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大脑”国际标准中国提案成功立项》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8-06-21
  • 2018年02月12日,《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控系统 一般要求》国际标准提案,经国际标准化组织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技术委员会物理设备控制分会(ISO/TC184/SC1)投票,以无反对票的投票结果获批正式立项,编号ISO 23218。这是由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黄祖广博士带领的团队负责提出的,也是ISO/TC184/SC1中首次由中国负责提出并成功立项的项目,同时是该团队在完成我国机床行业首项国际标准IEC/TS 60204-34:2016《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34部分:机床技术条件》之后,在国际标准化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我国机床数控系统国际标准提案的成功立项,标志着我国在机床数控系统国际标准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数控机床“大脑”国际标准将融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关系到国防、产业与经济安全。在国家“863”计划、04专项等课题支持下,由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组织行业骨干企业历经10余年联合攻关,突破了“开放平台同一、安全门槛同一、测评尺子同一”的核心难题;创制了我国开放式高档数控系统系列国家标准;提出了数控系统功能安全评估方法,主导制定了我国机床行业首项IEC国际标准;研发出高档数控系统功能/性能测评关键技术与成套检测设备,实现了标准创制过程中全生命周期验证;创建了较完备的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标准体系。项目成果获2017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并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这些标准成果的取得为我国主导并推动机床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国际标准立项奠定了坚实基础。
      ISO/TC184/SC1产生的首项由中国提出立项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欧美日国家为主导的机床数控系统标准化工作中逐渐从跟随转为并跑和领先。此项国际标准是04专项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的成功立项表明我国在04专项支持下建立的“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标准体系”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成为国际上机床数控系统行业规则的主导制定者。

相关报告
  • 《数控机床重大专项:用90亿撬动》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9-25
    • 8万吨大型模锻压力机和万吨级铝板张力拉伸机等“大国重器”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航空型材制造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用于检测五轴联动机床精度的S形试件标准通过国际标委会审定,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检测领域标准实现“零”的突破……   这只是“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数控机床专项”)斩获突破的一个缩影。科技日报记者26日从科技部获悉,2009年—2016年,数控机床专项共安排课题562项,中央财政资金投入91.14亿元,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956项,立项国家及行业标准407项,研发新产品、新技术2951项,新增产值约706亿元。   机床是用来制造机器的机器,数控系统是机床装备的“大脑”。8年来,专项实行全产业链布局,坚守数控系统、部件的创新之路,聚焦服务用户,使得重点领域装备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国产数控系统实现部分技术的原创超越。   专项技术总师卢秉恒院士表示,通过专项的引领和带动,形成了涵盖航空航天、汽车、机床等重点领域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基本代表了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研发与应用的最高水平,先后为核电、大飞机等国家重大专项,以及新型战机、运载火箭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关键制造装备。   2016年,数控机床专项支持研发的高档数控系统累计销售1000余套,国内市场占有率由专项启动前的不足1%提至约5%;中档数控系统实现批量生产,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0%增至25%;形成3家产业化生产基地,专项支持的数控系统已销售近40亿元。   提及今后发展,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说,数控机床专项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全面提升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攻克机床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技术。同时,加大应用验证和示范,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支撑。
  • 《我国核电领域首个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 来源专题:核动力监测服务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18-03-06
    • 近日,由国家电投申报,上海核工院承担的国际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63186《核电厂-安全重要仪表和控制系统-地震停堆系统推荐性设计准则》成功立项,实现了我国核电领域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IEC)标准制定上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核电国际标准制定上实现了从参与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2017年2月,上海核工院依托CAP1400示范工程设计及安全审评实践,高效完成了《核电厂地震自动停堆系统推荐性设计准则》标准初稿的编制和提案上报。7月,该提案作为唯一推荐的国际标准提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上报,IEC中央办公室于2017年11月24日正式通过,并任命上海核工院担任项目单位,协同美国、法国、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13名专家共同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此项核电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推动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上海核工院将做好组织协调和资源保障,全力支持项目IEC专家团队开展各项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我国核电仪控领域首个IEC标准制定。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制定和发布国际电工电子标准的国际机构,于1906年正式成立。IEC在促进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相关问题的国家合作,增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