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在国家能源集团投产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7
  • 近日,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设计院EPC总承包建设的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至胜利发电厂“煤来灰去”输送系统工程正式移交业主单位投产运行。此项目沈阳设计院创造性地解决高寒地区散状物料运输系统运行环境差、环保要求高、双向运输等重大技术研究与工程设计难题,把输送系统建设成高效节能、高度智能化、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示范工程。

    图1 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巨龙——曲线带式输送机

    该项目是沈阳设计院继酒钢西沟石灰石矿、首钢水厂铁矿、山西金龙输煤专线、新疆准东输煤廊道以及国内大型露天煤矿生产系统的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单向输送物料等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在散状物料搬运领域迈出的又一开创性举动。

    根据项目“见不到煤、看不到灰”的高标准要求,沈阳设计院创新提出了“煤来灰去”的设计方案。采用同一条带式输送机上带面运煤、下带面运灰,建设规模正向输煤10.0Mt/a,反向输送调湿灰2.0Mt/a,主运带式输送机单机长度8642m。为躲避村庄、湿地、穿越既有铁路、公路桥涵,3次采用曲线水平转弯、空间转弯;针对水平转弯,精确计算水平转弯段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确保输送机在转弯段产生的向心力与离心力平衡,物料和输送带顺利实现自然转弯,不跑偏,不撒料;为降低带强,输送系统采用头2中2尾1多点驱动布置方式;为防止“煤来灰去”运行时沿途产生粉尘,采用特殊的“n”形防护罩、灰加湿搅拌装置、EDEM曲线落料溜槽;为减少托辊径向跳动引起输送带跳动而产生粉尘,针对现场环境条件,通过防冻粘实验,选用了特殊材质非金属低噪音托辊,以减小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通过多项技术应用及科研创新成果,实现了从露天煤矿向坑口电厂输煤的同时,将电厂燃烧后的粉煤灰再反向输送至露天矿回填,避免了汽车运输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有效保护了草原优美的生态环境。

    图2 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关键节点

    项目所在地锡林浩特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夏季少雨、冬季严寒,年最低气温达到-40℃。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实现了空载、重载、煤灰重载一次性试车成功,输送带“零”跑偏,带式输送机各部位运转正常,控制系统及各项保护工作正常,沿线无粉尘外逸,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打破了沈阳设计院曲线带式输送机调试最短时间记录。对比同类项目的调试过程,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在科研水平、设计质量、安装精度、设备选型等多方面均达到了行业一流。

    目前,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行平稳,沿途不撒料、不粘带、不起灰、节能环保。此工程的正式移交,标志着国内高寒地区首条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的投产运行取得成功。

  • 原文来源:http://www.nea.gov.cn/2021-11/26/c_1310335030.htm
相关报告
  • 《国内首条长距离 “煤来灰去”输送系统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5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近日透露,由其所属沈阳设计院EPC总承包建设的国内首条长距离“煤来灰去”输送系统——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至胜利发电厂工程,正式移交业主投产运行。该系统创造性地解决了高寒地区散状物料运输系统运行环境差、环保要求高等重大技术研究与工程设计难题,实现了高效节能、高度智能化、绿色环保的多重示范。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介绍,根据“见不到煤、看不到灰”的高标准要求,沈阳设计院创新提出了“煤来灰去”的设计方案:采用同一条带式输送机上带面运煤、下带面运灰,建设规模正向输煤1000万吨/年、反向输送调湿灰200万吨/年,主运带式输送机单机长度8642米。为规避村庄、湿地、铁路、公路桥涵,项目3次采用曲线水平转弯、空间转弯;针对水平转弯,精确计算水平转弯段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确保输送机在转弯段产生的向心力与离心力平衡,物料和输送带顺利实现自然转弯,不跑偏,不撒料;为降低带强,输送系统采用头2中2尾1多点驱动布置方式;为防止“煤来灰去”运行时沿途产生粉尘,采用特殊的“n”形防护罩、灰加湿搅拌装置、EDEM曲线落料溜槽;为减少托辊径向跳动引起输送带跳动而产生粉尘,针对现场环境条件,选用了特殊材质非金属低噪音托辊,以减小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了从露天煤矿向坑口电厂输煤的同时,将电厂燃烧后的粉煤灰再反向输送至露天矿回填,避免了汽车运输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有效保护了草原优美的生态环境。 据悉,项目所在地锡林浩特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夏季少雨、冬季严寒,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实现了空载、重载、煤灰重载一次性试车成功,输送带“零”跑偏,带式输送机各部位运转正常,控制系统及各项保护工作正常,沿线无粉尘外逸,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 《国内首套等高式采煤装备在国家能源集团完成组装》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22
    • 近日,国内首套等高式采煤装备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维修中心维修二厂地面全部组装完成。 1.现场抢先看: 下午2点,在组装现场,正在进行着现场模拟井下实际情况设置,切割煤装置、刮板机、中部槽、转载机和自移机尾已全部组装、铺设完成,支架、泵站连接完毕,集控中心及主、辅驱动站均摆放到位,联合调试现场网络已建立。 设备管理中心技术部副经理张国民介绍,“三机机头、机尾下沉式设计,刮板机输送机铺设50米,转载机及自移机尾全部铺设86米,液压支架按照端头、过渡、中间架铺设32台,目前已经具备单机通电调试条件。 2.国内首套等高式才没装备: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的这套等高式采煤装备主要用于采高为1.2米至1.4米薄煤层工作面开采使用。整套装备由截割装载头、链条牵引驱动装置、自动拖揽装置、刮板输送机、顺槽转载机和长搭接量自移机尾六大部分组成。工作面共配套使用支架174台。与传统采煤装备相比较,等高采煤装备具有截割功率大、机身过煤高度大、便于实现工作面自动化生产三大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身高仅1米4的国产“迷你”液压支架是根据公司薄煤层矿井选型需求而定制,支护范围低至0.75米到1.5米,低于正常成年人的身高。 该套支架为掩护式液压支架,工作阻力6800千牛,支护强度0.47至0.80兆帕,支架重量15.5吨。工作面生产期间,工作人员可通过远程操控,实现自动化生产。 本次组装从3月21日开始,历时18天,由设备管理中心负责整体组装调试的技术支持,设备维修中心进行具体组装实施,石圪台煤矿相关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组装调试学习。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方服务人员无法到达现场参与组装调试,设备管理中心通过远程连线组织线上培训,保障设备按计划完成组装调试。作为设备组装实施的主要单位,设备维修中心组织党员突击队、技术骨干,连续六晚加班延点进行设备组装,确保设备如期联合调试。 该项目完成联合组装调试后,将拆解、运往石圪台煤矿22上303-1工作面。 等高采煤装备即在生产前把采煤装备的截割装载头滚筒的高度调整为一个固定高度,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整个工作面的采煤高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