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消费升级》

  •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 编译者: 高楠
  • 发布时间:2025-03-26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消费”多次在中央和地方的重要会议、文件中被提及。人工智能将如何赋能消费升级?“人工智能+消费”将带来哪些新体验、新机遇?

    • 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刚需”

    写作、画画、剪视频、做PPT……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AI秘书”。

    来自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7.7%;累计有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238款备案。

    今年以来,随着DeepSeek等AI工具的爆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度再次攀升,加速向工作生活场景渗透。

    例如,在内容创作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文艺创作、网络营销、软件工程等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智能交互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法律咨询、智慧诊疗、线上客服等服务场景。

    摩根大通研报认为,2025年将成为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转折点,预计消费者和企业对互联网服务的消费将大幅增加。

    • 人工智能加速赋能传统消费场景

    AI讲解员、无人机送外卖、数字人直播带货……“人工智能+消费”的场景创新,正在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在湖南张家界,机器人走进景区,引导游客检票、乘车,与游客互动,为大家提供了科技智能的文旅体验。在上海、深圳等城市,无人机送外卖已走进现实,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在电商平台上,京东言犀数字人能自动生成直播脚本,已经覆盖7500个直播间,带货GMV(商品交易总额)总量超百亿;在阿里国际站,已有超过10万家企业在使用AI工具做外贸。

    此外,在网络视频、游戏、直播、文学等消费场景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加速应用融合。

    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消费”场景持续丰富多元,正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体验,同时也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 人工智能终端或将开启万亿市场

    3月3日至6日,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中国科技站上舞台中央,AI手机、智能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智能终端集体亮相,实力圈粉。

    人工智能终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正在持续创新、加速迭代,成为拉动消费需求、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引擎。

    3月3日,深圳印发《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力争达到万亿规模。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与手机、电脑、汽车、机器人融合后,将带来消费体验功能的重塑性提升。这不仅有可能会创造一些新的千亿级、万亿级产业,也将从消费端带来巨大需求。

    来自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月,我国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汽车三大核心终端活跃设备总量突破15亿台(辆)。有机构分析,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终端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0%。

    在政策与市场双向奔赴中,“人工智能+消费”正在成为连接内需增长与消费升级的重要纽带,催生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

    人民网记者 王震

    (责编:陈键、高雷)

