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首个可再生氢全链条项目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07
  • 10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赤城制氢厂取得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该证是继《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以来,首张针对新能源制氢行业颁发的许可证。至此,赤城制氢厂全部商运手续齐全,与万全综合能源站打通供应链,标志着集团公司首个可再生氢“制储输用”全链条项目正式投入一体化商业化运营。

    赤城制氢厂由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建设,是集团公司2020年批复的十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制氢加氢关键技术及装备”第一子项,通过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工作,掌握大规模、低成本电解水制氢技术。该厂总氢气产能4000标方/小时,一期产能2000标方/小时,采用电解水+纯化工艺制取纯度为99.999%的可再生氢,获得由中国氢能联盟认证的可再生氢认证预评价证书。

    赤城制氢厂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绿电进行电解水制氢,绿氢经长管拖车中运输至万全综合能源站,加注至氢燃料电池车辆,同时也可储存至万全综合能源站45兆帕氢气储罐内。自2023年10月进入试生产阶段后,赤城制氢厂已累计产氢量达77吨,实现了长周期生产运营状态;万全综合能源站已为冷链物流车、乘用车、客运车等多种车型进行了氢气加注工作。

    作为涉足氢能最早的能源骨干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加速推进重塑“煤火风光水、化油气氢核等能源谱系+物流贸易金融支撑+产学研融通”的综合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大氢能战新产业培育孵化力度,构建起“绿色氢能产业链”和“氢能创新服务链”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能源金三角布局了一批绿色氢氨醇项目,加快拓展规模化绿氢及氢基燃料基地,在化工减碳、氢能交通、铁路机车、海洋氢能等集团各板块开展示范应用,融通起氢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经济链,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加快实现。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5503.s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累计投运132个》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2
    •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化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132项,总规模4934兆瓦/10956兆瓦时,技术路线涵盖电化学、飞轮、熔盐储热及复合储能,积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32项在运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占主导,共计128项,装机规模占比95%。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创新,突破单一储能路线限制,构建多元化技术矩阵。其中,广东台山电厂储能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煤电配置电化学储能项目;宁夏灵武电厂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单体式飞轮储能项目,填补了我国飞轮储能参与火电调频相关领域的空白;山东蓬莱电厂储能项目是我国首个“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飞轮”四维复合型智慧储能项目;河北龙山电厂储能项目是全国首套600兆瓦机组抽汽熔盐储能项目,项目实现“调峰+顶峰”双功能。 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聚焦“新能源配储、火电配储、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四大场景,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系统价值双提升。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中新能源配储占比近七成,多个火电厂通过配置储能,显著提升了机组调频性能,推动煤电从“基荷电源”向“调节电源”转型。数据显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配储项目平均日等效充放电频次高于行业均值;独立储能项目系统调节能力显著优于同类项目,在提升电网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集团将深化新型储能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依据电网规划等分析资源与需求,布局储能示范项目;以省级公司为主体统筹规划区域储能电站,实现系统化、规模化;在政策支持地区及新能源汇集区等关键节点,基于需求与成本效益布局储能;加强新型储能技术示范,探索压缩空气储能等新技术,推动市场化运营;灵活配置用户侧储能,利用峰谷价差合理布局,以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和能源数智化转型贡献力量。
  • 《国家能源集团首次实现交通用氢全流程品质检测和氢能乘用车等全车型加氢服务》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01
    • 6月26日-27日,在通过国内首台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对制储加用全流程氢气品质检测,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万全油氢电综合能源站顺利为丰田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提供加氢服务,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首次实现交通用氢的全流程品质检测,并将加氢服务范围拓展至乘用车等全车型。这是国家能源集团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氢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成果。 从商用车加氢向乘用车加氢迈进,通过为丰田氢能乘用车加氢,拓展了加氢站服务范围,万全综合能源站成为河北省首家具备为氢能公交车、氢能冷链物流车、氢能源乘用车等全车型可再生氢连续性加注的综合能源站。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首个综合智慧能源站,万全综合能源站集“油氢电”三位一体、具备35兆帕固定加氢和70兆帕移动加氢两种加氢能力。其中,自主研制的70兆帕一体式移动加氢站创造多项国内第一,即首台多功能全集成加氢装置、首台集成高效便捷加氢装置、首台多气源撬装加氢装置、首台完成整机防爆撬装加氢装置,实现了可再生氢制储输用关键技术创新,与赤城风氢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共同贯通“制储输用”全链条一体化运营。 氢气品质检测是确保氢能应用安全高效的核心环节。氢气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否则将严重影响用氢终端的运行效率和寿命。此次用于赤城风氢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高压氢气长管拖车运输和万全油氢电综合能源站的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由氢能研究院研发。通过依次在三个电解槽的纯化出口、缓冲罐、充装位以及长管拖车充装后、加氢机加氢枪出口共6个取样点完成氢气质量测试,各取样点均满足《GB/T 3724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质量要求,实现了交通用氢从制备、运输到加注全流程在线24小时不间断氢气品质检测,引领全行业氢气质量管理。 国家能源集团以多元快速创新保可再生能源规模质量发展,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培育孵化。依托国华投资(氢能公司)着力构建“绿色氢能产业链”和“氢能创新服务链”体系,形成“两横一纵”全国绿氢产业链集群,建成一批标志性项目,已在内蒙古、宁夏、河北、江苏等地建成五座“氢驿”加氢站和三座制氢厂。目前,“五站三厂”正在有序开展调试,陆续投入生产运营。在氢能质量与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氢能研究院牵头研制一体化移动式氢气质量分析仪和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等成果实现国际首创,获评能源领域首台套,并建设我国首个氢能装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检测基地和国家氢能标准验证中心,填补国内氢能关键装备检测技术和实证基地空白。 为了提高我国加氢站氢气质量水平,中国氢能联盟将联合天津中汽中心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开展“氢气质量万里行”行动,依托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对五大城市示范群区域的加氢站开展站内氢气品质在线分析检测,调研当前国内加氢站氢气质量,为开展氢能行业标准研制和质量管控提供数据支撑,以生态建设引领行业前进,以氢气质量与标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