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英三国启动国家碳市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31
  •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德国和英国的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陆续启动,其中英国碳市场覆盖的是以往纳入欧盟碳市场的排放量,而德国和中国碳市场的建立则扩大了全球碳市场规模。目前,全球18%的排放量纳入各地的碳市场,其中,中国纳入排放量占比6.4%,德国(nEHS)0.74%,英国0.3%。各地碳市场之间并未接轨,因此,三国建立碳市场对欧盟碳市场没有影响。今年欧盟碳价创下历史新高,平均每吨34.21欧元,相当于41.70美元/吨。
    1月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官网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办法》将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国碳市场着眼于降低碳排放强度,目前没有设定绝对排放总量上限,也没有明确何时会设定排放总量上限。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中国可能会在2025年之后设定排放总量上限,届时中国也接近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
    与欧盟碳市场不同,中国碳市场短期内不太可能推动煤改气。
    德国nEHS纳入了供暖和运输行业排放量。2021年起,配额固定价格为25欧元/吨,到2025年将逐步提至55欧元/吨,之后在55至65欧元的区间内波动。
    德国碳市场nEHS在成立最初五年不设排放总量上限。
    欧盟委员会有意将供暖和运输行业纳入欧盟碳市场,目标调整碳市场指令,使之"与2030年气候雄心相称,与2050年实现气候中立的长期轨迹相匹配"的方式修订欧盟ETS指令。
    英国脱欧后建立了独立的国家碳市场,与欧盟碳市场相似度很高,两个市场未来可能会接轨。
    英国碳市场的排放量上限比脱欧前在欧盟碳市场的名义排放上限低5%,但最新上限仍然超过英国的实际排放量。英国碳市场计划逐年递减420万个配额,但英国若想实现最新的2030年减排目标,就必须调整排放总量限制。
    英国政府称,竞价最迟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展开。配额竞价的底价定为15磅/吨二氧化碳(20.43美元/吨)。这一价格是在18磅/吨的碳价补贴上提出的。考虑到配额的期权价值,我们预计配额实际交易价格将高于底价。
    一组数据
    15磅/吨二氧化碳
    英国碳市场配额竞价的最低价
    18%
    目前全球排放量中纳入碳市场的排放量占比
    25欧元/吨二氧化碳
    2021年德国国家供暖和运输行业适用的碳价

相关报告
  • 《国家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马丽丽
    • 发布时间:2016-12-07
    • 由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启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由项目立项阶段转入项目启动实施阶段,将对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指出了专项下一步工作开展的3点要求:一、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通过专项实施为海洋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二、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项目组织实施、内部管理等各项工作;三、要通过专项实施,培养一批人才、产生一批成果、发展一批企业、造福一方百姓。 会议还介绍了专项管理工作方案,包括专项总体情况、专项管理目标任务、特点及挑战、管理思路和措施等,同时明确了专项下一步工作的要点和计划安排。同时,会上还成立了专项总体专家组,由15名专家组成,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杰任组长。
  • 《COP29新突破:全球碳市场正式启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13
    • 2024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第29届会议(COP 29)开幕,缔约方认可了《巴黎协定》第6.4条机制下的两项碳信用标准(on methodologies and on removals),监督机构推进标准制定,确保机制运行。此举标志着联合国管理下的全球碳市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正携手并肩,积极致力于降低碳排放量。为此,国际社会提供了两种碳信用交易机制,以助力各国及企业实现其在气候行动计划中所设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简称NDCs)。 首先,一种机制允许各国之间自行协商并制定双边碳交易协议,即《巴黎协定》第6.2条。其次,另一种机制旨在构建一个由联合国监管的中央碳信用系统,供各国和企业抵消其碳排放并进行碳信用交易,即《巴黎协定》第6.4条。 《巴黎协定》第六条被视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的关键机制。通过此机制,发达国家的买家可以通过购买减排项目的碳信用额度来实现自身的气候目标,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项目注入巨额资金。据多家权威媒体分析,即便美国在Trump执政期间退出了对《巴黎协定》的支持,该碳市场仍有可能持续运行。 国际排放交易协会(Inter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 Association)预测,到2030年,联合国支持的市场每年的总交易额有望达到250亿美元,每年可减少50亿吨的碳排放。 在阿拜疆巴库举行的COP29开幕式上,主席穆赫塔尔·巴巴耶夫强调,关于《巴黎协定》第6条的最终协议“早就应该达成”,并指出“确保保护地球的代价”至关重要。他进一步指出,通过有效匹配买家和卖家,此类市场每年可将实施国家自主贡献(NDCs)的成本降低250亿美元,这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 国家自主贡献(NDCs)是《巴黎协定》框架下的一项核心机制,旨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NDCs体现了各国在全球气候行动中的具体承诺,包括减排目标、适应措施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和措施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然而,一些谈判代表对协议的达成方式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这些标准是由少数技术专家制定的,而一些国家在最终规则中未能获得公平的发言权。图瓦卢代表表达了对未经管理机构事先磋商即通过决定的不安。 全球碳市场的建立对自愿碳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自愿碳市场中,不同项目的碳信用存在较大差异,且存在大量虚增信用和侵害人权的现象,导致买方对碳信用的环境贡献和实际效用产生疑虑。2022年,自愿市场的全球价值约为20亿美元。但在经历多次丑闻后,市场价值在去年暴跌至7.23亿美元。 《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建立和执行将促进碳信用的标准化,增强自愿碳市场的信心。在COP29的开幕式上,巴巴耶夫强调,这是“不可错过的时刻”,并呼吁制定公平且具有雄心的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s),以向金融市场发出强烈信号。他阐述了通过落实《巴黎协定》第六条的碳市场来降低履行国家自主贡献(NDCs)成本的途径。 巴巴耶夫进一步强调,新一轮的NDCs应参考首次全球盘点(GST)的结果,特别是关于公正、有序地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路径和方法。他明确表示,COP29在减排问题上不会保持沉默,并指出行动议程中涉及能源网格和有机废弃物甲烷排放的呼吁。他还回顾了各方预计将在2024年底前提交首份双年透明度报告(BTRs),并在2025年前制定国家适应计划。 双年透明度报告(BTRs)是各国根据《巴黎协定》框架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增强透明度框架提交的报告。BTRs每两年提交一次,旨在提高气候行动的透明度,确保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适应措施、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行动和进展更加公开和可核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国家自主贡献(NDCs)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Simon Stiell)强调,“气候融资不是慈善”,而是符合所有缔约方的共同利益。他指出,如果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家无法负担减排的成本,那么所有国家都将为此付出代价。他承认单次COP会议无法实现所需的全面转型,但强调了加速向清洁能源和气候韧性转变的必要性。 日前,损失与损害基金董事会的联合主席报告称,董事会已完成COP和CMA迄今为止授权的所有任务。他们庆祝基金已全面运作,并准备与出资方合作,将承诺转化为出资协议。“损失和损害”基金决议草案在去年的COP28会谈上获批通过,发达国家承诺了数亿美元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