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签200亿核电大单 国内核电建设迎机遇期》

  • 来源专题:核动力监测服务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18-06-22
  • 6月8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以下简称“ASE”)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框架合同》、《徐大堡核电站框架合同》和《中国示范快堆设备供应及服务采购框架合同》。这是迄今为止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上述一揽子签署的合同总金额超200亿元人民币,项目总造价超千亿人民币。

    徐大堡核电站建设获重大突破

    6月10日晚间,中核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核电也发布了相应公告。不过,公告中只提及《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框架合同》和《徐大堡核电站框架合同》,公告称两个框架合同总价36.20亿美元。有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示范快堆设备供应及服务采购框架合同》并不涉及上市公司层面,因此中国核电公告未提及。

    公告显示,中国核电与ASE签署的合同涉及4组机组:田湾7、8号机组及徐大堡3、4号机组。采用俄罗斯设计的 VVER-1200/V491 型反应堆装置,拟配备国产汽轮发电机组,参考电站(核岛)为列宁格勒核电厂二期,其中二期1号机组已于今年3月建成投运。电站设计运行寿命60年,寿期内年平均设计可用率不低于90%。

    据《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了解,徐大堡核电站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由中核集团控股的中核辽宁核电公司开发,多年前已有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但受到日本福岛事件的影响迟迟未落地。此次中俄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徐大堡核电站的建设有了重大突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徐大堡核电站一期项目两台机组此前已确定采用美国西屋公司设计的AP1000技术。按照业内惯例,同一厂址一般采用同一技术路线,因此徐大堡核电站的6台机组原本都将采用AP1000技术。但根据这次的合同规定,徐大堡核电站将采用俄罗斯VVER核电机组,这令业界颇感意外。

    对此,记者多方了解获悉,原有的一期项目两台机组采用AP1000技术并不会更改,新的VVER核电机组将应用在徐大堡二期3、4号机组上。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抢下了美国西屋公司原本的目标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排除徐大堡二期工程先于一期工程开工的可能性,甚至有很大可能这样安排。

    田湾核电站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规划建设8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工程1、2号和二期工程3、4号均采用俄罗斯AES-91型核电机组,是中俄在核能领域进行的高科技合作,也是中俄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其中,2号机组2017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综合指数为100分,在世界VVER核电机组中排名第一;5、6号机组也于2015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成为中国“十二五”期间新建核电机组的收官之作。 中国核电表示,本次合同的签订,有利于深化公司与ASE及其母公司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延续双方在田湾核电站1-4号机组的良好合作,并充分发挥公司及国内设计和制造后援单位在此前田湾项目中积累的VVER核电机组技术和人员储备。此外,建设4台VVER核电机组,符合中国核电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推进公司在装机、资产、市场、人才和效益规模的协同发展,实现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同时也有利于公司与ASE共同拓展国际市场,培育公司国际化人才队伍。

    霞浦快堆示范工程2023年建成投产

    除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外,中核集团还与ASE就中国示范快堆(即福建霞浦快堆)设备供应及服务采购达成协议。

    据《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了解,所谓“快堆”,就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简称。快堆核电技术被称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主力堆型,它可将天然铀资源利用率从目前的约1%提高至60%以上,并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能一举解决铀矿资源枯竭、核材料利用率低和核废料难处理等问题。

    中国的快堆研究主要由中核集团旗下的原子能研究院进行。中国是世界上第8个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2011年7月,中国实验快堆(CFER)首次并网发电;2014年10月,示范快堆工程项目总体规划方案获得国家批准;2017年12月,霞浦快堆示范工程开工,将建设一台60万千瓦快堆机组,计划2023年建成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全国核准开工建设8台核电机组以后,国内再无新的核电机组获得开工建设。因此,霞浦快堆示范工程是2015年以来国内开工的第一个核电项目。

    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表示,霞浦快堆示范工程是国家重大核能科技专项,对于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坚守底线不放松;要创新管理出成绩,努力打造精品工程;要加快进度保目标,确保项目整体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被誉为中国“快堆之父”,他告诉记者,与其他核反应堆不同,快堆可以直接利用现在被废弃的铀同位素,甚至是只经过简单转化的核电站废弃燃料,对其深度焚烧而产生巨大能量,将沉重废物负担转换为高额经济效益。而它的另一大优势是无须换料,通过提高运行安全性而降低核扩散风险。

    而与中国相比,俄罗斯在快堆技术的研发历史更为悠久,技术更加领先。为扩大合作,2016年李克强总理访俄期间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联合发表了《关于深化民用核能合作的联合声明》,确定双方在新建核电、快堆、核安全、第三国核电、核技术应用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经过两年多的谈判,中俄双方就上述三个项目的政府间和企业间合作协议,以及同位素热源供货合同共7份文件达成一致,于6月8日在两国元首见证下同时签署。

