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半导体真空泵项目落户威海》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5-19
  • 5月11日,威海临港区与韩国VPS株式会社成功签约半导体真空泵项目,预计投资1000万美元,拟生产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真空泵,投产后,预计年产可生产真空泵4000台套,产值达到5亿元。

    据悉,本次签约的韩国VPS株式会社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种干式螺杆真空泵及真空机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世界上生产干式螺杆真空泵产品系列最全的公司之一。

    “疫情期间,我们也没放松,积极通过网上与企业家沟通、交流,及时共享我区的最新动态,稳定项目方投资预期,在2月份就与项目方达成合作意向,并在网上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临港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达成合作意向后,安排专人专线服务,紧盯靠上,最终推动该项目成功落地签约。

    据悉,今年疫情以来,临港区主动转换招商思路,通过线上新方式,主动对接500强、央企、强企项目资源,搜集储备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累计签约引进了13个优质产业项目。

    “下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的招商思路,利用好市领导带队出访长三角、京津冀活动机会,进一步夯实巩固项目方投资信心,推动在谈项目加速‘成果转化’。”临港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报告
  • 《日本倒逼,韩国半导体在这个领域正式逆袭?》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5-28
    • 在东京实施出口限制之后,韩国的芯片和显示器制造商已转向本土化学制品来填补真空,从长远来看,这可能对日本公司造成更大的打击。 在被排除在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之后,韩国公司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来保持生产水平的稳定增长。全球领先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商LGDisplay于11月开始使用韩国SoulBrain生产的蚀刻气体制造面板。 LG以前曾使用过从日本StellaChemifa进口的超纯蚀刻气体溶液,并被SoulBrain稀释了100倍。LG官员说:“但是,由于我们将其稀释得如此之多,我们不需要像日本那样精确地加工产品。” 2019年7月,在战时劳资纠纷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日本收紧了对韩国出口蚀刻气体,光刻胶和氟化聚酰亚胺的限制。这些化学物质对显示面板和半导体的生产至关重要,而显示面板和半导体是韩国工业界的珍宝。 此后,危机虽然已被解除,但其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5月11日公布的全年业绩,StellaChemifa截至3月底的12个月净利润下降了18%,该公司表示,蚀刻蚀刻气体的出口下降,原因是对韩国装运的限制有所变化。其主要的超纯产品出货量下降了30%。 竞争对手森田化学工业公司于1月初恢复了对韩国的出口,但与实行管制之前相比,出口量下降了约30%。据信,其许多前韩国客户已转向国内替代产品。 森田化学高管说:“要挽回我们已经失去的业务将很困难。” 由于日本制化学品的质量,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供应,它们已被全世界的显示器和半导体生产商广泛使用。买家通常不愿转向价格更便宜的替代产品,因为这可能会破坏他们复杂的生产过程并导致更多的次品。但是日本的出口管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芯片制造商比显示器制造商使用更多的蚀刻气体,它们也开始更换供应商。三星电子已经开始将国产蚀刻气体用于其部分生产,以确保稳定的输出,尽管一位高管承认,使用日本蚀刻气体会更经济。 韩国半导体工业协会高级官员AhnKi-hyun表示:“即使日本的限制恢复到2019年7月之前的水平,但已经决定使用其他供应商的公司也不会撤回。” 许多公司也都在关注总统文在寅(MoonJae-in)为遏制韩国对日本材料制造商的依赖而做出的努力。穆恩(Moon)首席政策秘书金相祖(KimSang-jo)表示:“有一天,我们的材料产业将会发展,我们可以说,'谢谢安倍先生!'。 作为此举的一部分,政府正在呼吁其他国家的材料制造商在韩国开设工厂。首尔帮助总部位于美国的杜邦(Dupont)为新的光刻胶工厂获得土地,并提供税收减免。 一位韩国客户最近告诉日本一家电子零件制造商的销售代表说:“日本供应商已不再是当务之急。”一些公司显然要求降价以响应最近的发展。 