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YU Woo Jong率领的研究团队利用二硫化钼(MoS2)与石墨烯形成的三明治结构,开发出世界上最薄的光电探测器,厚度仅为1.3 nm,是当前标准的硅二极管的1/10,有望用于物联网、智能设备、可穿戴电子产品和光电子产品等。
研究人员在两个石墨烯薄层之间放置一层二维半导体MoS2,并置于Si衬底上。实验意外发现,当光线照射时,有光电流产生。通过对比一层MoS2和七层MoS2器件,并测试其作为光电探测器的性能表现,结果显示,带有一层MoS2的器件吸收的光更少,但光响应度更高。研究人员认为,这不能用经典电磁理论解释,而要用到量子物理学知识。当光束照射时,MoS2的部分电子升至激发态,流过器件产生电流。为了通过MoS2与石墨烯的边界,电子需克服能垒(通过量子隧穿),而这是单层MoS2器件相比于多层器件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