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模型技术加快创新发展,掀起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一轮浪潮。为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我国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智慧图书馆的战略部署。经过多年的发展,智慧图书馆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平台和数据基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人文研究也对图书馆提出高价值知识服务能力的新需求。在这个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智慧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契机。
为深入探讨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应用,加快推动大模型应用在图书馆领域的创新实践,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编写了《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创新与应用白皮书》,并于2023年9月15日在2023中国图书馆年会上正式发布。
白皮书从政策布局、需求驱动、发展现状和基础以及技术路径等多角度解读了智慧图书馆发展环境和机遇,从三大视角呈现大模型赋能智慧图书馆全景视图,剖析大模型赋能智慧图书馆的路径、应用架构以及应用场景,并以大模型赋能智慧图书馆全景视图为引领,分别从场景创新、落地实践、生态建设三大路径提出重点方向、技术参考、建议举措,以加快促进智慧图书馆领域大模型创新应用。
1. 大模型技术赋能智慧图书馆路径,即大模型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优势和涌现能力,或通过模型微调训练、对接外部系统以满足体验类、专业类不同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2. 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应用总体架构,提出“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大模型+智慧图书馆”两类架构。“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围绕图书馆业务流程嵌入大模型技术,以图书馆业务需求为导向建设大模型应用,提升馆员业务管理和工作的效率以及智能化程度。“大模型+智慧图书馆”以大模型为核心延伸智慧图书馆服务应用,面向读者打造统一服务入口,提供咨询问答、检索推荐、新型阅读等多元服务。此外提出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应用将逐渐由“+大模型”向“大模型+”范式转变的演变特征。
3. 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应用场景全景视图,梳理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业务、智慧空间四个方面的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应用场景。并分析提出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应用将逐渐由内部管理、对外服务过渡到未来体验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