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原创抗艾新药艾可宁正式上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9-05
  • 近日,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研制的全球首个长效HIV-1融合抑制剂—艾博韦泰(艾可宁)正式上市。

    据了解,艾可宁是我国首个原创抗艾新药,拥有全球知识产权,在今年6月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其用于“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经抗病毒药物治疗仍有病毒复制的HIV-1感染者”。

    根据其临床Ⅲ期试验中期数据显示,每周注射一次艾可宁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二药组合,试验组)治疗“一线配方治疗失败的HIV-1感染者”,其疗效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二线配方(三药组合,对照组)相当或更优。与含有替诺福韦的对照组相比显示出有统计意义的更优肾脏安全性。艾可宁具有全新的分子作用机制,对流行的HIV-1病毒以及耐药病毒均有效,并具有用药频率低(一周一次)、耐药屏障高、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特点,可显着改善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仅仅从我国来看,2010年--2017年,我国艾滋病发病数和死亡人数总体一直呈上升趋势,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艾滋病发病人数为57194人,死亡数15251人,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年新增感染人数超过10万人,截止到2017年7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艾滋病人728270例。

    目前全球上市的30余个抗艾药物及多个复方制剂,仅有一个长效注射药,长期使用很多药物的患者,部分不可避免会产生耐药性,这不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还可能造成耐药病毒的传播。

    “艾可宁的上市后填补了我国在抗病毒药物的几项空白:首先它是全球第一个长效HIV融合抑制剂,开启了我国长效抗艾药物的时代;其次,艾可宁全新的作用机制对已知耐药病毒有效,与现有的药物机制互补,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再次,作为一个注射用的多肽类药物,艾可宁不受口服及胃肠道功能影响,能够满足临床上一些迫切的用药需求”。艾可宁临床试验主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吴昊表示。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7046.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抗艾药物实现零的突破 首个自主研发抗艾滋病新药获批上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19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长期以来,我国艾滋病治疗药物都是舶来品,没有自主研发的抗艾滋病新药,但临床对抗艾滋病新药的需求却日益增长。昨天(13日),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艾滋病新药——艾博韦泰长效注射剂获批准上市。 这是我国首个抗艾滋病长效融合抑制剂,并拥有全球原创知识产权,该药的上市表明我国抗艾药物实现了零的突破。那么,这将给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治疗带来哪些改变? 艾滋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传染病。长期以来,我国艾滋病的治疗药物都依赖进口,尚无自主研发的抗艾滋病新药,但临床对抗艾滋病新药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已使用了多年药物治疗的早期艾滋病发病者,不可避免会产生耐药性。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化药临床二部审评员赵建中表示,该药的上市,不仅为艾滋病耐药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救命药,也为有其他不良反应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以前的药一天要用两次,而且局部的不良反应比较重。这次的药有了很大的改观,作用疗效时间非常长,一周只需要打一次。而且从已有的数据看,疗效和安全性也都很好,该药可以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手段。 截至去年9月底,全国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为74.7万。我国自2004年开始发放免费药物为艾滋病人进行治疗。但当时国产仿制药物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人体质,毒副作用较大。著名的艾滋病临床专家、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反复比对各种药物治疗效果,最终优化出两个方案,在全国推广。 此后我国一直沿用以国产仿制药为主的抗艾治疗方案,疗效与进口药相当,但价格仅为进口药的六分之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批准上市的艾博韦泰长效注射剂不是仿制药,而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原研药品。李太生说,这是第一个中国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也是全世界第一个长效的融合抑制剂。“所谓的长效就是打一针管一个星期,普通的是一天一次或者一天两次。从临床角度来说,这为医生和病人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 2017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并实施《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指出防治艾滋病药品注册申请可列入优先审评审批范围。为了提升该药的审评质量和速度,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按照国际惯例为企业制定了Ⅲ期临床评价标准,并对如何开展临床实验等都给予了指导。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首席审评员王涛表示,在鼓励国内创新药进行临床研发的同时,对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已经上市的药物,我国也会尽快地把它们引进中国,来解决我国的用药需求。
  • 《西安杨森抗艾滋病新药物普泽力在中国上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25
    • 7月23日,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正式批准普泽力(达芦那韦考比司他片)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成年患者,其中包括: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初治成年患者,以及未出现达芦那韦耐药相关突变的既往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成年患者。 普泽力由HIV蛋白酶抑制剂达芦那韦(800 mg)和药代动力学增效剂考比司他(150 mg)固定剂量组成。对于HIV感染治疗,现行通常方案较为复杂,患者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依从性较低。普泽力与其他治疗HIV-1药物联合用于HIV感染治疗每日仅需服用一片,随餐同服。临床数据表明普泽力疗效确证且具有较高耐药基因屏障,将极大改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 迄今为止,HIV病毒感染/艾滋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在抗击艾滋病领域成绩有目共睹,但挑战仍然存在,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显示,中国报告感染病例呈上升趋势, 2017年,中国新增报告HIV感染病例/AIDS病人134,512例,较2006年报告感染病例数上升3倍之多。 据一项评估普泽力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1表明,普泽力具有较高的基因耐药屏障,有助于降低耐药发生风险。该研究显示,在未出现达芦那韦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成人患者中,普泽力?可以通过降低病毒载量(血液中HIV病毒的含量)至可测量水平以下(<50拷贝/毫升)来保障人体免疫功能,同时增加体内对抗感染的细胞数量(CD4 + / T淋巴细胞计数)。 此研究中313名初治和既往已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接受含有两种有效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背景治疗方案的同时,接受达芦那韦800 mg(400mg/片,共2片)每日一次联合考比司他 150 mg每日一次治疗。至研究第24周,总病毒学应答率(HIV-1 RNA<50拷贝/毫升的患者百分比)为82.4%,而初治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为83.7%,CD4 +细胞计数均值较基线的变化分别为142和145细胞/ mm3。患者在第24周和第48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着差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28%)和恶心(23%)。 HIV病毒感染/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疾病。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总裁Asgar Rangoonwala表示,“很高兴看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普泽力的上市,我们也借此机会兑现了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承诺,即引进创新的抗艾滋病产品,并为中国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提供不懈的努力和支持。我们期待有一天,艾滋病能够被完全治愈。” 关于HIV HIV是一种主要攻击免疫系统中CD4+T细胞的逆转录病毒。随着CD4+ 细胞的逐渐枯竭,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削弱,病人对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易感。对HIV感染治疗的目标是减少HI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患者获得正常的期望寿命,改善生活质量;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下限并减少病毒变异;重建或者维持免疫功能;减少异常的免疫激活;减少HIV的传播、预防母婴传播。尚无完全清除HIV病毒的方法,目前治疗HIV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的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