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有雾和霾天气,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雨雪天气》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11-02
  • 国内方面,昨日,新疆、内蒙古等地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华北、黄淮等地出现雾或霾天气。预计未来三天,新疆北部及东北地区等地关注暴雪对交通出行、农牧业等的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关注雾或霾天气对交通出行、人体健康等的影响。

    (1)京津冀有雾和霾天气

    10月31日至11月2日,华北中南部等地将有轻到中度霾天气,其中华北中部等地有重度霾。11月2日夜间起,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大气扩散条件逐渐转好,霾天气减弱消散。

    此外,10月31日早晨至上午,天津南部、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等地有大雾,天津南部、河北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50米的特强浓雾。

    (2)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雨雪天气

    未来三天,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多雨雪天气,新疆阿勒泰地区、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

  • 原文来源: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zytq/202310/t20231031_5860321.html
相关报告
  • 《京津地区雾-霾天气监测与预报研究通过验收》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lhy
    • 发布时间:2020-05-22
    • 近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京津地区低能见度雾-霾天气监测与预报研究”通过视频验收。该项目开展了较为长期的科学观测试验,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观测系统,研究成果对于了解京津、长三角洲地区雾-霾天气的形成机理与提高预报水平等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和依据。  据悉,该项目组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洲(南京)地区开展了较长期的雾-霾天气立体、综合外场观测试验,直接获得了包括理化、光学特征的宝贵试验数据,建立了相应数据库。  而基于综合观测数据,该项目结合数值模式,研究雾-霾天气形成过程机理,揭示了双逆温结构对持续性雾-霾天气形成的影响机制;给出了霾气溶胶核化过程及对云雾和降水的定量影响;提出了雾-霾天气识别分级方法和标准,建立了城市尺度雾-霾天气的数值预报系统,并选择典型城市地区进行示范验证。  目前,该项目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在上海、南京、厦门和太原等地的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部门开展应用。其中,项目研发的雾-霾数值预报系统RegAEMS在山西省空气质量预报中得到应用,今后还将用于江苏、浙江等省的空气质量及灰霾预报业务当中。项目开发的新一代气象化学模式系统WRF-CHEM在上海、南京灰霾预报中得到应用,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已把该模式作为世博会空气质量保障的业务预报模式之一。  
  • 《新疆将有雨雪和大风降温 华北大气扩散条件转差》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9-10-18
    • 17日至18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新疆北疆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阿勒泰、塔城、伊犁河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或雨夹雪、高山地区有大到暴雪,累积降水量10~20毫米,北疆大部分地区降温6~10℃,并伴有5~6级,阵风7~8级的大风,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10级。新疆东部和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19日至20日,冷空气逐渐东移,将先后影响西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和黄淮等地,上述地区降温4~6℃,局地8~10℃,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等地将有4~6级、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