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发挥中医药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成为趋势。
中国有14亿人口,国人健康是国家的大事。当前,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乃至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中医药健康产业做为大健康的基础产业,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一、解放后中药材储备调拨是按国家计划执行的
解放后城乡道路不通、行业信息闭塞、电话还需人工转接,我国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与三级医药管理体制,中药材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与购销调拨,完全是在国有体制之内完成的,中药材的生产是按计划分配来执行的,那时候可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少,大部分品种靠采集野生来供应。每年的中药材生产与采集是由国家计划统筹的,然后由省地县三级医药体系来分解完成。当年每个道地产地的中药材种植的品种面积、产量与野生品种的采集量,省市一级站和地区二级站储备调拨的品种数量,都是按国家计划执行的;药材质量也是由三级医药体制监管的,所以那时候的中药材,质量是安全的、优质的,没有假冒伪劣的质量问题。
中药材是中医药乃至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是治病救命的重要物质、又是抗击疫情等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解放后我国执行的是计划经济,国家委托中国药材公司主管中药材,由医药体制与合理区划来承担,省市级、地区级、县级公司三级负责制,中药材按计划种植、统采分销、战略储备,保证了中药材的供应和质量,也平衡了价格与产供销的矛盾,中药材质量是可靠稳定的、价格也从未出现过暴涨暴跌的现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治病救命的中药材,是国家的战略物资,改革开放之后,在“西管中”的年代,中医药被边缘化,中药材被贬低为农副产品。上世纪90年代,中药材经销商可以自由出入中药材市场,在中药材市场实现交易,由于市场管理不严、中药材质量开始下降,假冒伪劣滋生,群众与行业深受其害。为此1996年国家关闭了近百个条件不达标的市场,国家五部委审核批准设立了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截止2023年底这27年间,国家再未审批过新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从2018年开始,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均在变革与转型升级之中。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基础、是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按理说国家应该与粮食烟草一样实行统筹与战略储备,并由专业的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来经营管理;但自从我国的中药材进入了市场经济之后,中药材农民随便种、市场随便卖,市场上的经营户基本上是农民、个体户与私营企业,参与人员众、入市门槛低、主管部门多、监管难实施、处罚难兑现;这就形成了中药材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假冒伪劣滋生,公平、公正、公信力逐渐丧失的现状。中药材国家未能像粮食烟草一样实行统筹与战略储备,这也是中药材行业的悲哀!
二、中药材实施战略储备的重要意义
中药材是治病救命的重要物质、又是抗击疫情等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更是中医药乃至大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中药材战略储备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1、保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用药需求
中药材在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突发疫情、重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紧急情况下,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对于关键中药材进行战略储备,可以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战略储备能够确保有足够的中药材供应,以便及时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某些中药材又具有独特的疗效,是应对特定疾病的关键药物,战略储备可以保证这些关键药材的供应,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疫情期间,中药材在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中药材的需求急剧增加,如果有足够的战略储备,就能更好地应对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用药需求。
2、稳定中药材市场价格
国家进行战略储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药材的收购价格,保护药农的利益,从而保障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的价格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种植面积、气候条件、市场供需关系等,所以价格波动较大。通过战略储备,可以在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低迷时,收购中药材进行储备,减少市场供应量,从而稳定价格,保护药农的利益,避免“药贱伤农”;在市场供应不足、价格高涨时,投放储备的中药材,增加市场供应量,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3、支持中药企业发展
稳定的中药材供应和价格对于中药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国家战略储备可以为中药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市场风险,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4、保护中药材资源
对于一些濒危、稀缺的中药材,战略储备可以起到保护和储备的作用。通过建立储备机制,可以鼓励和支持对这些中药材的种植、养殖和保护,防止其因过度采挖、猎捕等原因而灭绝,维护中药材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储备规划可以引导中药材的生产和种植,避免盲目采挖和过度利用,促进中药材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