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项目开建》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1-06
  • 10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示范建设项目”碳捕集系统土建基础出零米,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是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项目。
    该项目充分发挥国家能源集团“产业公司-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三位一体优势,由浙江公司、科环集团、低碳院开展联合攻关,依托浙江宁海电厂1055兆瓦超超临界机组,采用低碳院自主研发的高容量碳基物理吸附材料和“低压吸附-真空再生”低能耗吸附碳捕集工艺,由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核心二氧化碳捕集系统采用变压吸附(PSA)技术,是一种用于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和捕集二氧化碳的技术。与传统成熟的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相比,吸附法碳捕集技术具有环境污染小、操作简单、再生能耗低等优点,预期综合捕集能耗小于300千瓦时/吨二氧化碳。
    为了加快项目建成,参建各单位从图纸审核、原材料进厂检验、质量验收、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管控。专业人员制订详细可行的项目计划,设立定期审查和调整机制,根据时间节点进行月度计划排布,每周进行工作盘点,确保后续项目工作计划与实际执行高度一致。当前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有望于2025年9月投入正式运营。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每年通过吸附法收集二氧化碳10000吨,进一步为国家能源集团自有知识产权的吸附法碳捕集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验证,对于推动燃煤电厂低碳绿色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填补国内吸附法碳捕集规模化验证的空白。
  • 原文来源:https://news.bjx.com.cn/html/20241105/1408847.shtml
相关报告
  • 《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完成能效考核》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21
    • 近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初步展现出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低能耗优势。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牵头承担的“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是国家能源集团2021年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采用浙江公司和低碳院自主开发的高效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和低能耗碳捕集工艺,建成了国内首套燃煤电厂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此次能效考核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三方单位负责具体实施,低碳院作为技术提供方、龙源环保作为EPC总包方全程参与,共同完成装置性能考核。该装置从烟气预处理到产出合格产品气,全流程不消耗蒸汽,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期平均综合电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比照现有溶剂吸收法碳捕集工艺的热耗与电耗计量分配方式,约相当于热耗1.94吉焦/吨二氧化碳,电耗96千瓦时/吨二氧化碳。 吸附法碳捕集技术采用稳定、无二次污染的固体吸附材料,具有能耗低、响应快、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优势。该厂持续优化示范装置和工艺参数,开发应用性能更好的吸附材料,不断降低捕集能耗与综合成本,推动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进一步放大和工业应用。
  • 《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完成能效考核》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25
    • 近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装置完成了连续72小时第三方性能考核,在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80%、二氧化碳产品气纯度大于95%的条件下,平均捕集能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初步展现出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低能耗优势。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牵头承担的“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是国家能源集团2021年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采用浙江公司和低碳院自主开发的高效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和低能耗碳捕集工艺,建成了国内首套燃煤电厂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装置。此次能效考核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三方单位负责具体实施,低碳院作为技术提供方、龙源环保作为EPC总包方全程参与,共同完成装置性能考核。该装置从烟气预处理到产出合格产品气,全流程不消耗蒸汽,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期平均综合电耗为331千瓦时/吨二氧化碳。比照现有溶剂吸收法碳捕集工艺的热耗与电耗计量分配方式,约相当于热耗1.94吉焦/吨二氧化碳,电耗96千瓦时/吨二氧化碳。 吸附法碳捕集技术采用稳定、无二次污染的固体吸附材料,具有能耗低、响应快、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优势。该厂持续优化示范装置和工艺参数,开发应用性能更好的吸附材料,不断降低捕集能耗与综合成本,推动吸附法碳捕集技术的进一步放大和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