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百亿级项目加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将添新高地?》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2-22
  •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各地方政府掀起了第三代半导体投资热潮,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区域格局初现。

    经过数年努力,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版图已初步形成了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中西部等五大重点发展区域,北京、深圳、济南等多个城市深入布局,逐渐显现一批产业集聚区。

    2020年,在5G、新基建等的发展带动下,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更是站在风口上,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成为业界关注焦点领域。而随着多个百亿项目落地,今年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版图上将有望再添多个“新高地”。

    政策护航重点圈出三大集聚区

    在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五大重点发展区域中,多个地方城市参与布局。其中,北京顺义、山东济南和深圳坪山均出台了相关政策,被划分为重点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区域,是目前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较为显著的三大集聚区。

    北京顺义

    据了解,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是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的重要内容、顺义区确定发展的三大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而顺义区也是国内较早重点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地区。

    2016年1月,北京市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宣布选址顺义区,同年7月启动建设,由北京国联万众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基地建设和运营单位,总面积7.1万平方米。今年9月30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正式落成。

    2017年11月,北京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在顺义区挂牌。当时报道称,该区预留了1000亩土地,并制定了产业规划,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为了更好地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顺义区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2019年8月,北京顺义区政府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关村顺义园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今年4月,顺义区公布《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顺义)发展规划(2017—2035年)》,提及要聚集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2020年3月底,顺义区又迎来重要项目。由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标准化厂房开工,该项目投资4.28亿元,预计于2022年4月完工,建成后主要用于碳基数字集成电路与传感器芯片的研发及规模生产,有利于加速以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为主导的“高精尖”产业在顺义区集聚发展。

    目前,北京顺义区已逐步形成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根据媒体报道,中关村顺义园已聚集第三代半导体企业140余家,初步形成了从装备到材料、芯片、模组、封装检测及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格局。

    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以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亦称第三代半导体)为重点发展产业,建设济南宽禁带半导体小镇。

    2018年7月,在“新动能、新机遇”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发展论坛上,济南槐荫工业园区管委会提出建设全市首个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特色小镇的初步设想得到与会专家的总体认可,拟将宽禁带半导体布局在济南槐荫工业园区,打造全国领先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聚集区。

    2018年11月,山东省出台《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其中提到:“支持济南发展以碳化硅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建设宽禁带半导体小镇,打造全球领先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高地。”

    2018年12月,济南市政府印发《济南市支持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各方面支持济南高新区发展宽禁带半导体产业,明确在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宽禁带半导体小镇,并将成立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研究院等。

    据介绍,济南宽禁带半导体小镇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推进:近期重点建设宽禁带半导体产业起步区;中期重点建设宽禁带半导体产业拓展区;远期重点建设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聚集区。2019年5月,济南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小镇起步区项目正式开工。

    上述政策的出台,为济南发展宽禁带半导体产业以及建设宽禁带半导体小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0年4月,总投资111亿元的中鸿新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项目签约落户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为该区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小镇发展注入强心剂。

    深圳坪山

    深圳市坪山区也被“划”出来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据了解,深圳市根据“十三五”规划的国际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定位,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将着力在核心芯片、人工智能等重点关键技术的突破。根据规划,坪山区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优先发展区域。

    2018年10月,深圳市坪山区政府正式出台《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从产业资金、发展空间、企业落地和人才队伍、核心技术、产业链构建等多方面支持,为坪山区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提供重要保障。

    2018年3月,由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半导体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发起共建的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正式启动。2020年6月,深圳坪山半导体产业园项目开工,该项目预计投资50亿元,将集聚第三代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目前,深圳坪山区已聚集了中芯国际、基本半导体等产业链相关企业,随着坪山半导体产业园的开工建设,相信将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项目落户。

    百亿项目加持新增三大“新高地”?

    2020年,第三代半导体在国内彻底“火”了起来,各界资本、上市公司等竞相投资布局,在上述三大集聚区持续发展的同时,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安徽合肥等地亦迎来了百亿级第三代半导体项目落户,有望成为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版图上的“新高地”。

    湖南长沙

    2020年6月,三安光电公告披露,公司与湖南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项目投资建设合同》,拟在长沙成立子公司投资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项目。

    根据公告,三安光电拟在长沙成立子公司投资建设包括但不限于碳化硅等化合物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包括长晶—衬底制作—外延生长—芯片制备—封装产业链,研发、生产及销售6英寸SiC导电衬底、4英寸半绝缘衬底、SiC二极管外延、SiCMOSFET外延、SiC二极管外延芯片、SiCMOSFET芯片、碳化硅器件封装二极管、碳化硅器件封装MOSFET等。

