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前景强劲,但随着2022年接近放缓》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8-10-14
  • 预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收入将增长15.8%,到年底达到4980亿美元,其后未来两年的年增长率分别放缓至4.4%和4.3%。

    如果不考虑储存器,收入增长将比去年增加8.7%,这表明微型组件(MPU和MCU)以及专用逻辑集成电路(IC)的势头更为强劲。

    汽车市场的设备收入增长预计特别高,从2017年到2022年以7.4%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这一增长预测是基于先进的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的进一步发展,连接远程通讯方面实力的增强以及与一系列汽车售后市场产品相关的销售量的增加。

    在一系列企业和个人计算电子产品中,较高的平均销售价格(ASP)提升了移动和平板电脑的收入,而单位出货量将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数据中心服务器收入也在增长,2017

    到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

相关报告
  • 《国际经济增长放缓 2019年全球机床消费增长依然强劲》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03-28
    • 中国 2019年3月. 根据英国经济研究机构牛津经济研究所的秋季预测,全球经济预计将在2019年增长2.7%,投资将增加3.1%,工业生产增长2.9%。机床消费量将显著增加,增长率为3.6%。2019年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EMO Hannover)将在这一经济背景下,于9月16-21日盛大开幕。    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主办方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总经理舍费尔博士于2019年3月在中国举行的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球经济并未实现前一年的动态增长。然而,经过多年动态增长后放缓增长为全球企业创造了再次专注于战略问题的机会,并为未来的投资做出决策。”2019年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是一个理想平台。即将举行的全球金属加工展览会以“智能科技驱动未来生产!”为主题,共享现代生产技术现状、网络和数字化未来生产解决方案,以及结合传统加工技术而产生的新服务等相关信息。    尽管经济数据预计低于2017/2018年的结果,但仍然表现出强劲增长。这得益于亚洲的迅猛发展(GDP增长4.5%),其次是美洲(GDP增长2.4%)和欧洲(GDP增长1.6%)。然而,在资本支出和机床消费方面,欧洲则占据领先地位,分别增长3.8%和4.7%。特别是东欧地区,消费量预计将大幅增加。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仍然是发展良好并吸引投资的成功工业区。欧洲最大的市场、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发源地——德国经济繁荣但增长略显迟缓。预计2019年,德国机床消费量将再次实现强劲增长,涨幅达3%。   亚洲和美洲地区机床消费量增长率分别为3.3%和3%,因此亚洲将成为明年第二大国际客户。其中,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小国的增长率较高,印度次大陆地区机床消耗量也远高于平均水平。但就亚洲最大的市场——中国而言,机床消费量与整个亚洲保持温和增长的水平,并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发挥较强的影响力。此外,尽管政府减税和颇具吸引力的折旧政策条件所引发的繁荣发展趋缓,美国2019年的机床需求量仍居高不下。    在全球九大客户行业中,精密机械和光学行业、汽车行业、包括发电的电气工程/电子行业、飞机行业和其他运输行业(尤其是铁路运输和造船业)的投资额都高于平均水平。   舍费尔博士表示,“现在来看看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主办国德国的机床行业状况。”2018年生产和出口均创造新纪录。根据估计的数字,该行业已经生产了价值超过170亿欧元的机械和服务,出口率约为68%。    尽管如此,长期上涨也将在此结束。2018年的订单量略微上涨1%,第四季度时已有明显放缓的迹象。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动力减小,欧元区以外的市场陷入赤字。另一方面,2017年下半年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的举行推动国内需求爆发。这几个月尤其旺盛的需求对2018年的总订单目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随后实践证明,直至2018年底,订单数量未能有所超越,反而出现负增长,与预期一致。最后,随着贸易冲突的扩大,全球保护主义抬头??,油价上涨,各种新兴市场陷入高通胀困境,无节制扩大债务规模等等状况频发,当前全球状况令人不安,尤其是中小企业如坐针毡。    尽管如此,员工人数超过历史记录,增长至75,000人;到2018年底,几乎所有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人才利用率达93.7%。舍费尔博士谈道,“机器产能利用率和供应商零部件供应情况显示,经济放缓减轻了公司和员工的压力,并创造了思考空间,便于设定未来必要路线。针对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改变了制造流程和工作岗位的自动化和工业4.0,公司建议采用明智的投资计划,例如在2019年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上。”    中国经济放缓   经过近几年的高增长率,目前中国经济有所放缓,增长率稳定在正常水平,即呈个位数增长。这并非特例。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应对该等转变。例如,减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地方当局的债务状况。同时针对融资方案设置限制条件,监管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等。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的评估,此间种种都预示着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渐渐降低,这对于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减税来支持消费。