日本一再声称出口限制措施是由于涉及化学产品转移的不当事件而制定的,导致两国之间失去了信任,而韩国则坚称这是对其战时劳资纠纷的经济报复。无论如何,这些国家的政治争端似乎已将实地业务活动持久地转移了。 前程提要:韩国芯片材料制造商面临“死亡谷”以对抗日本 韩国正在集中资源以实现国内高科技材料的生产,以结束其半导体产业对日本的依赖,但缩小与日本供应商之间的技术差距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日本在去年7月份对前往韩国的芯片制造材料出口实施的限制暴露了一个现实,即该国的的工业依赖日本技术。但是该国过去生产韩国制造的蚀刻气体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将产品商品化的挑战通常被称为穿越“死亡谷”。 10月15日,韩国媒体大为震惊,有消息称LGDisplay成功将氟化氢的生产完全本地化,这对生产尖端显示器至关重要。许多人欢迎这一宣布是一项重大突破,距东京出口限制仅一百多天。 但是“100%韩国制造的”可能是一个夸大的说法。 LGDisplay使用低纯度氟化氢制成的蚀刻气体,不受东京的出口管制。该公司此前曾从日本进口最终产品,为提高物流效率,在日本限制出口之前开始着手准备将从日本购买的低纯度氟化氢加工成韩国的蚀刻气体。 一位业内人士说:“就加工地点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国内生产,但原材料毕竟来自日本。” 8月,韩国政府制定了一项蓝图,以发展100种材料,零件和制造设备的国内生产,以期在五年内结束对日本的依赖。韩国承诺为此每年投入1万亿韩元(8.66亿美元),并于明年在其他地方为20个日本出口产品寻找供应商,其中三个受日本严格管制。 但是,该计划与首尔在2001年首次制定的组件和材料开发计划非常相似,尽管预算规模和目标材料不同。 实际上,每当与东京的紧张局势爆发时,首尔都会更新该计划。李明博总统于2009年公布了该计划的第二版,当时该国减少对日贸易逆差是他最大的政治挑战之一。当双边关系因所谓的“战时慰安妇问题”恶化时,朴槿惠总统发布了第三和第四项计划。 但可以看到,韩国对日本的零件和材料贸易逆差一直在缩小,从2010年的242亿美元峰值降至2018年的151亿美元。但是韩国仍然依赖日本生产这些产品,特别是技术先进的零件和材料。 为什么韩国在向这些材料的国内生产转移方面有如此大的困难? 韩国电子制造商SouthKoran的一位高级官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位官员说:“日本产品满足所有三个条件:质量,价格和交货迅速。”“韩国公司可以尝试制造这些材料,但是它们的缺陷率可能更高,或者价格可能太高。因此,我们很难采用他们的产品。价格和交货时间也是质量的一部分。” 三星电子前副董事长尹钟勇说:“研发与产品商业化之间存在一个高昂的壁垒,称为死亡谷。韩国企业将很难克服这一壁垒。”“日本在完善制造流程方面拥有专业知识。试图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可能行不通。” 这次,韩国将全力以赴。它迫使三星和现代汽车等企业集团不仅承诺提供技术援助,而且还要保证从中型供应商那里采购。 10月10日,三星电子在忠清南道的一家展示工厂签署了与中型供应商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会议为会议增添了分量。 文说:“这标志着朝着独立于目前依赖于某个国家的核心显示材料,零件和设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但实际上,韩国的主要大型企业集团宁愿继续与日本供应商开展业务。尽管他们认识到依赖日本供应商的风险,但这些公司却没有等待国内供应商发展的奢望。 韩国企业集团的一位高级官员说:“我们的计划是在最优惠的条件下采购最优质的材料。” 另一位高管说:“国内生产不符合经济逻辑。与日本这样的国家进行劳动分工是理想的。” 穿越“死亡谷”以实现商业化并不像韩国政府所设想的那样容易。
  • 《总投资30亿元,威海半导体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07
    • 近日,威海南海新区半导体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 据闪电新闻报道,该园区总投资30亿元,于2月17日视频签约落地,规划面积340亩,主要引进和聚集消费类、网络通信类及上下游生产制造企业。 威海市南海新区招商五局局长毕明波表示,为了推动二期半导体产业园尽快开工,威海南海新区从一开始就按照12月底全面竣工的时间节点提前谋划,倒排工期。此外,为了确保施工人员按时到位,我们在疫情期间进行了点对点的工人运输,同时对施工物料进行提前采购,确保三个月以内工程建设没有问题。 集微网此前报道指出,威海南海新区半导体产业园是山东威海南海新区继电子信息产业园之后瞄准精专细分领域引进的又一大型专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34万平方米厂房,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240天,并按照“产业+供应链金融+园区+项目”的发展模式,开展链式招商,一次性落地维科、天鹿等高端消费类电子产业上下游企业2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