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机构公布大流行后恢复计划》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0-06-28
  • 国家能源局表示:“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经济和能源部门产生了重大影响。”它还强调了电力可靠性和在重大中断期间恢复的重要性。随着各国政府考虑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广泛选择,越来越明显的是,刺激方案有机会支持既能满足这些标准,又能满足长期环境目标和能源安全的能源系统。”

    国家能源局表示,各国应投资建设现代化、有弹性的基础设施,促进稳定、高价值的就业机会,促进公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政策简报强调,事实证明,对核能的投资可以创造大量高技能工作岗位,促进广泛增长,实现能源独立和供应安全,并有助于增强抵御地缘政治冲击的能力。

    四份政策摘要如下:

    核能和具有成本效益的电力系统脱碳:这篇论文说,为了协调气候目标和经济目标,大流行后的恢复计划需要把系统成本放在能源政策的核心位置。向无核电的碳中性电力系统转变将显著增加系统成本,并威胁供应安全。要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脱碳,就需要对电力市场进行结构性改革。

    利用核能项目在新冠肺炎后复苏中创造高价值就业:新冠肺炎后经济复苏是在继续推进能源转型的同时创造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绝佳机会。投资核能可创造大量高技能就业岗位,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增强能源弹性。它说,核能项目是一种已被证明可以创造大量长期、高技能的国内工作岗位的方法,这些岗位的工资较高。这些项目还为地方和区域经济提供了大量外溢投资。

    在新冠肺炎经济复苏中为核能基础设施开放融资:这表明,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后,各国政府应鼓励投资于核能等具有弹性的低碳能源基础设施。需要制定适当的政策和市场框架,鼓励对必要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支持低碳电力安全和经济发展。政府对核能项目的过渡性、有针对性的支持,对于释放核能在covid -19后经济复苏中的好处,将是不可或缺的。政府的支持可以而且应该被用来吸引具有成本效益的私人资金来提供核能基础设施项目。它说,目前各国政府有机会通过及时做出新的建设决策来支持核能项目成本的持续降低,从而加强了边做边学的过程,并允许这些设计沿着它们的学习和成本曲线前进。

    在后covid -19时代,利用核能建设低碳韧性电力基础设施:电力安全是公众的基本需求,与粮食安全和获得医疗保健同等重要。核能是电力安全的关键贡献者,并且已经在核电站和系统层面为建设低碳弹性基础设施做出了积极贡献。核能、新核电项目和长期运行现有的核反应堆,可以发挥关键作用post-COVID-19经济复苏的努力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支持,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低碳的发展弹性电力基础设施从长远来看。

    NEA总干事William Magwood说:“我们必须共同努力,通过世界各地的个人和国家行动,来看到当前的流行病危机结束。””同样,我们必须共同工作,使新能源技术被提出和使用在世界各地,为了安全居高不下和公众和工人的保护,并支持经济增长、繁荣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在经合组织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不牺牲全球环境。”

    世界核能协会(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总干事阿格妮塔•瑞森(Agneta Rising)对“关于未来几年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的政策概要的“及时发布”表示欢迎。

    “核能是稳定的支柱;核反应堆是世界上许多经济体的低碳支柱,悄无息地运行,提供惊人数量的电力,使我们能够在这个不确定和不安的时期集中精力保护生命和生计。

    “核能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支持成本效益高、低碳和弹性电力基础设施的发展,在covid后的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各国政府有机会通过及时作出新建核电站的决定,支持核能项目持续降低成本。全球核工业已经做好准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确保这场大流行之后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更清洁、更有韧性。”

    在世界核能协会的领导下,核工业已经设定了一个和谐的目标:到2050年,核能提供至少25%的全球电力。这将需要核能发电量在目前水平上增加两倍。到那时,要实现这一目标,大约需要新建1000千兆瓦的核能发电能力。该协会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三项要求:重视可靠性和能源安全的公平竞争环境;协调的核管制环境;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模式。

