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智能道路:让电动车边充电边行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10
  • 目前,电动汽车或借助两根朝天“长辫”,或通过自带充电电池供电前行。前者行驶路径受到限制,后者不仅充电费时,且因电池自重而耗能。针对这两种电车存在的问题,以色列初创公司伊莱克特瑞昂无线(ElectReon Wireless)开发出独特的解决方案:铺设能进行无线充电的智能道路,让带有少量电池的汽车在这种道路上边充电边行驶。

    经济环保,让电动汽车使用最少电池

    公司业务发展副总裁诺姆·伊兰说,众所周知,电动出行是解决交通二氧化碳和污染排放的最佳方法,但电动汽车本身却受到电池的限制。他们认为,使用最少电池的电动汽车是环境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商用或重型车辆更是如此。

    伊莱克特瑞昂无线公司的智能道路包括,将众多铜质线圈延道路方向水平埋放在道路沥青路面下方8厘米处,线圈与控制管理单元相连接。线圈的作用是将电能以无线方式传输给车辆下方的能量接收器,从而为电池充电提供所需的动力。车辆的大小和能耗决定了接收器的数量。整个系统能够让汽车延长行驶里程,并因采取较小容量电池,从而容纳更多乘客,提高了运输效率。

    据伊兰介绍,通常一辆公共汽车每天行驶200公里所需的能量为400千瓦时,而他们开发的系统能为行驶在智能无线充电道路上的每辆公共汽车提供至少40%的充电时间,这样公共汽车所携带的充电电池功率只需约40千瓦。

    多次测试,确保项目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为验证其方案的可行性,公司开展试验性项目,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公司的首个研究项目,是在瑞典进行的名为古特兰智能道路的试验。研究人员对一辆重达40吨的试验卡车进行全程无线充电,目标是证明其产品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商业化推广和运营。

    伊兰表示,瑞典试验项目的结果首次证实了公司为行驶中卡车充电的能力,这让公司的解决方案为全球各地的人们所知晓。事实上,按照瑞典政府的要求,公司安装的试验性基础设施整个冬季都处在沥青路面下。他认为,该试验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下阶段将在瑞典开展长约30公里的、规模更大的半商业性试验。为获得瑞典政府的批准,公司必须证实其安装的基础设施能够经受当地冬季的考验。因此,对公司而言,古特兰智能道路的试验项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据悉,公司下一步还将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市政府和丹(Dan)公共汽车公司合作,修建长约1公里的汽车无线充电道路,测试特拉维夫大学和火车站之间的专线班车服务。伊兰说,公司将从2020年秋天开始,铺设长约600米的道路,并在公共交通总站安装充电装置。

    伊兰认为,在特拉维夫市的演示项目是为了掌握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和性能,证明公司的确可以为公交汽车提供完整的、无需任何其他类型充电的解决方案。如果这一目标实现,那么以色列能源部将公布特拉维夫市内实施长约10公里的商业项目,该项目的第一阶段目标是为公交车充电。

    着眼未来,无线充电或成电动交通重点

    今年6月份,公司筹集了5000万美元的资金,以进一步实现商业化,并打入美国和拉丁美洲的市场,同时扩大无线充电的车辆范围,从公共汽车、重型卡车延伸到班车、出租车、轻型卡车、小型箱式货车和自主驾驶汽车。

    伊兰预计,许多国家或地区在未来将发布禁止燃油动力汽车的禁令,此举可能会让类似他们这样的公司所开发的技术成为电动交通的重点。目前,以色列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汽油和柴油动力新车数量为零。此外,全球还有其他国家也紧随其后,宣布了各自的计划,在未来10年内逐步放弃使用燃油汽车。

    伊兰表示,从现在开始,约10年后,自主交通将变得更加普遍,这为他们公司的解决方案与自主驾驶车辆之间提供了非常自然的结合契机,因为这些车辆能在无线充电技术的支持下,依靠少量电池全天候边充电边行驶,而无需驾驶员为其充电。

