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学报道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准晶稳定性与成核动力学》

  • 来源专题:关键原材料知识服务平台
  • 编译者: 费鹏飞
  • 发布时间:2025-06-23
  • 6月13日,密歇根大学在《Nature Physics》上发表题为“Quasicrystal stability and nucleation kinetics fro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论文,报道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准晶稳定性与成核动力学。

    准晶作为介于非晶与晶体之间的特殊凝聚态,其非周期性有序结构使得其属于亚稳态还是基态相这一根本问题长期悬而未决。虽然密度泛函理论常被用于评估材料热力学稳定性,但准晶的长程非周期性使得传统第一性原理方法难以计算其能量。

    研究人员通过系统计算尺寸递增的准晶纳米粒子,首次实现对其体相能与表面能的外推求解。基于该方法,我们以高置信度确定二十面体准晶ScZn7.33和YbCd5.7均为基态相,从而证明平移对称性并非无机固体零温稳定性的必要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ScZn7.33准晶被证实具有热力学稳定性,但通过构建热力学-动力学混合相图,我们发现其熔体凝固过程受成核动力学限制——这一发现深刻阐释了即使热力学稳定的材料也可能面临生长动力学障碍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发展的计算方法为系统探究非周期材料的结构-成键-稳定性关系开辟了第一性原理研究的新范式。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25-02925-6
相关报告
  • 《缺陷石墨烯高效储氢及其机械稳定性: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12-15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石墨烯的修饰,以更好地储存H2。研究表明,氢缺陷石墨烯结构V222的H2解吸为放热结构。与原始石墨烯相比,V222的H2吸附和解吸过程更具可逆性。我们的研究表明,V222在拉伸载荷下发生脆性断裂,与原始石墨烯的情况类似。V222的抗拉强度较原始材料略有降低,这是由于sp2杂化向sp3类杂化转变所致。研究还表明,V222结构在机械上比没有化学吸附氢原子的缺陷石墨烯结构更稳定。因此,目前的基础研究揭示了V222中吸附氢的高效回收机制,并为石墨烯结构缺陷的工程存储H2铺平了道路。
  • 《由佩尔斯不稳定性驱动的电荷密度波在二维横向异质结构界面》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0-31
    • 长期以来,在低维系统中观察到的电荷密度波(CDW)的起源一直是当代凝聚态物理学中激烈争论的话题。具体地说,一个简单且建立良好的模型,即佩尔斯不稳定性常常(但并不总是)被用来清楚地解释真实系统中的CDW状态。在这里,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被用来显示CDW的形成在一个一维的界面嵌入一个由蓝和黑磷组成的横向异质结构,即使在室温下。CDW的形成完全由佩尔斯机制解释,包括双周期晶格畸变能量降低和带隙开口。晶格畸变也大大改变了异质结构的带状排列。与一个独立的P链的比较表明,结构扭曲仅限于异质结构中的一个维度,排除了在两个维度上竞争的非佩尔型扭曲。此外,以石墨烯-六边形氮化硼异质结构为例,对其它横向异质结构也进行了类似的贝叶斯变形,这可能会促进不同二维体系的相关研究。这些发现不仅进一步揭示了佩尔斯机制,也对基于二维横向异质结构的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