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创新研发摩托车专用油气回收技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27
  • 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广东石油自主研发的摩托车专用油气回收技术通过专业测试,可有效强化摩托车加油过程中逸散油气回收效果,显著降低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该技术得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认可,将在全省推广应用。

    目前,加油站普遍采用的集气罩均基于汽车油箱口设计,不能很好贴合摩托车油箱口,导致摩托车加油时油气散逸。经多轮调研,广东石油选取热塑性聚氨酯橡胶(TPU)专用集气罩代替传统集气罩,不仅能保证摩托车加油过程封闭,而且其透明材质便于员工观察加满状况,防止油品外溢喷溅。

    近年来,广东石油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为解决交通领域污染物排放问题,从2000年起,连续11次推动油品质量升级,实现从含铅汽油升级到国六标准油品,油品硫含量从2000年的1000ppm降至10ppm,接轨国际水平,助力广东成为全国消费规模最大、车用燃油等级最高的省份。

    2010年以来,广东石油累计投入近8亿元对全省2300多座加油站和29座油库进行油气回收改造,回收散逸油气。为保证油气回收效果,他们创新开发油气回收自动监控技术,在700余座加油站安装了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64414.shtml
相关报告
  • 《巴菲特为何收购德国摩托车生产商?》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06-05
    • 巴菲特所在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周五)宣布,已收购德国一家摩托车销售公司(Devlet Louis Motorrad),简称路易斯,一家运营70多年的家族零售商,通过网站或连锁在德国奥地利商品出售自行车、服装、自行车零件等。 前些日,巴菲特就曾表示,收购美国大公司越来越难,美元走强与近些年美股走高让巴菲特很想收购西欧一家小企业。此次收购也或是巴菲特开启欧洲大门的第一步,巴菲特正打算打开西欧大门进行更多收购。随着欧元走低,许多投资者把目光转向欧洲。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表示他很看好欧洲投资。 为什么巴菲特购买德国摩托车生产商呢? 第一,美元走强与美股走高,欧洲央行启动量化宽松后拉低欧元,投资者越来越看好欧洲投资,李嘉诚、巴菲特、罗伯特等都看好欧洲投资。根据CNN文章,世界投资者看好欧洲投资机会,但并不等于投资欧元,同时,席勒对投资者说,希望对全球债务风险做好谨慎与防备。美元走强促使美国企业出口越来越难,巴菲特说,投资美国大象级企业更难了,随着欧元贬值,投资者把目光转向西欧。 第二,欧元区所有国家中,德国经济一直以来表现平稳增长,前些日德国股票市场意外上涨,也拉高了对欧洲经济复苏的信心,同时,德国经济增长动力来自基础产业,德国正在探索工业未来战略项目,金融危机后,德国经济保持实力与竞争力。工业4.0就是通过深度应用信息通讯技术,连接网络、物体和人,从而创造物联网与互联网服务,并且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用了这个词:工业4.0。 第三,德国工业比较发达外,德国的农业也比较发达。与其它欧洲国家相比,德国企业更愿意将资金投向高附加值工业领域,而不是金融领域。德国金融资本家并不狂热崇拜虚拟经济与金融领域。房地产市场较为稳定,鼓励租房,抑制投机。金融市场方面避免过高回报率,而促使资金更多流入实体。德国经济实力还由于德国有很多基业长青的家族企业。巴菲特此次收购就是德国一家家族企业。 第四,巴菲特投资摩托车生产商,或者看好了摩托车这个行业,随着道路交通越来越拥挤,摩托车作为家庭小型交通工具,具有较大消费潜力。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洲许多国家增长缓慢与低通胀下,德国经济为何增长加快了呢?根据德国明镜周刊,德国增长主要动力来自:消费者信心增强。而摩托车作为小型交通工具有较大消费潜力,确实是不错的投资。 第五,欧洲央行启动量化宽松后,根据美联储宽松以来经验,宽松或推高股票市场,这其中也包括德国汽车企业股票,德国的机械、汽车、化工、家电等都有特色。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汽车品牌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宝马汽车总部在慕尼黑,奔驰和保时捷总部在斯图加特,大众汽车总部在沃尔夫斯堡。柏林、莱比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德国股票市场走高,也或增加股票投资者收益,其中也或包括了巴菲特投资的摩托车企业股票。