相关报告
  • 《边行驶边充电,瑞典率先打造世界首条永久性充电公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23
    • 据近日报道,欧盟4月通过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要求从2035年起所有售出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欧洲国家正加紧准备实现无化石燃料出行所需的基础设施。   为响应欧盟新法律要求,瑞典决定于2025年开通世界上第一条永久性电气化公路。这个电动公路系统(ERS)就像施了魔法一般,可让电动汽车和电动卡车在行驶中充电,在两个充电站的间隔路段中能够行驶更长的距离,从而消除“里程焦虑”,推进可持续交通。 瑞典交通管理局计划对E20高速公路进行改造,这条高速公路位于瑞典3个主要城市——斯德哥尔摩、哥德堡和马尔默之间。交通管理局还计划到2030年,在公路上部署2000km的ERS,到2035年扩展到3000km。不过,他们还没有确定第一条高速公路将采用哪种类型的充电方式。 作为电气化道路测试的先驱,瑞典已经试验了3种领先的解决方案。 2016年,瑞典中部耶夫勒的一段2km长的道路开通,利用架空电线让重型车辆通过受电弓充电——就像电动火车或有轨电车那样; 哥特兰一段1.6km长的道路采用的是感应充电方式,它将设备埋在道路下,将电力输送到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线圈,在车辆沿道路行驶时为其充电; 2018年,交通管理局在斯德哥尔摩郊外2km长的路段上引入了世界上第一条充电轨道,通过这种导电式充电方式,电动卡车可以放下一个机械臂,从下方的电动轨道接收动力。 E20高速公路的电气化,是继一系列成功的ERS试点项目之后的又一举措。瑞典交通管理局仍在考虑,这条道路是使用传导充电系统还是感应充电系统。 早在2013年,韩国就开启了世界上第一条电动汽车充电道路。其基本原理就是在路面下铺设电缆,通过一些特殊的装置将电力转换成电磁传输到汽车的电瓶中,从而实现汽车在车道上一边行驶一边充电。尽管这条车道主要是给电动公交车充电的,但该道路当时是作为其他电气化道路的概念验证项目。 2021年,美国印第安纳州交通运输部和普渡大学宣布,计划开发世界上第一个非接触式无线充电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段。该项目将使用由德国初创公司Magment GmbH开发的创新可磁化混凝土,实现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无线充电。 法国也在探索一条供卡车使用的电动高速公路。卡车将依靠架空电线充电,目标是在2026年前完工。 在德国斯图加特以南约1小时车程的小镇巴林根,有一段长约1km的小路。这条路由以色列公司Electreon建造,通过磁共振感应来工作,其中嵌在道路下方的铜线圈将电力传输到安装在任何电动车辆上的接收器上。 今年晚些时候,这条公路将进行世界上首次公开试验的“无线充电”,其目的是表明,这项长期以来被视为雄心勃勃和未来主义的技术现在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 包括宝马在内的几家汽车制造商已经推出了带有固定式充电板的汽车,可以在停车时充电。但是,在驾驶时为电池充电的潜力,也就是所谓的动态充电,将对该行业产生广泛影响。 瑞典交通管理局战略发展总监杨·佩特森表示,仅将一个地区25%的高速公路变成移动(又名动态)充电器就可以促使电动汽车本身更便宜。动态充电减少了电动汽车对较大单次充电行程的需求,也意味着其电池体积最多可缩小70%和较小的电池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电动汽车的整体价格。但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是瑞典的试点道路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准备好进行测试。 英国报道,汽车制造商和行业游说团体不断警告称,为道路上预期数量的电动汽车提供服务的充电站太少。他们还对到2050年或之后不久电池材料可能短缺表示担忧。 专业服务公司PA Consulting专家迈克尔·赫维茨说,电动汽车动态充电技术将首先在专属车辆中采用,因为当涉及私家车时,这项技术的难度要大得多。 其中一个需要克服的障碍是,不同厂家的零部件必须是可互操作的,允许不同车型在同一系统上充电。与此同时,在地面下安装充电板的成本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 还有一个更广泛的挑战,那就是高速公路运营商与能源电网以及更广泛的汽车行业之间需要协调一致。 对高速电力连接的需求可能会使实现广泛的道路充电变得困难。英国第二大地区性公交运营商FirstBus在研究无线充电时得出结论,该项目过于昂贵,因为需要向许多农村公交站点供电。 该公司脱碳主管加里·伯明翰表示:“这一切都与电力供应有关。然而,有些公交车站甚至连灯都没有。”
  • 《浅谈智能小区汽车充电桩及收费管理云的应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03
