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0-12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 0349-2022)(以下简称“《标准》”)经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于9月26日由自然资源部予以批准发布,并将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

    该《标准》认为,海洋碳汇是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从空气或海水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标准》规定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的流程、内容、方法及技术等要求,确保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有标可依,填补了该领域的行业标准空白。方法适用于海洋碳汇能力核算与区域比较。

    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海洋碳汇、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标准》为海洋碳汇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套适用方法,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海洋碳汇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长期关注并持续推进碳汇方法学研究。该《标准》于2017年立项,历时五年,召开了多轮审查会,邀请了海洋碳汇领域权威专家对标准进行了反复研究探讨。下一步,课题组将持续推进海洋碳汇相关研究,为海洋碳汇价值实现提供方法学基础。

    公告链接:http://gi.mnr.gov.cn/202210/t20221009_2761188.html

  • 原文来源:https://www.fio.org.cn/news/news-detail-10695.htm
相关报告
  • 《自然资源部发布六十八项海洋行业标准》

    • 来源专题:科技标准
    • 编译者:孙红军
    • 发布时间:2024-09-29
    •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海岛代码》等68项海洋行业标准,其中包括《海洋测风仪器检测方法(英文版)》等6项海洋行业标准英文版,自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些标准均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主要面向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求,指导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海岛代码》等5项海域海岛管理领域的标准,旨在满足海岛管理科学化、现代化需要,保护海岛资源及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海岛开发利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海岸带生态系统减灾功能评估技术导则珊瑚礁》等14项海洋预警监测领域标准,将加快海洋观测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进程,实现海洋观测监测工作科学化。《船载气溶胶激光雷达技术要求》等10项海洋调查领域标准,旨在规范海洋调查及管理活动,促进各项海洋调查任务顺利实施。《海水淡化系统水足迹评价通则》等13项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领域标准,旨在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 《海洋生态分类》等8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标准,进一步构建我国海洋生态修复标准体系,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健康可持续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碳库贡献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紫菜》等6项海洋碳汇领域标准,旨在充分挖掘海洋生物的碳汇潜力,提升我国碳交易能力。 《海洋测风仪器检测方法(英文版)》等6项海洋行业标准英文版的发布,旨在促进海洋标准国际化,推动标准在国家地区之间互认,为优化全球海洋行业标准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海洋经济调查海洋工程调查技术规范》等2项海洋经济领域标准,旨在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规范海洋经济调查工作程序,推进海洋产品产业化。 《海底地名命名制图技术要求》等3项深海大洋考察领域标准,旨在规范我国海底地名命名及专题图件编制工作。海洋极地科考领域标准《极地生态环境监测规范》可确保监测方法的统一,保障调查数据准确可靠。
  • 《《人为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价指南》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0-25
    •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单位)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共同编制完成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人为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价指南(HY/T 0341-2022)》由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2022年9月26日),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人为水下噪声作为一个新型海洋污染源,已引起国际强烈关注。国际上已经将水下噪声作为评价海洋生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涉海工程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实现建设产生的水下噪声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亟需开展和规范海洋工程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研究。 本标准是我国第一个针对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的系统性评价标准,填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本标准规定了人为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价涉及的评价对象、工作程序、现场测量和分析评价等技术方法内容。适用于近海(岸)建设、岛礁工程和深海采矿等人为活动产生的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影响评价。 本标准的实施将为相关领域内人为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工程监管等工作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贡献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标准发布公告链接:http://gi.mnr.gov.cn/202210/t20221009_276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