    业界普遍认为,长远来看,核电是唯一能够大规模替代火电的基础能源。相对于火电发电方式,核电具有不排放污染气体、能源转换效率高等优势;相对于水电和风电等能源,核电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发电高效稳定。

    根据国家公布的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之前,中国平均每年需要投入大约6至8台百万级千瓦的核电机组。如果按照每台机组150亿元人民币计算,这样6至8台机组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相关报告
  • 《中俄签17亿美元核电项目 一大波核电建设要来了》

    • 来源专题:核动力监测服务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19-02-20
    • 中国再次引进俄罗斯技术在国内建设核电项目。 中国核电(601985.SH)1月3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会同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下称“ASE ”)签订《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总合同》,合同金额为17.02亿美元。 公告称,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中国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的议定书》约定”作出的。 根据合同,中俄双方将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采用俄罗斯设计的VVER-1200型反应堆装置,拟配备国产汽轮发电机组,参考电站(核岛)为列宁格勒核电厂二期(二期1号机组已于2018年3月建成投运),电站设计运行寿命60年。 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开工时间计划分别为2021年5月和2022年3月,单台机组建设工期65个月,两台机组建设间隔10个月。 2018年12月22日3点17分,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4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二期工程按期全面投产,这是中国核电年内投产的第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根据合同,俄方对电站设计承担总体技术责任,负责核岛设计,参与仪控、电气、消防、通讯等 系统的联合设计,负责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循环管道、主泵、堆芯熔融物捕集器等14项核岛主设备以及部分核岛辅助设备的供货;为俄方设计范围转中方供货的核岛设备以及首炉核燃料提供技术规格书;在中方实施的设备采购、建安、调试过程中提供伴随服务。 中方则负责电站总平面规划、常规岛和BOP设计,按双方合同分工,分阶段牵头或参与仪控、电气、消防、通讯等系统的联合设计,负责核岛其余设备及全部常规岛和BOP设备供货,负责电站建安、调试等工作。 在此次合同签订之前,2018年6月8日,上合青岛峰会前夕,中国核电母公司中核集团就与ASE 母公司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在北京签署《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框架合同》、《徐大堡核电站框架合同》和《中国示范快堆设备供应及服务采购框架合同》。 根据当时的合同约定,中俄将在田湾和徐大堡厂址合作建设4台VVER-1200型三代核电机组,双方将在中国示范快堆项目中开展设备供货和技术服务合作。《辽宁日报》最近报道,“刚刚过去的2018年,辽宁全省上下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台俄罗斯先进核电机组优先落户辽宁徐大堡核电二期项目。” 也就是说,和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一样,辽宁徐大堡核电二期的两台机组都采用俄罗斯设计的VVER-1200型反应堆装置。不过,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中方与俄方尚未就该项目签订最终的合同。 2019年是中国重启核电的一年。第一财经记者从相关权威渠道获悉,日前国家已经正式核准4台百万级千瓦的“华龙一号”机组,其中两台位于广东,两台位于福建。这是2016年以来,国家首次核准新的核电项目。 “今年将是我国核电行业的春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核电企业内部高管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等得太久了。” 核电项目投资巨大。目前,不管是中国的“华龙一号”,还是俄罗斯的VVER-1200,这样的第三代百万级千瓦的核电机组,每台总投资至少需要200亿元人民币。因此,刚刚获批的4台“华龙一号”机组总投资将高达800亿元人民币。 根据《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在运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但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全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4590万千瓦,在建机组1218万千瓦,离2020年的规划目标还差3000万千瓦。 如果要实现《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那么中国需要在2019至2020年开工建设30台单机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而30台这样的核电机组,总投资将高达6000亿元。
  • 《中俄最大核能合同落地总价36亿美元》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7-20
    •   中国新一批拟建核电机组将由俄罗斯合作方提供主要技术支持。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601985。SH, 下称中国核电) 于6月11日发布公告称, 中国核电与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 (下称俄罗斯核电) 将合作建设徐大堡3、4号机组和田湾7、8号机组, 4个机组都采用俄罗斯的VVER-1200/V491型反应堆装置, 参考电站为列宁格勒核电厂二期项目。6月8日, 中俄双方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框架合同》、《徐大堡核电站框架合同》和《中国示范快堆设备供应及服务采购框架合同》, 三份合同总金额超过人民币200亿元, 项目总造价超人民币1000亿元, 是中俄签署至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