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分子蓄热技术的光伏电池太阳能利用效率达到14.9%》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7
  • 瑞典科学家将光伏器件与分子太阳能热能存储系统(MOST)集成在一起,该系统充当太阳能电池的滤光器和冷却剂。所提出的组合可实现光伏效率提高 0.2%,太阳能存储效率提高 2.3%。

    由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混合多晶太阳能电池,该电池集成了分子太阳热能(MOST)储能系统,可将电池未充分利用的高能光子转化为化学能。

    在建议的系统配置中,MOST 单元充当光伏电池的滤光器和冷却剂。它放置在太阳能电池的顶部,基于光敏有机分子的溶液,该溶液流经微流体芯片,能够通过光异构化过程存储高能光子。

    科学家解释说:“这个过程涉及高能蓝色和紫外光子,将母体分子转化为高能亚稳态光异构体。” “存储在 MOST 光异构体中的能量可以用作储备能源,既可以作为热源,也可以用于热电发电。”

    在《焦耳》杂志发表的《同时发电和分子太阳能热能存储的混合太阳能装置》一文中,研究小组解释说,他们测试了基于三种降冰片二烯四环烷(NBD-QC)的MOST系统的三种不同配置分子)称为 NBD1、NBD2 和 NBD3。每个分子具有不同的光物理特性。

    经过一系列实验测试,研究人员发现,由于NBD3分子具有“卓越”的吸热和隔热能力,因此该器件的性能达到了最佳。

    在标准照明条件下进行测试,该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 12.6%,科学家称这比没有 MOST 系统的参考太阳能电池高出 0.2%。这要归功于 MOST 对电池工作温度的冷却作用,电池工作温度从 53℃ 下降到 45℃,降低了 8℃。

    测试还表明,MOST混合光伏系统能够以14.9%的太阳能利用效率和2.3%的太阳能存储效率运行。研究小组强调:“组合式 MOST-PV 系统展示了在不同时期(从日常到季节周期)产生更稳定电力的能力。” “理论上,该系统可以设置为全天循环不同的材料,以优化效率。”

    展望未来,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将致力于使用高效催化剂进行小规模和大规模的循环测试,并开发更多的红移 NBD 候选材料,以使存储效率更接近系统的理论极限。他们总结道:“此外,探索混合技术的技术经济权衡至关重要,例如平衡 MOST 系统和光伏电池之间的效率并考虑热效应。”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4304.html
相关报告
  • 《研究评估了太阳能光伏技术》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chenss
    • 发布时间:2016-01-05
    • Joel Jean,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Vladimir Bulovi?和物理系的 Patrick 布朗,以及他们的合作者们,对当今许多用于商业的和新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行了严格评估。他们对此得出的结论是鉴于迫切需要转向低碳能源的未来,它们都不该被排除。 麻省理工学院评估太阳能技术的结论是,今天广泛使用的晶体硅技术是有效的、可靠的、 可以切实根据需要大范围部署,以到本世纪中叶减轻气候变化 。但新型光伏(PV)技术目前正在开发利用专门设计的纳米材料,未来可能提供显着的优势。他们的制造可以更加容易,更加便宜,他们可以制成超薄,轻质,柔性的太阳能电池,易于运输和安装,他们可以提供独特的属性(如透明度)以开发新的应用,如集成到窗户或纺织品中。因为没有单一技术的建立或新兴可以提供各方面的好处,研究人员建议在继续进行其他技术的工作的同时迅速扩大目前的硅基系统,以提高效率,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复杂性。 太阳能是一种可以扩展到全球范围电力需求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硅太阳能电池可以很好地将太阳能量转化为电能,但在未来的任务中,将需要多大范围的太阳能电池部署来减缓气候变化?现在,许多其他的光伏技术在研究实验室的发展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 《高效利用全光谱太阳能的光伏-热光伏电池的最佳匹配》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1-04-27
    • 多余余热的产生限制了光伏电池的性能,所以去除余热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聚光光谱光伏-热-光电混合系统。全光谱太阳能根据具体要求分为不同的部分。推导了系统效率和功率输出的表达式。综合分析了两子系统的输出电压和面积比、光伏电池中半导体的带隙能量以及太阳能集中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几个关键参数的优化,解决了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最优匹配问题。分析了系统的性能特点,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混合系统的最大效率和相应的功率输出密度,分别达到47.74%和31.13W cm−2,比单个光伏电池的效率和输出密度分别高9.190%和19.25%。给出了几个关键参数的最优选择准则。与其他基于pv的系统相比,该系统不仅保持了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而且产生了相对较大的功率输出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