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Cell发表题为Temporal dynamics of woolly mammoth genome erosion prior to extinction的文章。
一些物种最近从濒临灭绝的状态中恢复过来。虽然这些物种避免了直接的灭绝威胁,但由于种群数量减少可能造成的遗传后果,它们的长期生存能力仍然岌岌可危,而人们对几代人以上的时间尺度还知之甚少。
长毛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大约在一万年前开始在弗兰格尔岛上与世隔绝,并持续生存了200多代,大约在4000年前灭绝。为了研究导致猛犸象灭绝的进化过程,研究人员分析了 21 个西伯利亚长毛猛犸象基因组。该研究结果表明,长毛象种群从严重的瓶颈期迅速恢复,并在随后的六千年中保持了人口稳定。研究人员发现,轻度有害突变逐渐积累,而高度有害突变则被清除,这表明近亲繁殖抑制持续了数百代。人口和基因恢复之间的时间差对近期瓶颈种群的保护管理具有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