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获颁国内首个DNV欧标工厂制造评估证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1
  • 近日,金风科技子公司天杉高科所属阜阳风电混塔预制厂(下称“天杉高科阜阳预制厂”)顺利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挪威船级社(DNV)的欧标工厂制造评估(Shop Approval)并获得认证证书。这是DNV首次向中国风电混塔预制厂颁发此类认证,标志着金风科技的混塔制造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NV是全球公认的在风力发电认证领域最权威的检测、认证机构之一。本次认证参照由DNV发布的DNV-SE-0436标准执行,对天杉高科阜阳预制厂进行了文件体系、管理流程、质量控制和生产全过程等方面的严格评估与验证,最终颁发认证证书。本次认证中梳理的体系文件、工艺流程及供应商管理办法能够在国际上通用,将为金风科技未来海外建厂、型式认证等业务的开展减少障碍、提高效率,同时为金风混塔产品在全球范围树立优质品牌形象提供坚实的保障。

    天杉高科阜阳预制厂在行业内率先完成混塔产品由建筑属性向产品工业化+数字化的转型。该厂所配置的综合性试验室,涵盖钢筋、水泥、骨料等核心材料的全方位检测与研究。同时,工厂生产全程采用数字化管理、可视化控制、质量可追溯管理、AI智能化质量识别等工序,实现工艺流程与品质管控的精细化。2023年,天杉高科阜阳预制厂累计完成135台混塔预制生产工作,并成功完成C100高强混凝土研发适配工作。

    国际标准与权威机构认证是风电产品走向全球的关键支撑。当前,金风科技混塔产品已获得UL、DNV、鉴衡CGC认证证书逾30项,涵盖多个主流机型产品平台。同时,凭借过硬的产品设计能力与工程建设能力,由金风主导的混塔项目多次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截至目前,金风科技混塔产品累计获取订单容量超过11GW,项目分布全国逾20个省份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