相关报告
  • 《日原子能规制委批准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东电被指提前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5
    • 日本筑波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发布研究成果称,已检测到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中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排污入海”计划进一步推进,而国际社会的不满与质疑也在与日俱增。 据日媒报道,当地时间22日,负责日本核能安全监管工作的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排污入海”计划,并认为没有安全性问题。 此后,福岛核电站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下称“东电”)将在获得地方政府同意后开始全面建设核污水排放设施,排污计划预计在2023年春季启动。 去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经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的处理后,排放入海。同时,日本政府及东电给出的时间表显示,“排污入海”工程将持续30年左右。 7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国际社会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问题存在严重关切,这一问题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相关国家公众健康,不是日方一家的事。中方再次敦促日方重视各方正当、合理关切,停止强推排海方案,同包括周边邻国和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利益攸关方及有关国际机构充分协商,寻找核污染水处置的妥善办法。 东电被指“未经同意”提前开工 据日媒报道,在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宣布上述决定前,东电其实已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破土动工”。根据东电近日发布的声明,该公司已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近海1公里附近,基本完成了将成为核污水“排放口”的海底挖掘施工。 据东电介绍,这一“排放口”为钢筋混凝土制,长12米,宽9米,高约10米,已在核电站外制作完成。正式的设备施工开始后,施工人员将通过船运把“排放口”运至近海,沉入海底的挖掘处,在周围用混凝土固定,最终与从核电站港湾附近开始挖掘的海底隧道终点相连。 对此,日媒质疑,建设海底隧道和放置“排放口”应在获得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批准和当地政府同意后开工,但是东电认为,海底挖掘是无需批准的“环境建设”,故率先实施。 目前,东电网站上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核污水已占总体储存容积的96%,达130.78万立方米,其中已通过ALPS方式处理的核污水占32%,待处理的核污水占68%。 福岛民众联署反对核污水排海 自去年官宣“排污入海”的计划后,一年来,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污入海”的计划不断推进,不仅仅日本国内以渔业团体为代表的产业界强烈反对,国际社会对日本政府和东电的质疑也在加强。日媒认为,接下来东电公司的排放计划能否获得福岛县等地方政府的同意将成为焦点。 在日本国内,此前福岛县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前,福岛当地的大米产量能进入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前十位,平均约占日本农协主导的大米年出口量的3成。而福岛地区的胡萝卜、桃子等也都在日本相关品类农产品中占据4%~10%左右的份额。 但2011年的海啸及核事故后,福岛地区农产品的安全性屡遭外界质疑。在日本超市和菜市,所有农产品均会被打上产地标签。福岛县产品不仅日本国内消费者谈之色变,在国际市场,一度有54个国家和地区对日本产食品实施进口限制。 十多年来,福岛县当地的农产品团体一直为恢复福岛县农产品的市场而努力。在福岛县产业团体看来,日本政府“排污入海”的最终决定,对当地产业界的十多年来的努力是巨大的打击。 今年的3月底,福岛县联合同受影响的宫城县民众,向日本经济产业省和东电递交了一份由18万人署名的反对核污水排海的请愿书。同时,在日媒对福岛县下属的59个市町村议会的调查显示,有七成反对排污入海的决定。而且,每月的13日,这些地方议会都会组织民众反对日本政府和东电的决定。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大量放射性物质将对全球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学家布塞斯勒(Ken Buesseler)指出,深海洋流流速即便再缓慢,也不免与其他海水产生交换。更关键的是,在日本要排放的核污染水里,绝不仅仅是氚一种放射性物质。东电此前表示,通过ALPS能把62种放射性核素净化降到更低的浓度。但是,上述方式无法去除氚元素。 布塞斯勒曾在2020年于《科学》杂志上发表科研文章称,需要对核废水储水箱中的许多放射性元素做更多研究工作,以了解将水箱中废水释放到海洋中的潜在风险。文章称:“除了氚之外,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放射性物质还包括碳14、钴60和锶90。这些残留的同位素直到2018年才被发现,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降解,同时这些放射性物质对海底沉积物和鱼类等海洋生物而言更容易吸收,这意味着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环境可能会造成更长期的潜在危害,且比氚(的问题)更复杂。” 日本筑波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发布研究成果称,已检测到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中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上述机构还预测,这些放射性物质经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约7~8年后就能回流至日本东北沿岸。同时,在北冰洋也检测到了源自福岛核事故的铯137。
  • 《武田以435万欧元的捐款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应对2019冠状病毒大流行的项目》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05-21
    • 生物制药巨头武田制药有限公司已承诺捐赠5亿日元(约合435万欧元),以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起的一项全球行动,帮助各国抗击2019冠状病毒病。   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提供的财政捐助将使原子能机构能够增加对会员国的紧急援助,这些会员国需要迅速和可靠的诊断方法来控制可能造成致命疾病的病毒。   这一承诺是私营部门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捐赠之一。国际原子能机构在3月初宣布,它将向提出要求的国家提供检测和生物安全设备,以及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   到目前为止,已有119个国家寻求原子能机构的协助,使用一种称为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的核衍生技术,这种技术使在数小时内准确识别病毒成为可能。16个国家已经收到了现成的成套设备,包括RT-PCR仪、个人防护设备、实验室消耗品和诊断包,还有更多的国家将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收到这些设备。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Rafael Mariano Grossi)表示,武田武之的贡献将使该机构能够大力加强其帮助世界控制疫情的活动,并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更多检测工具。这增加了超过2200万欧元的预算外资金,超过10个成员国已经承诺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2019冠状病毒病援助。这是原子能机构自1957年在维也纳成立以来最大的技术合作项目,无论从资金数额还是受益国的数目来看都是如此。   格罗斯表示,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努力满足成员国对其支持世界各地和平与发展的工作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际,与私营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是该机构的一项关键优先事项。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技术援助在各国抗击这一疾病的努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亏了慷慨的预算外资金和其他自愿捐款,我们才能实施这么大的项目,”他说。“我们从武田和其他合作伙伴那里获得的资金将帮助拯救世界各地的许多生命。”   武田制药首席全球企业事务官Takako Ohyabu说:“作为我们长期致力于为全世界人民解决卫生保健问题的一部分,武田制药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在2019冠状病毒病的前线开展这一重要工作感到自豪。”“我们期待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工作,继续提供紧急援助,帮助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同时我们努力确保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更光明的未来。”   武田制药于1781年在日本成立,是一家以价值为基础、研发驱动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在全球约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致力于通过将科学转化为高度创新的药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和更光明的未来。   原子能机构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领导的COVID-19危机管理小组的一部分,该小组由14个联合国实体组成。   原子能机构的援助是通过其技术合作方案提供的,该方案支持核科学和技术在人类和动物卫生等领域的和平应用。过去十年,国际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合作,帮助各国快速检测检测疾病,以抗击由动物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伊波拉病毒(Ebola)和寨卡病毒(Zika)等人畜共患疾病。   格罗西表示:“我坚信,我们将携手战胜这场大流行。”“我也相信这不是我们最后一次面对人畜共患疾病的后果,人畜共患疾病发生得越来越频繁。我们需要更好地准备应对未来的此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