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提前完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02
  • 中国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月1日宣布,"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上部组块已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提前15天完成建造。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该平台陆地建造的顺利完工,更预示着中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即将迎来新的产能高峰。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如同深海的巨兽,总高约136米,总重量达12215吨。其导管架已在深圳建造完工,而青岛建造的上部组块则由东、西两部分组成,甲板片平面长57.5米,宽36米。

    这个庞然大物应用了7兆瓦级燃气透平发电机组等多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国产化设备,搭载了中国国内最大海上平台段塞流捕集器,为消除油气混输管道液位波动和堵塞风险提供了坚实保障。 项目的总包项目经理郭庆自豪地表示,"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是中国深海技术的一大突破,它不仅提升了超深水大气田的年产量50%,更将成为保障中国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气源地。 据了解,"深海一号"二期工程位于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的琼东南盆地,距离海南省三亚市约132公里,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约70公里,区域水深近千米。

    项目包括新建1座综合处理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和4条脐带缆等13项重点设施,共部署12口开发井,其中3口井为深水高压井。 这个项目的成功投产将为粤东市场提供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同时为凝析油提供安全的运输通道。作为中国目前自主开发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它的全面投产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深海能源领域的国际地位。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0470.shtml
相关报告
  • 《大国重器“深海一号”关键设备完工出海》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29
    • 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实现关键突破,近日,用于支撑生产平台的导管架在深圳建造完毕,并于1月24日搭载驳船从深圳赤湾港出发,驶向位于琼东南海域的工程所在地。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约132公里处,项目采用“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的油气开发模式,部署12口水下井口,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和4条脐带缆。 导管架平台是全球海洋油气生产中最广泛应用的设施,犹如“基座”,将巨大的油气生产平台托在海面上。“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导管架为8腿12裙桩结构,总重6605吨,相当于4400余辆小汽车的重量,高100.8米,近乎36层民用住房的高度。 二期工程新建的崖城131综合处理平台导管架为8腿12裙桩导管架,高度超过100米,总重6605吨。导管架防腐采用牺牲阳极与张紧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方案,为南海西部导管架首次应用。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全面投产后,天然气储量将从1000亿立方米增至1500亿立方米,高峰年产量将从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项目将持续为海南自贸港及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稳定清洁能源,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气源地。
  • 《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管道预制提前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4
    • 2022年3月31日下午14:38,在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中核五公司碳钢管道及支架预制车间,华能昌江核电公司协同海南核电、中核工程公司、中核咨询对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首批管道—核岛消防水生产系统管道预制先决条件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合格,3号核岛第一份管道预制质量计划开启,标志着二期工程项目管道预制正式开工,较计划提前两天完成。 二期工程项目管道预制需求量大,预计需要预制碳钢管道十万米、不锈钢管道十二万米,投产后的碳钢、不锈钢管道预制车间各占地4032平方米,月度最大管道预制产能可达7699米、8571米,能够满足现场管道需求,将大幅减少外部运输需求,缓解现场管道供应压力,显著提高核岛施工效率。 本次核岛管道预制的顺利开始,标志着安装施工进入新的阶段,为核岛安装如期实现各里程碑节点奠定了基础。华能昌江核电公司将坚持“党建引领、聚力攻坚”,与各参建单位携手同行,深入开展“聚力攻坚杯”劳动竞赛,进一步深化党员示范行动,强化现场质量管控,全力保障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全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蓬勃发展,为达成“双碳”目标贡献华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