    未来,金风科技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理念推进风电混塔业务再上新台阶,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可靠的混塔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风电机组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全球风电行业可持续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3930.html
相关报告
  • 《金风科技,再落一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8-28
    • 巴西巴伊亚州当地时间8月27日,金风科技巴西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投运仪式成功举办。巴西联邦政府矿业能源部(Ministério de Minas e Energia)部长Alexandre Silveira、巴西巴伊亚州州长Jer?nimo Rodrigues、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田敏、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等嘉宾参与活动并发表讲话。 金风科技巴西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该装备制造基地位于巴西巴伊亚州的卡马萨里市,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生产区域面积超1万平方米,配备脉冲装配线,正式投运后将生产GWH182系列中速永磁机组,预计年产能达到150台。金风科技巴西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将为所在地创造超过1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数千个间接就业岗位。 GWH182系列风电机组是全球首个获得DNV型式认证的18x级陆上风电机组,能够在多种场景下稳定运行,特别适用于巴西东北部和南部地区的风资源和综合环境场景。2024年第一季度,该系列机组还获得由ICMQ(意大利质量标志研究所)颁发的EPD Italy体系下的环境产品声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EPD)认证证书,全生命周期每一度上网电量的碳排放仅为3.72克-4.41克,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绿色装备之一。 活动嘉宾为制造基地揭牌 GWH182系列风电机组已获得巴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BNDES)的整机和所有必要零部件的本地化FINAME认证,将助力安装该机组的风电场项目获得BNDES的气候基金等政策性融资,推动巴西绿色经济发展。 BNDES授予GWH182系列风电机组FINAME认证 巴西矿业能源部部长Alexandre Silveira表示,巴西政府非常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通过拍卖会的方式确保600亿雷亚尔的资金投入到输电线路的建设中。巴西政府推出的加速增长计划(PAC)提到,预计2026年,巴西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投资将超过750亿雷亚尔。金风科技在巴西开设公司、成立工厂,对巴西的经济、就业注入丰沛活力,非常感谢金风科技能够选择支持巴西的绿色发展。 注:PAC(Programa de Acelera??o do Crescimento,加速增长计划)是巴西政府推出的一项旨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计划。 巴西矿业能源部部长Alexandre Silveira致辞 巴西巴伊亚州州长Jer?nimo Rodrigues再次强调清洁能源对于巴西的重要性,并对金风科技选择在巴伊亚州卡玛萨里市开设工厂表示感谢。 巴伊亚州州长Jer?nimo Rodrigues致辞 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田敏表示:“金风科技自进入巴西市场,为当地提供了先进的风电产品和技术,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今年正值中巴建交50周年,中巴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金风科技巴西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是两国在新能源领域合作共赢的重要项目。希望金风继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对接巴西新工业计划,展现中国科技,树立中国品牌,造福当地社会。” 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田敏线上致辞 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表示:金风科技长期看好巴西市场。巴西拥有较为成熟的风电产业链、充足的产业人才储备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非常适合发展风电产业。在政策方面,巴西政府通过及时调整项目审批、并网审批等政策,动态进行市场调节以保障风电行业的持续性发展和风电产业链的持续完善,将为巴西电力市场的增长带来强劲动力。相信在风电项目的加持下,绿色制氢、绿色矿业和钢铁行业、绿色化工、数据算力中心等产业都将成为巴西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增长点。 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致辞 早在2014年,金风科技就与巴西开展了密切的可再生能源合作,10年来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助力当地可持续发展。当前,金风在巴西在运和在建风电项目容量达1500MW。从老旧风机的技改和运维服务,到风电机组供货,再到新能源电站项目的建设,金风科技充分利用先进的风电产品、安全可靠的交付能力和卓越的运维能力为巴西风电市场助力。如今,金风科技坚定不移实施本地化战略,开发本地供应链,建立本地工厂,把全球经营经验和本地最佳实践充分结合,将巴西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成新的中巴合作样板。 安装金风机组的巴西LDB风电项目 “友谊就像葡萄酒一样,时间越久越好。”这是巴西的一句广为传颂的谚语。巴西是“金砖国家”之一,也是我国的全面战略伙伴,两国的经济合作十分紧密,绿色合作逐步深入。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在这一历史性的节点,金风科技将继续支持巴西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巴西风电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效应的实现,在奔流的亚马孙河,用绿色能源驱动中巴友谊的航船驶向更美好的未来。
  • 《中国制造?》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05-15
    • 中国制造? 亚洲仍将占据制造业的领导地位,其他国家面临发展困境。 中国通过本土生产、产销外国的方式改变自身经济的同时,也改变了全球的经济。1990年,中国只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不到3%的比重;现在这一数字上升到将近25%。中国生产了全球80%的空调、70%的手机和60%的鞋子。中国崛起的白热化趋势进一步促使供应链向东南亚深入扩展。“亚洲工厂”如今生产了将近一半的全球商品。 中国一直紧跟着“亚洲四小龙”如韩国和台湾的步伐。许多人推测,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制造业的指挥棒将会指向世界其他地方,使这些国家或地区也能依靠制造业繁荣起来。但是中国不仅没有因薪酬上升而产业遇冷,反而抓紧了对市场的掌控。低成本工作的确从中国转移到了东南亚,这一结果更是增强了“亚洲工厂”的主导地位。这一局面为中国轨道之外的其他新兴市场制造了难题。从印度到非洲再到南美,变幻莫测的富裕之路变得愈发艰难了。 怠工 中国经济不如以往强劲了。房地产市场因供应过剩面临危机。日益增加的债务成为负担。本月早些时候,中国政府宣布今年的经济增长指标为7%,这也是二十多年来最低的目标。而本周的数据显示,即使是7%的增长目标也并不容易实现。然而,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仍具有三大优势,并将有利于总体经济的发展。 首先,中国在发展高端市场,进行高产值研发的同时,也仍紧抓低成本制造业。中国在全球服装出口产业的份额增加了,从2011年的42.6%到2013年的43.1%。中国也正在尝试用更少的原材料制造更多的产品。世界银行发现,中国进口原材料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巅峰时期的60%下降到了如今的35%。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拥有其他国家争相模仿的有效的供货商集群。中国有优秀的、改良的生产结构。中国计划到2020年建设10座机场。根据中国政府最新的“2025中国制造”政策的指导,中国公司正在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率,以弥补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的第二大优势就是“亚洲工厂”本身。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低成本工厂确实正在离开中国。其中大多数都转移到了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东南亚地区。这一过程却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去年,一个NGO组织发现,马来西亚电子产业大约30%的工人都属于强迫性劳工。但是,在三星、微软、丰田和其他跨国公司削减中国地区产量、转向缅甸和菲律宾的同时,他们也强化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供应链。 中国的第三大优势在于,中国正迅速发展为重要的需求市场。中国消费阶层日益增长,亚洲工厂正在占据更高份额的高利润市场和服务业。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需求也进一步强化了亚洲供应链。在中国市场竞争问题上,本土商人比远距离的竞争者更有优势。 灵活的政策能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东盟有能力抢占低端制造业市场。中国占美国鞋业进口市场的份额从2009年的87%下降到了去年的79%。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分走了其他份额。但是,东盟可以进行更多努力,来创造一个致力于复杂商品和服务的专门市场。区域贸易,当然最好是全球贸易将使制造业网络从中国覆盖到周边其他国家的过程更加顺利摆脱外国对零件的限制后,泰国在汽车制造业方面的实力证明,正确的政策是如何使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机器制造业对接的。 不幸的是,其他新兴经济体却高兴不起来。他们缺少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来担任区域组织的核心。北美自由贸易区将墨西哥的公司纳入了纵贯北美的供应链之中,但是却没有包括中美和南美的一些国家。沉重的贸易壁垒使西欧将不会像帮助中欧和东欧一样帮助北非国家。 即使当印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从亚洲工厂手中分走了部分产量,另一个问题仍然存在。制造业可能不会再创造曾经可观的就业局面和经济收入了。过去,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使大量劳动力从田野进入了工厂,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在的科技进步减少了工厂的劳动力需求。中国与其邻国可能是最后搭上廉价劳动力顺风车的国家。 出口无疑是新兴市场获得成功的最可靠途径。在全球市场内竞争是最有效的提高生产率的方式。但是亚洲工厂之外的其他政府必须依靠多种多样的发展方式——不仅仅是制造业,还有农业和服务业。印度IT产业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这仅仅是高技能人员的产业,这个国家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促进政策实施 如今的发展模式需要更多的政策制定者制定更有效的政策,而不仅仅是在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的竞争。全球贸易服务进一步自由化将有利于南美洲和非洲。基础设施花费除了集中于港口和道路建设外,还要注重光导纤维电缆建造。教育是关键,要想进入全球市场,高技能劳动力必不可少。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些建议可能较难实施。但是,想要靠中国不再廉价的劳动力分到一杯羹,结果只能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