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未来5年全球新能源装机将增加2400吉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08
  • 12月6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可再生能源2022 》报告,文件对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做出大胆预测:“预计2022年至2027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长2400吉瓦,这相当于中国目前的全部电力装机容量部门。这一预测比上年同期高出30%。”

    报告认为:“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电力扩张的 90% 以上,到 2025 年初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预计其在电力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将增加10个百分点,到2027年达到38%。”

    之所以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如此规模化的增长,报告认为:这是因为这是中国、美国和印度的推动作用。这些国家比先前计划更快地实施相关政策并引入监管和市场改革,以应对能源危机。根据中国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未来五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容量的近一半的数量,是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的主力军。

    光伏发电将增长两倍

    报告对光伏发电的增长持乐观态度。报告预测:“在2022年至2027年期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将增长近两倍,超过煤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电来源。未来五年,太阳能光伏容量每年都在增加。”

    该报告还预测,未来户用和工商业光伏的发展速度会更快,因为这些项目有助于消费者减少能源费用。

    报告还预测了中国在光伏领域的主导作用会被美国和印度瓜分一部分。报告指出:美国和印度的新政策预计将在2022-2027年期间增加对太阳能制造的投资高达250亿美元。虽然中国仍然是主导者,但到2027年,其在全球制造能力中的份额可能会从目前的90% 下降到75%。这就意味着在全球需求没有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此时可能导致中国所有制造业部门的工厂利润率只有当前水平的一半儿。

    海上风电将占五分之一

    报告分析了全球风电未来的发展形式,认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在2022——2027年期内可能会翻了一番,其中海上风电项目占增长的五分之一。

    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争端,欧洲很多国家在风电布局上有更大的投入。比利时推出了12亿欧元的金融一揽子计划,以加速该国的能源转型,并保护消费者免受高能源价格的影响。该计划的措施包括开发新的海上风电区,以扩大和加快海上风电部署,使到2030年的风电目标从4吉瓦提高到5.7吉瓦;

    2022年5月,比利时、丹麦、德国和荷兰签署了《埃斯布耶格宣言》,这是一项1350亿欧元的海上风电协议,到2030年至少部署65吉瓦,到2050年部署150吉瓦。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1070吉瓦

    报告对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有更好的预期,报告指出:“在2022- 2027年期间,中国的累计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预计将翻一番,增加近1070吉瓦。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占可再生能源增长的90%,其余的大部分来自水电。”

    中国预计将提前5年达到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光伏总发电量1200吉瓦的目标。到2023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超过水力发电,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最大增长点。

    报告推测,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33%,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占比18%。根据整体电力需求增长和水力发电产量,中国实际上可以更早地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

    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长可能比我们预期高出10%或近120吉瓦,这是因为是由于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的国内部署速度加快。此外,应对政策和市场的挑战也或将导致2022-2027年电力部门更有力地吸收可再生能源。

    转发此条文章到朋友圈,截图发送国际能源网(微信公众号:inencom)后台。同时,留联系人信息:单位名称、姓名、手机、邮箱,我们上班登记后,会把报告统一发送邮箱。感谢您的关注与配合!

    PS:联系人信息不全,将无法完成登记。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1254.shtml
相关报告
  • 《预计未来8年美国将再增加35吉瓦的储能容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7-13
    • 日前,美国加州最大公用事业公司太平洋燃气电力(PG&E)向加州能源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储能投资详细方案,呼吁该州加速审批4个总容量567兆瓦的电池项目。一旦成功获批,PG&E将挤掉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池项目的主导者。 据悉,去年底,特斯拉在南澳首府阿德莱德以北Jamestown打造的容量100兆瓦的锂离子电池正式上线测试,这是迄今全球最大储能项目,也将成为澳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隔半年,美国“绿色能源先锋”加州有望刷新记录,问鼎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拥有者,这似乎意味着,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必不可缺的“附加值”,储能正在全球大放异彩。 眼下,越来越多美国公用事业公司都将目光投向储能技术,意在将电池打造为化石燃料电站的替代品,或是充当间歇性能源的发电“稳定器”。在这一点上,加州的公用事业公司走在了前面。加州于2010年通过立法成为美国第一个设定储能目标的州,随后该州公用事业公司开始研究储能投资计划。
  • 《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19
    •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但仍需解决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融资等关键问题。 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初将成为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该报告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闭幕以来,国际能源署首次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达510吉瓦。国际能源署预测,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吉瓦。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报告预测,未来5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占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95%。到2024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将超过水力发电;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在2025年和2026年超过核电。到2028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份额将翻一番,合计达到25%。 全球生物燃料也迎来黄金发展期。2023年生物燃料在航空领域逐步推广,并开始替代更多高污染燃料。以巴西为例,2023年生物燃料产能增速比过去5年平均水平快30%。 国际能源署认为,各国政府愈加重视提供可负担、安全和低排放的能源供应,更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里程碑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实现增长目标仍需更多政策和融资支持 “尽管全球正在向COP28设定的目标迈进,即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但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还不足以实现该目标。”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说。 国际能源署报告认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氢能、生物能源发展缓慢。以氢能为例,尽管过去10年有不少绿氢能源项目启动,但由于受投资进度缓慢、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预计到2030年只有7%的计划产能可实际投产。 国际能源署还指出,在2030年前,生物燃料产业同样需要加快发展速度,这样才有望实现全球能源行业净零排放时间表。此外,由于全球供应链紧张、成本上升和项目许可周期较长,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各国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体也面临着不同问题和挑战。报告认为,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政策不确定性、电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行政审批程序繁琐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挑战。对于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来说,重点要解决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融资、治理和监管。 “目前在全球大多数国家,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具有成本优势,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迅速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融资和部署。”比罗尔表示,国际能源署将密切关注各国是否兑现承诺并实施适当的政策。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表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2023年中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66%,202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到2028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中国对全球实现可再生能源增加两倍目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并保持国际领先。目前,全球光伏产业近90%的产能在中国;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里,中国企业占7家。中国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还加大研发力度,努力攻关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中国的风电设备出口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市场上约六成风电设备产自中国。从2015年起,中国风电设备出口装机容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超50%。中企承建的阿联酋首个风电项目日前正式投入运营,项目总装机容量117.5兆瓦;中企投资承建的孟加拉国首个集中式风电项目也在前不久并网发电,每年可为当地提供1.45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中国在实现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更多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支持,助力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阿联酋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首席运营官阿卜杜勒阿齐兹·奥拜德利表示,公司与多家中国企业有着密切合作,许多项目都有中国技术的支持,中国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副部长艾哈迈德·穆罕默德·马西纳说,中国在该领域贡献对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能源署认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技术、成本优势和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在推进全球能源革命尤其是降低全球太阳能发电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