CD4+T细胞的频率最高,表明它可以作为诊断指标和疫苗靶向目标。COVID-19危重患者表现出最强的T细胞反应,其产细胞因子的水平是其他患者的2~3倍。文章研究发现,具有分化记忆表型的效应T细胞的激活可能会在导致免疫病理发生的危重病例中引起超反应响应。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5.13.20100636v1
  • 《Cell:对SARS-CoV-2刺突蛋白变体D614G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25
    • 自2019年12月8日以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报告了几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数患者在当地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工作或附近居住。在这种肺炎的早期阶段,严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了,一些患者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急性呼吸衰竭和其他的严重并发症。2020年1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a CDC)从患者的咽拭子样本中鉴定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最初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2019-nCoV。大多数2019-nCoV肺炎患者的 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到目前为止,一些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肺炎,肺水肿,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疫苗是控制大流行迫切需要的必要对策。目前还没有针对SARS-CoV-2的人类疫苗,但大约有120种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 SARS-CoV-2与另外两种密切相关的高致病性病毒SARS-CoV和 MERS-CoV同属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SARS-CoV-2有一个大小为30kb的正义、单链RNA基因组。它的核衣壳蛋白(N)和由膜蛋白(M)、包膜蛋白(E)以及刺突蛋白(S)组成的外膜包覆着它的基因组。 与SARS-CoV一样,SARS-CoV-2的S蛋白通过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与它们共同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证实,SARS-CoV和MERS-CoV的RBD包含主要的构象依赖性中和表位,并能够在免疫动物中引起强效的中和抗体,因而是有希望的疫苗开发靶标。 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变体D614G在全球范围内取代了祖先病毒,并且在几个月内达到了接近固定化的程度。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和再生元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D614G在人类肺细胞、结肠细胞以及在通过异位表达人类ACE2或来自各种哺乳动物(包括中华菊头蝠和马来亚穿山甲)的ACE2同源物而允许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上,比它的祖先病毒更具感染力。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9月15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D614G SARS-CoV-2 Spike Protein Variant”。 D614G没有改变S蛋白的合成、加工或整合到SARS-CoV-2病毒颗粒中,但由于较快的解离速度,D614G对ACE2的亲和力降低。 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对S蛋白三聚体的评估表明,D614G破坏了S蛋白的原聚体(protomer)之间的接触,使得S蛋白的构象转向能够结合ACE2的状态,这被认为是病毒颗粒与靶细胞膜融合的途径。与这种更开放的构象相一致的是,靶向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抗体的中和效力并没有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