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宣布爆发猴痘》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与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5-02-14
  • 2025年2月7日,南苏丹卫生部宣布在朱巴中部赤道州爆发猴痘疫情。这一决定是在2月6日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确认一例猴痘病例后做出的。

    南苏丹卫生部副部长詹姆斯·霍斯·迈(James Hoth Mai)在朱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首例病例于2月6日在朱巴的古德勒医院报告,患者是一名居住在朱巴库普里营地的乌干达人。目前该确诊病例已被隔离,并在古德勒医院接受治疗。”迈部长还表示,来自国家和次国家层面的专家团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合作伙伴已经动员起来,开展详细的现场调查,列出所有接触者,并确保密切跟踪。他还强调,卫生部和WHO已采取措施妥善管理报告的病例,并确保对所有接触者进行跟踪。他呼吁民众保持冷静,遵循政府采取的安全措施,以阻止猴痘在南苏丹的传播。

    WHO驻南苏丹代表亨弗里·卡兰加(Humphrey Karamagi)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赞扬了卫生部宣布疫情的决定。他指出,这一宣布有助于公众采取预防措施,帮助卫生合作伙伴采取必要措施控制疫情,并为抗击疫情释放所需资源。卡兰加博士表示,南苏丹确认猴痘病例展示了该国的能力,而WHO为支持这一能力感到自豪。卡兰加博士进一步强调,WHO将继续协助南苏丹政府和合作伙伴加强疾病监测,改善应对协调,并确保物资供应。这包括支持病例管理、实验室检测、样本收集、运输和跟踪。他提到,得益于捐赠者的资金,WHO已部署专家并提供技术支持。在WHO的支持下,卫生部已启动公共卫生紧急行动中心,并按照WHO指南协调应对猴痘疫情。已指派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卫生官员监控南苏丹的五个主要入境点,以监测来自高风险邻国(如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和肯尼亚)的疑似猴痘病例。所有医疗保健提供者,包括私人从业者,都在接受识别和应对猴痘症状的培训。此外,南苏丹已建立实验室网络,并对141例疑似病例的样本进行了检测。新的检测方法已实施,通过外部质量检查确保结果准确。最近的测试显示了100%的成功率,实验室在能力评估中表现出色。此外,40名临床医生接受了猴痘病例管理培训,以确保有效治疗并增强南苏丹应对猴痘疫情的准备。

    迈部长还呼吁社区采取良好和安全的行为,例如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照顾患者时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不与病人共用床上用品、衣物、毛巾或餐具,保持手部卫生和呼吸道礼仪,隔离感染患者,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并在食用含有新鲜动物肉类的食物前煮熟。他还呼吁卫生工作者保持警惕,对猴痘保持高度怀疑,遵守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并报告疑似病例以供进一步调查。

  • 原文来源:https://www.afro.who.int/countries/south-sudan/news/south-sudan-declares-mpox-outbreak
相关报告
  • 《WHO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05-12
    • 世卫组织总干事转交欧洲中部时间5月10日星期三12:00至17:00举行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年)应急委员会关于猴痘多国爆发的第五次会议的报告。 应急委员会承认,自上次会议以来,全球应对多国流感mpox疫情的工作取得了进展,报告的病例数量进一步下降。委员会注意到,与前一报告期相比,报告病例数量显著下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没有变化。委员会承认,在某些国家的传播方式、某些报告数据的质量差、以及经常发生mpox的非洲国家仍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等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然而,委员会认为,这些都是长期挑战,最好通过持续努力过渡到管理mpox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的长期战略,而不是采取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所固有的紧急措施来应对。 委员会强调,有必要建立长期伙伴关系,调动所需的财政和技术支持,以持续开展监测、控制措施和研究,从而在可能的情况下长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减少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与会者重申,将mpox预防、准备和应对工作纳入国家监测和控制方案,包括艾滋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方案,是这一长期过渡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委员会注意到,在控制多国毒气流行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是在缺乏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取得的,除非提供这种支持,否则不可能实现长期控制和消除。从长远来看,这些持续的投资将节省资金和生命,降低mpox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兴起的风险,以及导致该病毒可能在新的地区传播的逆转人畜共患病的风险。 世卫组织总干事对主席、成员和顾问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并同意这一建议,即鉴于下文会议记录中详述的原因,该事件不再构成PHEIC,并发布了过渡期的修订临时建议。
  • 《Moderna宣布开展猴痘疫苗研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25
    •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类似于人天花的一种罕见病毒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见于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地区。1958年首次在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的绿猴中发现,后来发现许多非洲啮齿类动物,如鼠和兔子均能感染猴痘病毒。1070年刚果首次报告人类感染猴痘病例。2003年5月,首批人猴痘患者在西半球美国出现并迅速蔓延,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猴痘病毒是所有动物病毒中构造最大且最复杂的一群病毒,种类较多,结构复杂,天花是其典型种。猴痘病毒由呼吸道黏膜侵入人体后,在淋巴细胞繁殖侵入血流发生暂时性病毒血症,在细胞内繁殖,再由细胞侵入血流中而运行至全身皮肤发育繁殖引起病变。 主要为动物-人的传播,人们被感染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感染此病。人-人传播发病者占全部病例的比例在各次暴发流行中报道不一,但其传染性低于天花,目前记载最长的人-人传播仅有5代。可通过呼吸道飞沫近距离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伤口或病毒污染物而传播。 随着猴痘(Monkeybox)病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攀升,Moderna正试图利用其疫苗平台寻找一种能够抵御这种疾病的疫苗。 根据周一的公告,Moderna宣布计划在“临床前水平”探索潜在的Monkeybox疫苗。 随着病毒感染病例呈上升趋势,全球卫生监管机构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主要在动物中传播,但多年来一直在非洲一些国家流行,包括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中非共和国。到目前为止,欧洲出现的病例大体上与旅行史直接相关。目前,卫生官员正在确定更广泛的传播。 猴痘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已发现天花疫苗对猴痘也有效。到目前为止,美国有两款获批的天花疫苗,由Acambis(被赛诺菲收购)和Bavarian Nordic生产。 除了将开展针对猴痘疫苗的临床前探索,Moderna还在开发预防COVID、流感、普通感冒和RSV的疫苗。 与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COVID-19病毒不同,猴痘通过密切身体接触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天花小组秘书处医学博士Rosamund Lewis表示,感染这种疾病的人经常会出现一种通过接触传染的皮疹。 到目前为止,至少有92个病例在21个通常没有发现这种疾病的国家得到确认,另外还有28个病例正在调查中。 来源: Moderna turns R&D engine to next potential threat: monkeypox (fiercebio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