  • 原文来源: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5/0321/c1004-40443821.html
相关报告
  •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云计算的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31
    • 云计算一直是一个伟大的技术,正在改变组织的工作方式、存储信息,并改变决策,为技术创新和分析研究铺平道路。想象一下云计算为什么变得这么聪明?智能的云计算不仅可以存储和检索大量的数据,还能够收集、传播和学习这些信息,并随时做出明智的决定。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云计算?智能云 在最基本的层次上,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数据输入、存储和分析的方式。如今,云计算不仅仅是一个数据仓库,还是一个“智能仓库”。机器学习和云计算可以一起从信息中保存、分析和学习,并将其传递给其他服务器或云平台,以帮助框架信息和响应支持的决策。人们也希望有一种智能云计算能够预测基于用户数据输入的趋势。 迄今为止的应用和发展 每个人都知道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背后的巨大潜力。 随着新兴业务领域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纳入其核心工作,未来趋势将会激励人们和研究人员推出更好、更智能的云计算技术。技术人员正在努力构建能够自我评估和自行决定微小细节的平台,并针对运营活动中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 然而,人工智能支持的云计算仍处于初始阶段,企业必须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技术奇迹,以达到最佳利益。近年来,人们看到手机逐步取代电脑,物联网将所有设备连接在一起,人工智能为这些设备赋予智能。这些变化已经对云计算和技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了解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云计算,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激动人心的。 IBM公司指出,“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融合有望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加速变革的手段”, IBM公司是对云计算最为赞赏的公司之一。 协同工作 云计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来源,它保持了人工智能的学习机制,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提供有用的响应和数据分析,从而使云计算的结果和面向情况成为可能。考虑到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之间的共生关系具有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IBM公司与其他厂商致力于其应用与发展。而这些努力表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将会继续创造惊人成果的未来大局。 未来技术的希望 人工智能正在帮助构建能够在几秒钟内响应并理解人类行为的机器或协作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机器学习功能基于训练或学习阶段本身进行的智能分析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将会越来越熟练,也更加聪明,并能像人类一样快速反应。例如,印度电信巨头沃达丰(Vodafone)公司使用名为Tobi的机器人向消费者发放消息,并向他们提供有关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重复信息。 WindowsCortana应用程序也是一种自学习机制,可以观察人员交互,并实时提供有用的响应。 人类在塑造正确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合作中的角色 由于不断变化的情景和频繁的技术升级,对人工智能的学习需求日益增加。云计算提供更多、更好的数据,让机器学习加速而不受任何干扰。人类的思想可以将人工智能重定向为正确阅读信息。如果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技术专家进行保存,云计算也可以精通提供有用的数据。 商业智能、云计算和智能工作空间 企业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在智能数据存储和云计算的帮助下实现决策方面的巨大飞跃。企业可以研究过去的数据、制定业务战略,制定未来的计划,并简单地分析信息,以了解在一个薄弱的关键时期的缺点。通过人工智能完成的商业预测可以帮助大量企业通过在适当的时间投入巨大的努力来获得帮助和洞察力。 对云计算的需求增加 未来,云计算将成为最重要的优先事项之一,它将帮助企业应对面临的挑战。云计算或“智能云”将为智能输入提供大量数据。随着工业领域的激烈竞争,拥有智能云将是必要的,将不再是一种选择。结合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这两大力量将加速企业的发展。更恰当地说,像医疗、教育、商业、零售等领域将看到对人工智能注入的智能云的需求不断增加。 智能云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 在教育领域,采用智能云可以提供数据支持的研究,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以前的研究及其影响。同样,卫生部门可以利用云计算智能做很多事情。对患者进行手术的医生可以从之前完成的数千个类似病例中寻求帮助,这远远超过了任何医生所保存和评估的手册信息。这种详细收集数据、比较并及时提供解决复杂医疗手术的新方法,使云计算成为医疗行业的礼物。像银行、投资和教育等领域可以看到更多的创新,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和智能云计算的能力。 从基础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将会有一个不断增加的范式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人工智能的云计算应用程序和计算算法利用过去的数据和研究分析来制定未来的策略和响应。在其他方面,人们可以期望机器人和机器在智能数据和智能云计算的强大实际场景和情况下,像人类一样进行交互和响应。 聊天机器人、高级机器人以及个人助理 人们看到谷歌和微软等公司推出了聊天机器人或个人助理,他们可以使用以前的数据输入并从中获得常识。这使得人类交互更加有趣,并使寻找重复信息的人们的生活更轻松。 Google Alexa和Microsoft Cortana采用人工智能来提供基于云计算的信息。然而,这些设备本质上更加通用,而随着以人工智能为后盾的高级云计算操作的出现,人们将会看到企业的运营和业务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
  • 《以人工智能赋能电力高压识别和防御》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2
    •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不断颠覆传统的行业模式,也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电力系统高压识别和安全防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电网结构、自动控制、运行方式计划、安全稳定控制、防止大面积停电等各个方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电力高压识别只有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同时利用分析所得数据,升级电力高压防御系统,才能切实降低灾害发生的几率,减少相当部分不必要的损失,更大程度保证了居民的用电安全。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世界共性问题,历来受到电力企业及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电力系统包括众多的电气设备,由于材料或工艺存在瑕疵,操作人员误操作,湿度和温度等原因,电气设备内部会留下潜伏性的缺陷。如将原有的缺陷设备投入电力系统运行,送电时极可能会发生事故。有些缺陷设备,虽然暂时不发生事故,但运行一段时间后,也可能会发生事故,甚至引起线路跳闸、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直接威胁到整个系统的供电安全。电力生产的实践证明,对电气设备进行高压识别,是防患于未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面对当下情况,葛力娜表示:“研究能够有效地降低大面积停电风险的技术手段,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面临的基础性、关键性和迫切性问题。所以,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构建安全可靠的电力高压识别系统并做好事故预防处理这一课题需要不断深化研究。” 为此,众多电力系统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仍然在不遗余力地对电力高压识别和安全防御问题持续开展深入的研究,力图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电力工程智能化研发专家葛力娜作为其中一员,她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前沿技术的深刻了解,尝试把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高压识别融合,并开展了“人工智能在电力领域的高压识别和防御应用研究”课题。该课题主要设计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高压危险源识别,为保证高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稳定控制措施、防止大面积停电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想法。 葛力娜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压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理念和方法,分别对高压电力设备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的声音样本进行标注;对标注后的声音样本分别提取声音样本的特征向量;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所提取的高压电力设备声音样本的融合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训练,形成基于声音信号的高压电力设备故障状态特征图谱;根据故障特征图谱,对高压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完成高压电力设备故障诊断。该课题设计通过非接触式声音传感器实时监测电力设备运行情况及故障判断,可使得运检人员能初步掌握各电力设备的基本情况,对于是否需要对电力设备进一步观察、检测提供了实时的、经济的、可靠的信息来源。该课题构建坚强的电力系统综合安全防御体系,为预防电力系统大停电事故的发生做好全面准备。 葛力娜所探讨的“人工智能在电力领域的高压识别和防御应用研究”这一课题所得出的结论和方法已对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除这一知识产权成果外,葛力娜还把信息技术融合到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定位以及变压器工况验证中去,自主研发了“基于物联网的混合线路故障区间定位系统V1.0”和“基于声纹识别的变压器工况验证系统V1.0”两个原创性成果,这一系列的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的各个细分领域,是该领域信息化、数据化的巨大推动力。据了解,基于葛力娜的成就突出,还被河北华群电气有限公司邀请她以高级评审员的身份,参与“2019年度电力安装行业技术成果评审工作”的活动,以提高企业在电力工程领域的专业发展。 在电力工程领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计算与控制领域的最新技术,通过优化电力高压识别功能,配置最优的自动控制系统,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从而加强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防线,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体系防线,保障我国特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