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建成——今冬起北京城六区供暖不再烧煤 . 》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 APC
  • 发布时间:2017-11-17
  • 北京4大燃气热电中心的最后一个项目——东南热电中心三期燃气机组项目,目前正在开展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计划今冬供暖季前正式投运。   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随着东南热电中心建成,北京4大燃气热电中心实现收官,今冬城六区集中供暖全部采用燃气。   东南热电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一期是燃煤发电机组,二期、三期工程由华能国际新建4台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其中三期是一期燃煤机组替代工程。东南热电中心建成后,将新增清洁发电能力192.1万千瓦,新增清洁供热能力约2800万平方米。其中二期燃气机组工程已于2011年底竣工,一期燃煤发电机组于2017年3月停备,三期项目建设2台燃气热电联产机组,装机容量99.8万千瓦,供热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其配套工程尽量充分利用现有配套工程实现接入送出。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构建本市安全高效低碳城市供热体系有关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建设4大燃气热电中心。4大燃气热电中心及其配套水、电、气、热市政工程项目共涉及8个主要建设单位,40个工程项目,总投资约477亿元。   长期以来,北京本地电力支撑和热力供应以4个燃煤热电厂为主,“十一五”时期,为优化调整城市供热结构,北京陆续投产了太阳宫、郑常庄等5座燃气热电厂,但存在机组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的问题。4大燃气热电中心在北京城的四面构建4个热电源点,形成对中心热网和城市电网的主力支撑,使北京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更为合理。4大燃气热电中心实现对燃煤热电厂的替代,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城市中心热网供热和本地电力生产全部清洁化。   随着4大燃气热电中心全面建成,北京实现新增清洁发电能力724万千瓦,替代燃煤装机287.5万千瓦,相应每年减少燃煤920万吨。   随着城市的发展,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北京最大电力负荷需求仍将保持每年6%至7%的增长。4大热电中心的建设可有效缓解供热瓶颈,增强本地电源支撑,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保障热电能源的安全供应。4大热电中心全面建成后,新增本地清洁发电能力724万千瓦,约占全市用电负荷的三分之一;新增清洁供热能力1亿平方米,约占中心集中热网供热的50%。   按照预期目标,4大燃气热电中心建成、燃煤电厂关停后,北京热电联产机组能源利用效率可提高20%,相比同等规模燃煤机组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00万吨,相比现有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9万吨,减少粉尘排放3000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关报告
  • 《北京非建成区今年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8-02-07
    •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强化源头控制,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实施一年多,本期开始,《生态周刊》推出“水污染这样治”专栏,传播可复制可推广的水污染防治经验,聚焦水污染防治工作中难点焦点问题的解决,促进形成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助力水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北京的水问题一度凸显,特别是河道里带着腥臭味的黑水,不仅让人望而生厌,也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今,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改观。   家住延庆的贺玉凤已经在妫河两岸义务捡拾垃圾20余年。如今,这位远近闻名的“环保奶奶”有了新发现:“以前,每次我都会捡几大包垃圾,现在,捡到的垃圾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好了,看着河水又恢复到以前那样清澈,我心里特别高兴!”   延庆作为首都生态屏障,为使河湖绿水长流,逐步建立起更科学的管理体系。2017年8月,延庆建立了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各级河长共602人,河湖管理保护的责任网全面铺开。此后又成立了全市首支“河道警长队”,设立了“公安+水务”的“联合执法警务站”。   目前,延庆区内小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化建设配套管网项目累计完成105.7公里,全年污水管网建设累计完成156公里;完成26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14个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全部完成,实现污水处理后排入河道或接入市政管网。同时治理妫河流域及三里河流域15个排污口。   延庆的水环境整治实践,是北京强力治理水污染的一个缩影。   北京的黑臭水体有多少?答案是141条段。根据此前摸排,北京建成区有黑臭水体57条段,非建成区有黑臭水体84条段。通过铺设污水收集临时或永久管线、建设临时污水处理厂站或导入现有污水处理厂、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2017年,北京完成了建成区57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治水,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投入。北京市加大对黑臭水体整治相关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资金支持,大幅提高管线建设投资比例,市政府投资从30%提高至70%后又提高至90%;建立“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全额奖励补贴机制以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经费保障机制。   此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黑臭水体整治和水环境治理,采取PPP等方式公开招标确定特许经营主体,近两年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近200亿元,解决了治水资金瓶颈。   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新建污水收集管线697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线214公里,中心城建成区基本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而河长制的全面推开,更为京城的黑臭水体治理上了“双保险”。   目前,北京正在全力推进第二个“3年治污行动方案”建设任务。2018年将完成非建成区84条段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新建污水收集管线420公里,改造雨污河流管线225公里,建设再生水管线100公里,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同时,全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3%,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10.7亿立方米。   