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O发布全球土地覆盖数据库》

  • 来源专题: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监测服务
  • 编译者: 刘建华
  • 发布时间:2014-04-08
  • 2014年3月,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发布题为《全球土地覆盖共享》(GlobalLandCoverShare)的报告,首次实现全球土地覆盖数据汇总,新数据库是全球数据集的最佳整合,是迄今最可靠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集。

    世界人口和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给农业带来了重大挑战。土地覆盖及其动态变化信息是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土地开发和利用政策制定的基础,而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英明的决策将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并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FAO鼓励从地方、国家和全球3个层面完善的土地资源评估系统,更新土地资源数据库,以更好地了解土地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尽管认识到了土地覆盖信息的重要性,但之前在国际范围内土地类型没有统一的定义,数据收集过程没有规范的操作标准,数据的精确度、存储格式等也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世界各地相关数据的可比性较差。

    基于土地覆盖分类系统(LCCS),全球土地覆盖共享数据库使用数据融合技术将最可靠的国家级土地覆盖信息以土地覆盖图注的形式实现了高分辨率全球土地覆盖信息的可视化,分析了目前世界主要土地覆盖类型的分布情况,并对初步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和校准。该数据库提高了地理空间产品的可靠性、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填补了目前的空白。

    根据统一的土地覆盖分类标准,该数据库将土地类型分为11种,其中人造土地占0.6%、裸地占15.2%、农田占12.6%、牧场占13.0%、草本植被占1.3%、内陆水体占2.6%、红树林占0.1%、灌木覆盖区占9.5%、积雪和冰川共占9.7%、稀疏植被占7.7%、树木覆盖地区占27.7%。树林覆盖区域约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最具代表性的其他土地类型是耕地和裸地。

    该数据库满足了全球各界人士对全球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数据、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评估信息的需求,是全球气候模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分析、土地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威胁的适应性评价、土地审计、环境核算、区域性投资和发展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等的基础。

    (董利苹编译)

相关报告
  • 《7月ESI最新数据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19-07-17
    • 新一期的 ESI数据已经于2019年7月11日发布,最新的数据范围为10年4个月,即覆盖时间段为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本期ESI数据中,共有77所院属机构进入到相关学科的ESI全球前1%行列 。(详细名录参见附件“77个机构列表”) 1所中国科学院院属机构首次拥有ESI学科 基于本期ESI数据,我们与上一期2019年5月份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了1所新进入ESI的中国科学院院属机构,如表1所示。 拥有ESI学科最多的中国科学院院属机构 本期ESI数据中,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仍旧分别以22个和17个ESI学科稳居前两位。 除以上两个机构外,拥有4个(含)以上ESI学科的中国科学院院属机构共计11所,如表2所示。 进入ESI学科前1%阈值内的中国科学院院属机构 从ESI 22个学科的角度来看,进入前1%阈值线的中国科学院机构数量较多的是“工程学”、“化学”、 “环境与生态学”及“材料科学”等,超过20家院属机构在以上4个学科领域均跻身进入全球前1%行列,紧随其后的是“植物学与动物学”,有19家机构在该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也表明中国科学院在上述学科领域科研表现相对突出,详情见表3。 4所中国科学院院属机构的ESI学科较上期有所增加 与2019年5月份数据相比,ESI学科数量有所增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属机构共计4所。如表4所示。 前1‰阈值下的中国科学院的科研表现 如果说进入ESI作为世界先进水平的话,那么能够进入ESI前1‰可理解为更高水平的发展表现。 本期拥有ESI前1‰学科的机构数共计12所,总体情况与上期数据持平。其中中国科学院与国科大依旧分列前两位,分别拥有16个和7个ESI前1‰学科。 除以上2个机构外,其余10所院属机构拥有ESI前1‰学科的情况如表5所示。 发表超过100篇高被引论文的机构 高被引论文是ESI中按学科领域和出版年统计的被引次数排名前 1% 的论文 (Article和Review),表示文章的引文影响力已经位列全球同年度、同学科的前1%。机构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需要发表更多高被引论文来进一步提升机构影响力。在这一期ESI数据中,发表超过100篇高被引论文的机构共计19所。其中,中国科学院以6899篇高被引论文排名第一,而国科大则以1321篇高被引论文紧随其后。如表6所示。 附表: 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的77所院属机构列表 数据源简介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旗下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了解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之一。
  • 《Sprint发布室内小型基站“魔盒”,扩大覆盖范围》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wangrk
    • 发布时间:2017-05-29
    • Sprint今日发布魔盒(Magic Box),用户和企业可使用它来强化LTE网络。魔盒类似于放置在窗边的信号放大器。Sprint表示,魔盒是一款即插即用、自动配置的小型基站,不需要装配或者租赁成本。这款魔盒不会连接家用宽带或WiFi网络,完全使用蜂窝数据。并且它会自动连接到最近的Sprint基站,室内和室外的覆盖范围都会得到扩大。该设备可以覆盖大约30000平方英尺的室内区域,100米的室外覆盖范围。魔盒提供的覆盖属于2.5 GHz频段,并且需要依赖Sprint的网络回程。它不仅仅为所有者提供服务,而是可以覆盖到区域内的每一个人。Sprint宣称,魔盒对网络接入、速度和容量的提高都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Sprint已经在丹佛、旧金山、印第安纳波利斯、纽约、芝加哥和休斯顿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区域内部署了魔盒后,其无线网络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魔盒小型基站使得Sprint不用获取户外部署公共基站的许可,即可扩大覆盖范围。对魔盒感兴趣的用户和企业可以在Sprint的网站上提出申请。Sprint并未明确用户应达到何种标准才可使用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