  • 《风机叶片回收技术创新不断》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1
    • 近日,风电叶片制造商LM风电公司推出了100%可回收的风机叶片,并已安装在一台测试原型机上。该风机叶片利用热塑性材料制成,长达62米,创下了热塑材料制叶片的最长纪录。 一直以来,风机叶片报废后如何处理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行业,近几个月来,多家风电企业针对生产过程、材料使用、回收应用等环节不断推陈出新,风电叶片制造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LM风电公司官网的消息,此次推出的100%可回收风机叶片主要使用了由高性能玻璃材料和热塑性树脂材料结合的复合材料,与传统叶片使用的难以分解的热固性树脂材料不同,这种复合材料能够通过化学方法使其完全分解,最终能够生成一种新的树脂和玻璃材料并进行回收再利用。 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该款叶片还使用了自动化技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根据计划,LM风电公司将在今年12月开始这款叶片全尺寸结构寿命测试,并将进行叶片回收的迭代验证工作。 据了解,LM风电公司于2017年被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部门收购,2021年11月,该公司声称将在2030年前达成无废风机生产目标。2020年,法国研究中心IRT Jules Verne与LM风电公司、法国公用事业公司Engie、材料公司Owens Corning等公司进行合作,联合成立“零废叶片研究”项目组,此次推出的可回收风机叶片正是该项目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LM风电公司高级工程主管John Korsgaard表示,这一项目成果应对了两大重要的行业挑战。“一方面,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都尽可能地减少了废弃物,另一方面,这一款叶片将风机的可回收情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所使用的热塑性材料即使到了使用寿命,本身仍有较高的回收价值,能够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甚至可以再一次用于新叶片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全球首款可回收风机叶片。去年9月,西门子歌美飒宣布,推出一款用于海上风电的可回收叶片,这也是全球首次有风电整机制造商推出可回收叶片。西门子歌美飒官方消息显示,该款叶片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叶片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同样是在于使用了一种新型树脂,在到达使用寿命后,该新型树脂能够在加热的酸性溶液中与其他材料实现分离,实现所有材料的分开回收,这些材料将有望应用于其他新产品,包括汽车制造业、航空箱或平板运输箱等消费品。 可回收零废风机的研发创新如此频繁地登场,与目前全球风电行业面临的环保困境不无关系。根据欧洲风能行业协会WindEurope发布的数据,到2025年欧洲预计将有至少2.5万吨风机叶片报废,而在美国,未来25年里将产生至少220万吨风机叶片垃圾。但从目前风机的生产水平来看,风机85%的部分在报废后能够实现回收利用,但叶片因其高强度材料难以降解处理而主要被当做垃圾填埋。随着欧美国家已有大量风机走向使用寿命终点,垃圾填埋场堆山码海的风机叶片已经成为了当地最主要的环保难题。过去数年里,欧洲多国为杜绝填埋叶片垃圾而出台了相关规范,要求风机实现百分之百回收利用。 为解决目前风机叶片的退役问题,多家风电企业不断尝试新的途径。今年3月,爱尔兰一家叶片处理公司将两个退役叶片重新打磨,以叶片为支撑结构在一条宽16英尺的溪流上搭建了一座桥。此前,荷兰一家公司则将报废的叶片改造成为游乐场滑梯、座椅等设施,供游人玩耍。中国也有部分公司正尝试将报废叶片打碎,并重新混入水泥等材料中用于建筑当中。 不过,叶片报废后的应用场景虽有众多可能性可探索,但在业界看来,不论是市政应用还是打碎重新再用,都难以消化全球范围内庞大的叶片报废体量,要从根本上解决风机叶片回收难的问题,还是要从生产方式以及回收技术等方面下手。(本报记者 李丽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