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公司:全球首座“绿色超级充电宝”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15
  • 1月9日,由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建的“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在湖北应城全容量并网发电,70万立方米储气库全部投运,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以及6个行业示范、数十项国际首创,实现关键核心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国产化,填补多项国际空白,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共计200余项。这标志着中国压气储能技术率先进入300兆瓦级工程化新时代,登上新型储能世界之巅。 该工程由中国能建主体投资,是中国能建盐穴型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生动实践,也是“能储一号”代表性工程。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建该工程以来,历经三年时间,在湖北这座应置之城开创了绿色创新之举,也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注入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的创新元素。 价值为纲,使命必达 2022年4月23日,在湖北省孝感市2022年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上,中国能建数科集团所属湖北楚韵储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应城市政府签订了世界首台、首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投资协议,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建该工程除盐穴储气子系统外的所有建筑安装部分施工及调试。 该项目定位为示范工程,所谓示范工程,就是一个兼有摸索、研发、改进性质的新技术应用工程。300兆瓦级压空储能项目,其设计、设备和施工均是能源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成为项目实施的常态。“最困难的是换热器和管道安装有8000多吨的工程量,要在2个月内完工。”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应城项目经理龙航回忆道。项目部主动联系设计单位,了解施工意图及各项参数,重新编制施工方案,优化现场布局和施工工序;另一方面,着手拟定采购清单,提前签订采购协议。为了充分了解设备属性,项目部先大量收集资料,内部进行反复研究,然后带着问题走访调研设备厂家,摸透设备的安装及技术特点,早做施工策划,以缩短施工前的准备时间。针对施工场地狭小,反复沙盘推演设备和材料进场顺序,不断优化方案。在施工工艺工序上,采用手工焊和自动埋弧焊相结合,提高焊接效率,并优化焊接检验检测方案,加快检验速度。 项目开工以来,2023年2月1日主厂房开挖,2024年4月9日成功实现首次并网,2025年1月9日全容量并网发电。 诚信为本,高效履约

    中国能建湖南火电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承担首台套300兆瓦压气储能项目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建设,围绕“保行优、创国优”目标,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培养了行业领域专业人才,在施工技术研发、项目管理、设备调试及运维等多个方面积累了专业技术,抢占压气储能产业链工程建设制高点。结合积累的大型转动设备安装经验,策划和实施了多个科技项目,为压缩机和空气透平机等设备安装提供可靠技术支撑;依托该公司七十余年的技术储备,成立了专家工作室,对重要主机设备安装全程指导,重点对储能项目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储能施工业务相关的知识产权、工法、技术规范等成果,在压气储能项目施工全过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倡导绿色施工,实施节能减排,深度融合“四节一环保”。多方对比精心选择VOC涂料、低辐射地板等环保型建筑材料,采用PLC精准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低碳排放的设备和机具,现场使用高效节能、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监控等设备,实施建筑节水设计优化,施工中合理规划和使用节水设备,对项目扬尘、噪音、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建筑垃圾等进行预测监测,做好绿色能源示范工程保障支撑。 通过采用项目管理系统、进度管控平台、智慧工地等科技手段,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应城项目履约跑出“加速度”:77天完成工程量接近百万机组的主厂房结构到顶;38天完成48套换热器吊装找正;90天内采购4000吨非标管道及管件至现场;60天完成吹扫系统管道安装;对工程关键线路有效管控,重要里程碑节点按期实现,确保了项目机组首次并网发电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了116天。 创新为赢,敢为人先 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采用“研投建营数”一体化模式,开创了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绿色、零碳、高效、经济的新路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能建湖南火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专注于技术难题的攻克,与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商及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成功孕育出一系列技术科研成果:制造了适用于300MW级压气储能电站的吹管消音器及靶板;策划和实施了《300MW级压缩空气透平机安装关键技术》等3个科技项目;形成了《300MW级轴流式空气压缩机安装工法》等3项工法;开展《提高大口径厚壁压缩空气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等QC课题攻关;利用自动焊和相控阵检测技术提高焊口检测准确率;主编《300MW级压气储能电站主机安装技术规范》,为压气储能项目提供了施工工艺标准及技术支撑。 在施工现场,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施工项目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全面开展BIM技术的应用,施工工程量精准计算、三维动态可视化展示、模拟碰撞等手段,助力现场施工精准高效;在25吨塔吊安装防碰撞系统、吊钩可视化系统以及操作人脸识别系统,在管道预制加工场20吨龙门吊和32吨龙门吊安装红外线感应防碰撞系统,确保机械作业安全;统筹智慧工地顶层设计,将项目监控统一接入智慧工地平台,实现施工现场进度、质量、安全的在线监控,让智慧工地真正“智慧”起来。 湖北应城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集“深、大、长、绿”突出特点于一体,最深处达600米,单机功率达300兆瓦级,储能容量达1500兆瓦时,地下储气库达70万立方米,相当于260个标准游泳池;绿色全流程,全程无化石燃料参与,实现零碳排放,预计年发电量接近5亿千瓦时,相当于可以满足25万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每年将节约标煤15.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1万吨,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超级充电宝”。 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的胜利建成投产发电,为全面支撑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澎湃动能。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9343.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参建的阿联酋一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11
    • 近日,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参建的阿联酋阿布扎比艾尔达芙拉2.1吉瓦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阿联酋阿布扎比境内,项目光伏装机总容量为2100兆瓦,总占地面积达30000余亩。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EPC总承包,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建项目升压站内高压区设备安装、光伏区设备安装及直流电缆敷设、全场系统调试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在阿布扎比地区的首个光伏项目,也是湖南火电参建的海外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发电站,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绿色能源领域里程碑式工程,建成运营后,发电量将可以满足约16万户阿联酋家庭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超过240万吨的碳排放,使清洁能源在阿联酋总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为阿联酋国家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企力量。
  • 《中国华电首个海上风电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19
    • 2021年11月18日4时22分,中国华电首个海上风电--福建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机成功并网。至此,该项目46台风电机组已全部并网发电,比计划工期提前了5个月,为今冬明春能源保供攻坚战再添了新动能。 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299.2兆瓦,年发电量约11.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1.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3.91万吨。项目于2016年12月获得核准,2019年11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心组织施工,科学防控疫情,先后攻克了海底地质复杂、水上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等多项施工技术难题,守住每个施工窗口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彰显了华电速度、华电精神、华电力量。2020年9月首台风机成功吊装,同年12月底首批两台机组并网发电,2021年10月2日,全部风机吊装完成。 项目建设贯穿“精品工程”理念,坚持基建服务生产,稳步推进基建安全标准化创建,实现全程安全施工,获得基建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评级;加强科技创新,首次成功投运福建公司、国电南自等四方联合研制的“华电睿风”自主可控国产6.2MW海上风电主控系统,研发投运了集团公司首套海上风电场一体化监控及运维系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六桩直桩高桩承台、“犁沟填埋”海缆敷设等新技术,最大限度减小海滩占用面积以及对近海养殖影响,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打下基础,实现“风电与渔业互补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