    • 摘要:智能用电小区是国家电网为了研究智能电网智能用电的先进技术如何运用于居民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以及提升用电服务质量而进行的一项尝试。电动汽车作为智能用电小区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也逐渐被纳入发展规划,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智能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发展 1 电动汽车充电站介绍 电动汽车具有无(低)污染物律放、噪音低、能效高、维修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推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将是缓解大气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换电站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的重要配套基础 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商场、写字楼、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电动 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充电性 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充电桩的原理简述 整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器、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充电管理服务平台。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电路主要由嵌入式ARM处理器完成,用户可自助刷卡进行用户鉴权、余额查询、计费查询等功能,也可提供语音输出接口,实现语音交互。用户可根据液晶显示屏指示选择4种充电模式 :包括按时计费充电、按电量充电、自动充满、按里程充电等。 电动汽车充电机控制器与集中器利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集中器与服务器平台利用有线互联网或无线GPRS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为了安全起见,电量计费和金额数据实现安全加密。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电动汽车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充电桩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3 充电桩的种类 充电桩的安装也分有很多的方式,不同的安装方式适应不同 的充电要求。可按安装方式、安装地点、充电方式的不同划分,这么多种充电方式可以在电动车充电时提供莫大的方便。安装方式划分,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和挂壁式充电桩两种不 同的充电桩。按安装地点划分,可分为公共充电桩、专用充电桩和自用充 电桩三种不同的充电桩。按充电方式划分,可分为直流式充电桩和交流式充电桩两种不同的充电桩。 直流式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输入电压采用三相四线 AC380V±15%,频率50Hz,输出为可调直流电,可直接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据大家所知,直流充电桩是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的方式,有充足的功率,而且直流充电桩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可调整范围较宽,正因为这样,所以直流充电桩是典型的“快充”。交流充电桩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 ,但它只提供电力输出,没有充电功能,充电式连接车载充电机才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是典型的“慢充”。在现在的市场上,直流电源的制作成本较昂贵,所以价格明显高于交流充电桩。 4 解决充电桩智能小区用电的供电方案 4.1 在小区发展公网变压器,解决小区充电桩用电问题 根据小区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做好预测 ,提前介入,当然 这要在政府支持,小区物业配合的前提下,按照充电桩的实际负 荷合理配备公用变压器 ,实施一桩一表。 4.2 采用APF有源电力滤波器 将有源电力滤波器用于充电站谐波治理的基本思想是从电动 汽车充电机产生的谐波电流中检测出谐波电流分量,由补偿装置产生一个与该分量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电流分量去抵消它,从而使得流入电网的电流中只含有基波分量。APF装置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补偿功能多样化,可削弱闪变并补偿无功的特点,且其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由自身运算与控制电路来决定。 4.3 在小区原有供配电设备基础上发展充电桩 原有小区在初建期间,配电设施一般考虑小区住户,小区配套公用设施的用电,变压器的负荷率一般都已达到80%左右,在 此基础上增加充电桩用电,显然不够用,因为电动车充电桩每一个桩一般容量都在7千瓦以上,有的快速充电桩需用功率达到30千瓦。如果按此计算,一个小区100个车位就需要3000千瓦,且充电时间一般都会集中在夜间,一方面晚上停到车位上就是充电的好的时间,其次23点以后是谷段电价,价格便宜,充电的时间当然是在这一时间段充电,因此,小区充电桩的负荷利用率会很高的,而这个负荷是原有小区供配电设备无法承受的。因此要解决小区停车位充电桩的用电问题,还是要考虑专变供电,才能解决。其第一种方式就是由小区物业出面,根据需用负荷申请增容。 