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发现VSV-SUDV疫苗可保护猴子免受苏丹型埃博拉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2-13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个在研究埃博拉病毒对策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研究团队在已获许可的埃博拉病毒(EBOV)疫苗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一种针对苏丹型埃博拉病毒(Sudan virus, SUDV)的疫苗。SUDV于1976年被确认,是已知导致人类埃博拉病毒疾病的四种病毒之一。这种称为VSV-SUDV的新型疫苗完全保护食蟹猴免受致命的SUDV挑战。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2月2日在线发表在Lancet Microb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pecies-specific immunogenicity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of a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based Sudan virus vaccine: a challenge study in macaques”。

    SUDV与EBOV不同,也不太常见,但同样具有致命性。最近在乌干达爆发的为期四个月的SUDV疫情于2023年1月11日结束,造成142例确诊病例和55人死亡。目前没有针对SUDV疾病的药物或疫苗获得许可,尽管候选药物或疫苗正在进行临床和临床前试验。作为候选疫苗之一的VSV-SUDV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和测试。

    这种减毒活体载体疫苗使用经过基因改造后表达一种SUDV蛋白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作为单剂量疫苗。这些作者利用开发Ervebo---欧洲药品管理局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于2019年批准的VSV-EBOV疫苗,作为预防埃博拉病毒病的第一种疫苗---的技术开发了VSV-SUDV。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他们用来自SUDV的类似蛋白替换了Ervebo中的关键EBOV蛋白。

    接下来,这些作者在食蟹猴身上测试了VSV-SUDV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项研究涉及11只食蟹猴,每只食蟹猴之前都接受了VSV-EBOV疫苗,然后休息了九个月。此后,六只食蟹猴接种了VSV-SUDV疫苗,六只作为对照的食蟹猴接种了VSV-MARV疫苗,这是一种正在开发的马尔堡病毒候选疫苗。在28天内,没有一只食蟹猴显示出疫苗的不良影响,随后它们接受了致命剂量的SUDV挑战。接种VSV-SUDV疫苗的食蟹猴没有出现任何疾病症状,但是在五只对照食蟹猴中,有四只出现了SUDV疾病的临床症状。一只存活下来的对照食蟹猴与接种VSV-SUDV疫苗的食蟹猴反应相似,这让他们感到惊讶,他们计划对可能的交叉保护性免疫反应进行额外研究。

    四只对照食蟹猴患病的事实表明,对EBOV和VSV-EBOV的预先存在的免疫力对保护SUDV的效果有限。这些作者预计,以类似于VSV-EBOV(Ervebo)的剂量给人们提供VSV-SUDV,将提供针对SUDV的快速保护性免疫力。

    参考资料:

    Andrea Marzi et al. Species-specific immunogenicity and protective efficacy of a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based Sudan virus vaccine: a challenge study in macaques. Lancet Microbe, 2023, doi:10.1016/S2666-5247(23)00001-0.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37b3e5925306.html
相关报告
  • 《Nature子刊:基于重组麻疹病毒的载体疫苗可保护小鼠免受禽类H7N9流感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7-12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保罗-埃利希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和菲利普马尔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重组麻疹病毒(recombinant measles virus)”疫苗平台,在动物模型中测试了针对危险的禽类H7N9流感病毒的候选疫苗。携带血凝素(H7)或神经氨酸酶(N9)编码基因的载体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发了特异性抗体,可以有效抑制H7N9流感病毒。在疫苗接种两年后,这些小鼠体内仍能检测到H7特异性T细胞。 接种携带H7基因的载体疫苗(下称H7疫苗)可以完全保护小鼠在感染后不发病。接种携带N9基因的载体疫苗(下称N9疫苗)主要提供对严重疾病过程的保护。 禽类H7N9流感病毒于2013年在中国被发现。从那时起,已经有超过1500名确诊的感染者,其中39%已经死亡。传播方式主要是人畜共患,很少发生从人到人。然而,在雪貂身上已经观察到该病毒对哺乳动物的一些适应性。需要有效和安全的疫苗来为它的潜在大流行做好准备。 COVID-19大流行表明,疫苗平台技术可以快速调整疫苗,以防范其他病毒。这项新的研究使用了“重组麻疹病毒”平台,其中疫苗株衍生的麻疹病毒被用作载体,用于递送编码H7N9流感病毒H7或N9的基因。 所开发的两种模型疫苗,即MVvac2-H7(P)和MVvac2-N9(P),在小鼠身上进行了测试。小鼠每四周接种两次,并产生了高抗体滴度。接种N9疫苗接种在一只小鼠身上失败。 疫苗接种后形成的抗体不仅与H7N9糖蛋白结合,而且还阻止了H7与其受体的结合以及N9的酶活性,从而阻碍了新病毒颗粒的释放。因此,这种流感病毒被灭活了,不能再引起疾病。除了抗体反应外,在接种H7疫苗的小鼠中还检测到了H7特异性T细胞。 第二次疫苗接种三周后,一些小鼠被感染了H7N9流感病毒。对照组小鼠病情严重,不得不全部安乐死,而所有接种过疫苗的小鼠都活了下来,除了一只接种N9疫苗的小鼠。接种H7疫苗的小鼠没有显示出任何疾病的迹象,而且它们的体重在研究过程中稳步增加。除一只接种N9疫苗的小鼠外,所有其他小鼠在最初体重轻微下降的四天后都完全恢复了。 每种疫苗又有7只小鼠被接种,并保持了两年时间。在此之后,有三只接种H7疫苗的小鼠和两只接种N9疫苗的小鼠活着,接近其自然寿命的终点。虽然在两只接种了H9疫苗的动物身上没有明显的N9特异性T细胞反应,但在接种H7疫苗的小鼠身上仍能激起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这表明了这种免疫反应的持久性。 这项动物研究表明利用神经氨酸酶作为抗原的疫苗对流感的保护作用与利用血凝素为抗原的疫苗一样好。针对血凝素的T细胞反应的惊人持久性将是未来研究的主题。 参考资料: 1. Cindy Hörner et al. A protective measles virus-derived vaccine inducing long-lasting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influenza A virus H7N9. npj Vaccines, 2023, doi:10.1038/s41541-023-00643-9. 2. Measles-based vector vaccine protects mice against influenza A (H7N9) viru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3-07-measles-based-vector-vaccine-mice-influenza.html
  • 《Nature:实验性疫苗部分保护猴子免受类HIV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03-14
    • 2012年1月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期刊报道,在猴子身上开展的新疫苗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在确定艾滋病毒疫苗的关键成分找到了方向,及确定了新的艾滋病毒候选疫苗以开展人体临床试验方面。这项研究,于1月4日,由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资助。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报告说,几个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初免-加强疫苗疗法已被证明能够部分地保护一种致命性的、难中和的SIV病毒株的感染,这种病毒株不同于用来制作疫苗的毒株--人类可能会遇到的类似场景,如果有了一个可用的HIV疫苗。与安慰剂疫苗相比,实验性疫苗治疗减少猴子每接触感染SIV病毒80%至83%的可能性。此外,在那些受到感染的猴子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性疫苗疗法大大降低血液中的病毒数量。目前正在计划开展,将该研究初免-加强疫苗疗法组合之一的一个人类适宜的版本进行早期阶段的临床试验。 在免疫接种后保护猴子不受SIV感染的最佳指示器就是体内能结合病毒表面蛋白的抗体的存在。这一发现强化了科学家们至今所了解的知识,即为什么第一个温和有效的HIV疫苗能在人类中起作用,同时表明,艾滋病毒表面蛋白Env是一个重要的疫苗成分。这项新的研究也为防止感染的免疫系统机制与控制病毒复制机制的显著不同提供了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