一批建设目标已经列入北京水务工作“计划书”:完成垡头、五里坨、北苑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建成朝阳区高安屯(二期)、海淀区上庄、丰台区河西(二期)等再生水厂,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解决230个村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加大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监督力度,着力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和设施正常运行率……   打赢北京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在各级“河长”。目前,北京正在解决水环境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升水环境质量上下功夫——强化“河长”治河,因河施策、“一河一策”,细化各流域、各区年度治理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治理标准和完成时限。   北京还将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基础上建立健全“湖长”体系、探索建立“河长+警长+检长”工作模式。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和考核通报,推动形成河湖管理保护高效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并大力发挥巡查督导作用。
  • 《环保税来了,四大看点应该了解》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8-01-08
    •  2018年1月1日起,我国税收家族新成员——环境保护税正式开征,而我国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  开征环保税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几何?多位权威专家接受记者采访,详解我国首个绿色税种四大看点。   这是个什么税?   ——首个瞄准环保的新税种   作为我国新开征税种,环保税的出现,迈出我国税制改革重要一步。   “环保税是我国首个明确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独立型环境税税种,对于构建绿色财税体制、调节排污者污染治理行为、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说。   在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教授施正文看来,环保税法是我国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后通过的第一部税法,对于健全税收法律体系、提升税收法律层级、建立现代税收制度意义重大。环保税的立法宗旨和功能定位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建设“绿色税制”的代表性税种。   专家表示,此次公布的实施条例,正是全面细化和保障环保税法实施的综合性配套法规,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环保税税制要素,规范减免税适用条件,建立分工协作的征管机制,减少法律适用中的争议,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这税怎么征?   ——谁污染谁缴税   作为完善“绿色税制”的重要一步,开征环保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   根据环保税法,环保税的征税对象和范围与现行排污费基本相同,征税范围为直接向环境排放的大气、水、固体和噪声等污染物。   环保税的纳税人,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这意味着,不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不缴纳环保税。居民个人也不属于纳税人,不用缴纳环保税。   施正文说,环保税法对税制要素的规定较为原则和概括,实施条例则予以明确、细化和补充。例如,明确了其他固体废物具体范围的确定机制、规模化养殖如何缴税、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含义及在何种情形下直接以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作为排放量,界定了城乡污水集中处理场所的含义等。   “环保税法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条例的出台增强了税法操作性,为新税种的开征提供了具体制度保障。”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说。   税率怎么定?   ——多排污多缴税   刘剑文介绍,环保税法在设定税额标准时,既体现了税收法定原则,又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性和选择空间。例如,对大气和水污染物设定了税额上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参考排污费标准,在规定幅度内确定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体适用税额。   王金南透露,目前各省区市陆续制定和通过了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环保税税额标准和征收项目数。辽宁、吉林、安徽和新疆等地基本按照税额标准最低限征收,即每污染当量分别为1.2元和1.4元。而北京、天津、河北和上海等地税率较高,如北京按照税额标准最高限征收;河北将环保税主要大气污染物和主要水污染物税额按地域分为3档,最高档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9.6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1.2元。   有业内人士预计,环保税一旦开征,规模将远超现行排污费,年征收或达到500亿元。这其中,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受影响最大。   “征收环保税后,多排放必然多缴税,但目前因从排污费转型而来,税负平移不会增加企业负担。”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环保税不在最终消费环节征收,不会直接增加消费者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环保税法制定了减免税规定。例如,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按照从严掌握的原则,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限定了适用减税的条件。   这税谁来征?   ——税务环保部门联动征管   一个新税种落地的最大挑战就是征管环节。   环保税法是我国第一部明确写入部门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机制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费改税后,征收部门由环保部门改为税务机关,环保部门配合,确定了“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的税收征管模式。   “环保税作为新开征的独立绿色税种,以排放应税污染物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有别于其他税种,专业性强,征收管理较复杂。为此,环保税法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工作配合机制。”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   “对部门配合作出如此高要求,在我国各个税种的征收中还是第一次,有必要从法律法规层面对征管机制作出明确具体规定,以防止职责不清和征管漏洞。”施正文表示,实施条例进一步细化了分工协作的征管工作机制,明确了税务机关和环保部门的职责范围、两部门工作配合机制等。   专家指出,环保税法的有效实施需要一系列健全的配套规定,实施条例只是一个综合性的配套法规,仍然需要其他更为专门和细化的配套规定。   王金南透露,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已就实施条例起草、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排污系数和物料衡算方法制定、管理信息互相交送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共同部署环保税征管工作的各项事宜,相关配套办法将陆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