    7月20日,长沙三安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160亿元,总占地面积1000亩,主要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衬底(碳化硅)、外延、芯片及封装产业生产基地。

    此前,天岳碳化硅材料项目、泰科天润碳化硅芯片及器件项目等已相继落户长沙。2019年7月,由清华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校、产业链企业共同组建的长沙新一代半导体研究院正式揭牌,该研究院聚焦以第三代半导体为核心的新一代半导体核心技术设备以及应用产业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链项目投资基金联盟成立,资金规模200亿元。

    2019年10月,长沙市政府出台《长沙市加快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其中重点提及要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安徽合肥

    2020年8月,露笑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与合肥市长丰县签署建设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与合肥市长丰县人民政府在合肥市长丰县共同投资建设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包括但不限于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包括碳化硅晶体生长、衬底制作、外延生长等的研发生产,项目投资总规模预计100亿元。

    11月28日,露笑科技长丰县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项目开工。据介绍,该项目规划总投资100亿元,占地面积88亩,主要建设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的设备制造、长晶生产、衬底加工、外延制作等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该项目一期投资21亿元,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4万片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和5万片外延片的生产能力。

    除了露笑科技的百亿级项目外,2020年3月,合肥产投资本其管理的语音基金与北京世纪金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世纪金光”)签署投资协议并完成首期出资,世纪金光将与产投资本合作,在合肥高新区投资建设6英寸碳化硅单晶生长及加工项目。

    连续引进世纪金光和露笑科技等项目,合肥市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野心也开始显现,期待这两大项目未来能产生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

    江西南昌

    2020年11月,江西南昌经开区与康佳集团举行签约仪式,江西康佳半导体高科技产业园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落户南昌经开区,总投资300亿元。

    据介绍,康佳集团拟在南昌经开区引进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等,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50亿元,主要建设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同步建设半导体研究院,将打造成集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高科技项目。

    二期项目以半导体材料类、半导体应用类项目为主,以及半导体封测类、芯片设计类项目,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园定位的半导体及相关产业链项目,为实现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应用、封测、芯片设计等产业生态链布局。

    此外,康佳集团拟与南昌经开区管委会管理的指定企业共同组建服务于半导体产业园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拟以市场化股权投资方式投入半导体产业园的入园企业。

    从上述描述可看出,康佳集团以及南昌经开区亦有意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后续将有望吸引更多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

    多地布局星火燎原

    事实上,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地区,国内还有不少地方也正在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包括长三角区域的苏州、南通、徐州、嘉兴、无锡、绍兴、上海等,闽三角区域的厦门、泉州、福州、晋江等,珠三角区域的广州、东莞、珠海等,中西部区域的重庆、成都、西安等。

    回顾近两年来的重要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如总投资60亿元的天和通讯(徐州)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徐州,总投资37亿元的吴越半导体氮化镓衬底及芯片制造项目落户无锡、25亿元的博方嘉芯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落户嘉兴、29亿元的华通芯电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落户上海......

    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建设已散布各地,星星之火已点燃,多个深入部署的城市正在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期待各个集聚区早日发展成熟、燃起燎原大火。