5 充电桩技术的趋势是智能化 要想解决充电桩安装困难的原因就对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和核心技术进行一定程度地了解。我国现在可见的充电桩一般按照充电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接触式充电桩和非接触式的充电桩。非接触式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磁场感应的方式进行对电动汽车充电,和手机的无线充电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是目 前应用广的还是接触式的充电桩,因为这种方式的充电桩的经济性和功率性是好于非接触式的充电桩。充电桩要想得到广泛应用就实现智能化,通过对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智能识别,然后控制相应的充电电压、电流,使充电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充电桩的智能化是靠相关的研发人员在研发时对其进行程序的编写,保证充电桩的智能化,使时间得到合理的控制,因为时间如果太长,一般人就会没有耐心等待了,所以这也是充电桩技术研发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6安科瑞充电桩收费运营云平台 6.1概述 AcrelCloud-9000安科瑞充电桩收费运营云平台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接入系统的汽车充电站、电动自行车充电站以及各个充电桩进行不间断地数据采集和监控,实时监控充电桩运行状态,进行充电服务、支付管理,交易结算,资源管理、电能管理、明细查询等,同时对充电机过温保护、漏电、充电机输入/输出过压、欠压、绝缘低各类故障进行预警;充电桩支持以太网、4G或WIFI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码充电。 6.2应用场合 适用于住宅小区等物业环境、各类企事业单位、医院、景区、学校、园区等公建、公共停车场、公路充电站、公交枢纽、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高速服务区、公寓写字楼等场合。 6.3系统结构 现场设备层:连接于网络中的各类传感器,包括多功能电力仪表、汽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桩、电能质量分析仪表、电气火灾探测器、限流式保护器、烟雾传感器、测温装置、智能插座、摄像头等。 网络通讯层:包含现场智能网关、网络交换机等设备。智能网关主动采集现场设备层设备的数据,并可进行规约转换,数据存储,并通过网络把数据上传至搭建好的数据库服务器,智能网关可在网络故障时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待网络恢复时从中断的位置继续上传数据,保证服务器端数据不丢失。 平台管理层:包含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完成对现场所有智能设备的数据交换,可在PC端或移动端实现实时监测充电站配电系统运行状态、充电桩的工作状态、充电过程及人员行为,并完成微信、支付宝在线支付等应用。 微信图片_20220128110125 6.4平台功能描述 6.4.1充电服务 充电设施搜索,充电设施查看,地图寻址,在线自助支付充电,充电结算,导航等。 6.4.2首页总览 总览当日、当月开户数、充值金额、充电金额、充电度数、充电次数、充电时长,累计的开户数、充值金额、充电金额、充电度数、充电次数、充电时长,以及相应的环比增长和同比增长以及桩、站分布地图导航、本月充电统计。 6.4.3交易结算 充电价格策略管理,预收费管理,账单管理,营收和财务相关报表。   6.4.4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故障记录查询、故障处理、故障确认、故障分析等管理项,为用户管理故障和查询提供方便。 6.4.5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支持运营趋势分析、收益统计,方便用户以曲线、能耗分析等分析工具,浏览桩的充电运营态势。   6.4.6运营报告 按用户指定周期分析汽车、电瓶车充电站、桩运行、交易、充值、充电及报警、故障情况,形成分析报告。 87e41f07467347fc8e2197f8ae605f7d8d5dc15c2f6f6674fa10ed09f488c6c5967cf7a16aad185bb03490275e520 6.4.7APP、小程序移动端支持 通过模糊搜索和地图搜索的功能,可查询可用的电桩和电站等详细信息。扫码充电,在线支付:扫描充电桩二维码,完成支付,微信支付完成后,即可进行充电。 a2c08d604d10ba478ac2b8ea997666dcc8aa037306b4a2c5f1929b80da2714fa0da7f64729e167fc5c74f7324a77f 6.4.8资源管理 充电站档案管理,充电桩档案管理,用户档案管理,充电桩运行监测,充电桩异常交易监测。 6.5选型配置         7结语 电动汽车充电站作为智能用电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新型交通能源转型路线的主要载体。在未来城市中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与用电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运营实际上体现了智能电网对“电网和用户间的智能互动”、“鼓励使用各种形式分布式能 源”、“发展清洁环保型电力能源”与“推进低碳经济”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