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B细胞参与T细胞胸腺阴性选择耐受》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27
  • 2024年2月21日,慕尼黑工业大学Thomas Korn团队在Nature发表题为B cells orchestrate tolerance to the neuromyelitis optica autoantigen AQP4的文章,该研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 NMO)的潜在机制提供了突破性的见解,特别关注B细胞在维持对自身抗原水通道蛋白-4(AQP4)的耐受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B细胞通过参与胸腺内的负选择过程,在预防针对AQP4的自身免疫反应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作者发现,T细胞库对AQP4具有极高的耐受性,这表明胸腺在消除AQP4特异性T细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种阴性选择对于维持自身耐受性和预防针对AQP4的自身免疫反应至关重要。然后,研究人员证明,B细胞有助于清除AQP4特异性克隆的T细胞库。他们表明,B细胞在通过CD40信号激活后,上调了AQP4的表达,并在MHC-II的背景下将其呈递给T细胞,从而促进AQP4特异性T细胞的清除。具体地,来源于外周B细胞的胸腺B细胞显示以CD40依赖性方式表达AQP4。这种表达独立于AIRE基因,而AIRE基因参与胸腺中组织限制性抗原的表达。

    研究强调胸腺B细胞对AQP4特异性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至关重要。在没有表达AQP4的B细胞的情况下,T细胞库中没有充分清除AQP4特异性的TCR,导致了AQP4特异性T细胞的扩增和随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研究团队证明,AQP4特异性生发中心(GC)反应在AQP4缺陷的B细胞小鼠(AQP4ΔB小鼠)中得到挽救,表明B细胞对于维持对AQP4的耐受性是必要的。

    最后作者发现,缺乏在B细胞中表达Aqp4能力的Aqp4ΔB小鼠在用Aqp4免疫后易患自身免疫性星形细胞病。这强调了B细胞在预防针对AQP4的自身免疫反应中的重要性。

    总之,这些发现重新定义了我们对维持对AQP4(NMO中的一种关键自身抗原)耐受的机制的理解。他们强调了B细胞在协调免疫耐受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提出靶向B细胞的策略可能为治疗NMO和可能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关报告
  • 《Science | 胸腺外排而非清除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06
    • 本文内容转载自“ immunity速读”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B-0vRfjK97ltzykpmBGOQ 2023年11月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Alfred Singer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CD8 T cell tolerance results from eviction of immature autoreactive cells from the thymus的文章。该研究指出CD8 T细胞耐受性是通过将胸腺内未成熟自反应性T细胞前体克隆排出到外周建立的,而非在胸腺中进行清除。 作者首先证明了MHC I限制的自反应性T细胞可以在阴选中存活,而不是像MHC II限制的T细胞那样发生克隆删除。在雄性HY cd4小鼠中,CD8 T细胞识别雄性HY抗原,自反应性CD8T细胞变成了TCR-hiPD-1+而没有死亡。同时,在Marilyn小鼠中,MHC II限制的HY特异性T细胞未能上调TCR并发生克隆删除。然后,作者发现未成熟的CD4/8dullQa-2-自反应性T细胞过早地离开了HY cd4雄鼠胸腺。这些细胞上调了S1P1,导致胸腺外迁移。通过敲除S1P1可以强制胸腺滞留,使自反应性T细胞终末分化并导致胸腺应激,这揭示了一个未知的清除胸腺内未成熟自反应性细胞的机制。 机制上,自反应性T细胞的强TCR信号触发了它们的早期排出,其通过下调转录抑制因子Gfi1从而解除Foxo1的抑制并诱导Klf2和S1P1。过表达Gfi1会阻止S1P1上调并导致自反应性细胞胸腺滞留。因此,TCR信号介导的Gfi1抑制和S1P1介导了未成熟自反应性CD8T细胞排出。尽管携带自反应性TCR,但HY cd4雄鼠外周的成熟CD8 T细胞对HY抗原的功能下调,即耐受。这种耐受被作者归因于TCR和CD8表面表达的减少,限制了自抗原的结合。另外,一部分CD8 T细胞表达Ly49和CD122,表现出调节功能,不同于非耐受的胸腺内的T细胞。最后,在多克隆小鼠(polyclonal mice)中也有类似的现象。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未成熟自反应性T细胞的排出机制,改变了对建立CD8 T细胞耐受性的理解。由TCR介导的Gfi1抑制和S1P1诱导引起了提前进入外周的过程,细胞器然后分化成成熟对自身耐受的CD8 T细胞。这篇论文解决了外周丰富的自反应性CD8 T细胞与它们在胸腺内被清除的悖论。
  • 《Nature︱AIRE依靠z-dna标记胸腺T细胞耐受的基因靶标》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16
    • 2024年3月13日,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IRE relies on Z-DNA to flag gene targets for thymic T cell tolerization的文章。 AIRE是一种非常规转录因子,可增强髓质胸腺上皮细胞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并促进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克隆缺失或表型转移。AIRE的靶标特异性的生物学逻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清楚,因为与许多转录因子相反,它不与特定的DNA序列基序结合。 该研究实施了两种正交方法来研究AIRE的顺式调节机制: 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和通过分析F1杂种小鼠来利用自然遗传变异。两种方法都将z-dna和NFE2-MAF预设为对AIRE目标选择的假定积极影响。全基因组图谱研究表明,z-dna形成和NFE2L2-binding基序与基因启动子产生DNA双链断裂的固有能力呈正相关,显示出强大的双链断裂生成的启动子更有可能进入具有可接近的染色质和已经组装的转录机制的平衡状态。因此,AIRE优先靶向具有稳定启动子的基因。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模型,其中z-dna通过增强双链断裂的产生和启动子平衡来锚定AIRE介导的转录程序。除了解决长期存在的机械难题外,这些发现还提出了操纵T细胞耐受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