相关报告
  • 《中德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联合研究院项目落户西安》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2-18
    • 12月16日下午,西安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举行外资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航空、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半导体产业研究等领域的四个外资项目落地泾河新城。 西咸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康军出席活动并见签。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泾河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宏伟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泾河新城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任炳群主持。泾河新城班子成员及泾河集团负责人参加活动。 签约仪式上,泾河新城与福莱帕特(厦门)航空部件服务公司、易初明通机电设备(四川)公司、百卡弗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西安华合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福莱帕特航空部件维修服务项目协议》、《卡特彼勒(陕西)工程机械再制造中心项目协议》、《百卡弗食品加工项目协议》、《中德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联合研究院项目协议》。 本次签约的四个项目,对于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优化泾河新城产业体系和布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张宏伟在致辞中表示,项目的签约落地对进一步优化泾河新城现代产业体系和布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泾河新城将秉承重商、亲商、爱商、安商的理念,领导牵头包抓,行政专员专人负责,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配合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开工、早日建成、早日运营、早日见效。同时,也衷心地希望项目投资方和建设单位,大干快上,精益求精,政企协同,一起把项目建设成为西咸新区乃至大西安对外开放的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在泾河成就事业,在泾河开创辉煌。 这些企业和项目的到来,既表明了他们对泾河投资环境的认可,也体现了他们对泾河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彰显了他们与泾河新城共发展、共成长、共前行的决心。此次落户的四个项目进一步厚植了泾河新城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布局;又带来了新技术,促进了新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 福莱帕特(厦门)航空部件服务公司执行总裁洪森在发言中表示,Flightparts在西安的投资,将把我们深厚的综合知识和西安的地理优势结合起来,在国内外市场建立巨大优势,期待着与泾河新城管委会、工业投资集团等开展合作、共同努力,帮助飞机维修行业在西安乃至全国持续发展壮大。 易初明通机电设备(四川)公司政府事务部经理刘传松在发言中表示,选择在泾河新城投资,不仅因为良好的投资环境,更主要是这里明显的区位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元的旅游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公司将以本次项目签约仪式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泾河新城管委会的深度合作,在增添就业、供给税源方面释放企业能量,为促进泾河新城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百卡弗中国控股有限公司CEO薛建光在发言中表示,选择落子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因为这里是国家级新区,有优越的投资环境,有便捷的交通网络,有优惠的投资政策,有贴心的招商服务,凡此种种,表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已成西安投资热土。百卡弗西北地区总部项目一定坚持严要求、高标准、高品质,将此项目打造成百卡弗集团在中国境内的标杆项目。 西安华合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纳新在发言中表示,公司将探讨新的体制机制,最优化的配置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大力推进项目进程,确保项目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高效益运行,实现合作共赢的美好目标。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泾河新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大外资项目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跑出“泾河加速度”,充分彰显了泾河新城昂扬向上的铿锵足音,主要经济指标实现2位数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新突破、实现新跨越。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泾河新城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各界对泾河新城未来发展的信心。 如今的泾河新城,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城上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迸发前所未有的新活力,新城发展潜力巨大,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新沃土、开放新高地。 泾河新城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党委、管委会各部门全体中层干部,泾河集团、农业发展集团、产业发展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 《总投资30亿!国内最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项目开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16
    • 日,天岳碳化硅材料项目在浏阳高新区开工,标志着国内最大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项目及成套工艺生产线正式开建,也为长沙碳基材料产业发展增添“新引擎”。 据了解,天岳碳化硅材料项目系国内最大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项目及成套工艺生产线,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156亩,主要生产碳化硅导电衬底,预计年产值可达13亿元;二期主要生产功能器件,包括电力器件封装、模块及装置,新能源汽车及充电站装置、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太阳光伏逆变器等,预计年产值达50~60亿元,税收可达5~7亿元。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碳化硅,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天岳则是中国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领域当之无愧的“独角兽”。 国际先进,主要产品应用众多技术领域 山东天岳晶体材料有限公司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个别产品全世界仅有山东天岳和美国一家企业可以批量生产,该产品是支撑关键装备的核心材料,被列入国家战略物资。据介绍,公司自2010年建立,仅用8年时间就成长为国际先进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高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碳化硅衬底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广泛应用于电力输送、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5G通信等技术领域。 据了解,碳化硅半导体也称第三代半导体,是继硅半导体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因其具有高频高压、大功率、耐高温、大幅节能等显著特点和优势,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促进产业升级换代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公认的划时代材料。 宗艳民表示,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在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领域大有可为。他举例说,如果用半导体碳化硅LED取代全部白炽灯或部分取代荧光灯,可节省三分之一的照明用电,即1000亿千瓦时。“普通空调外挂机,如果使用碳化硅材料可以减少1/2的体积,同时节能2/3;碳化硅半导体是5G通信和物联网的基础材料,可以说没有碳化硅半导体就无法实现5G和物联网。” 选择长沙,抢占第三代半导体制高地 “碳化硅最大的应用市场在中国,占据全球近一半的使用量,但是我国的碳化硅产业还很不完善,而且长期以来被国外封锁。”宗艳民表示,这种局势要求企业必须自主可控、自谋出路,而这给了天岳扩大规模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落子长沙的原因,“湖南有中车,有国防科大,既有市场需求,又有军民融合基础,落地长沙,符合我们发展选择的需要。” 实际上,长沙正在强力推进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链建设,上中下游产业落地铸就了产业生态环境,具有一定产业引进的体系优势——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7年,碳基材料产业链被长沙市委、市政府确立为长沙22个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之一,并将产业链推进办公室设在浏阳高新区。自成立以来,碳基产业链办公室通过深入研究产业态势、全面推进产业招商、精心培育产业主体、着力完善保障机制等举措,助力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 “如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期,此次落户,我们希望能够抢占第三代半导体制高地,填补长沙在碳化硅产业的空白。”宗艳民表示,公司落户期待稳健推进产业生态建设,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助力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跻身全球前两位,5-10年时间做到行业内全球第一,实现第三代半导体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