消费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可靠支柱。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数据,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6.1%,全亚洲增长4.5%。工业生产增幅较小,增长速率为4.6%。八个最重要的机床客户行业的投资预计增长3.5%。飞机工业、其他运输工具(如铁路和船舶建造)、汽车工业和机械工程等增长尤为明显,投资比例大幅增加。世界市场和国内地区范围内,现代生产技术是中国工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是最大的机床生产国。然而,中国机床消费量比国内产量高出四分之三。该数据是本行业落实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指标。牛津经济学家预计,与前一年的机床消费量涨幅(7%)相比,2019年中国机床消费量将增长3.3%。    2018年,中国机器进口价值约达80亿欧元,使得该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德国是其第二大供应商,供应量约占进口额的四分之一。2018年,德国对中国的机床出口增长了6%,约为23亿欧元。订单主要涵盖加工中心、磨床、车床以及零件和配件。   舍费尔博士称,“然而,中德机床业务绝不是一条单行道。”德国进口机械中约4%来自中国。中国是德国十大供应商之一,占比超过4%,销售额约为1.7亿欧元。2018年,德国从中国的进口增长了23%。    因此,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十分重视中国的制造商和专业观众。截至今年2月中旬,160家中国公司已经完成展会注册。相较于2017年展会,今年同期增加了40%。其中,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邦德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精雕集团、东莞市普锐米勒机床有限公司已确认出席。    舍费尔博士总结称,“总而言之,2019年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的经济环境必将为中国观众创造优良商机。”因此,我们建议中国机床用户也能积极参加2019年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优化未来投资决策。根据中国工业进口统计数据,中国工业三大重要供应商国家和地区——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的近1,000家制造商于2月中旬完成汉诺威金属加工世界注册工作。舍费尔博士表示,“这意味着许多重要的商业合作伙伴都将现身展会。”2017年展会中,超过3,300名中国产品专家前往汉诺威参加活动。舍费尔博士总结道,“这是欧洲以外最大的参展团队。”   
  • 《2018年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半导体支出首次超过3000亿美元,印度增长最大》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2-15
    • 2月12日IHS报道,全球顶级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全球半导体支出在2018年底清点后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 根据IHS最近报告“设计活动工具——世界+地区——2018年下半年(Design Activity Tool – World + Regions – H2 2018)”的最新调查结果,截至2018年底,服务可用市场(served available market,SAM)的半导体支出达到3401亿美元,较2017年的2953亿美元增长了15.2%,如下图所示。 设计活动工具分析设计支出,即OEM半导体支出的度量,受不同地点不同研发活动强度的影响。该工具还包括研发中心数据库,其中详细分析了全球近250家领先电子原始设备制造商的5000多个全球研发地点。 今年芯片支出增加448亿美元,其中惊人的三分之二来自内存IC领域。存储器集成电路的超支主要是由于供应不足导致的价格急剧上涨。短缺始于2016年底,一直持续到2018年下半年,此后,DRAM和NAND定价开始出现下降迹象。 内存IC在2018年也占据了原始设备制造商设计支出的最大份额,重复了其在2017年超越逻辑IC成为最大原始设备制造商设计支出组件时所取得的成就。 然而,最大的赢家是计算机平台,到2018年底,其支出份额上升到20.6%。由于2018年上半年内存成本高昂,服务器和移动PC的稳定支出推动了这一增长。 对于参与者来说,2018年前20家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设计总花费达到2242亿美元,将他们在市场上的总份额提高到66%。综合支出的增长相当于374亿美元,接近整个市场约450亿美元增长的84%。 亚太地区继续主导区域半导体设计支出,占44.6%,其次是美洲,占整个市场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欧洲、中东和非洲和日本在这两个最大地区的份额则有所下降,因为它们的支出份额分别稳定在12.9%和12.3%。 在众多国家中,印度去年增长最大,设计支出较2017年增长18.2%,将印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提升至5.3%。为了赢得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同时远离中国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许多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和美国巨头(如苹果)都在印度建立了工厂和研发中心。 印度:新中国? 印度作为一个绿色市场对外国投资者和制造商的吸引力一直在上升,这得益于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增加。另外两个因素,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使印度成为当前动荡的偶然受益者。 此外,印度正受益于中国和美国公司在印度的技术投资。例如,已经跻身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行列的中国电子巨头小米(Xiaomi)正在快速扩张其在印度的智能手机业务,其“印度制造”承诺帮助其在南亚巨头中建立一个稳固而庞大的零部件供应链。小米现在通过台湾电子合同制造公司富士康(Foxconn)在印度的六个工厂生产包括智能手机和智能LED电视在内的产品,以满足印度当地对小米电子产品的需求。 其他电子制造商将能够利用小米在印度的扩张努力为供应链奠定的基础,进一步推动零部件需求,并推动当地印度供应商的增长,这是预计将提振印度业务活动的一部分。 苹果预计今年也将通过富士康(Foxconn)在印度开始生产其旗舰产品iPhoneX系列设备。此举表明,随着在华业务收益的减少,苹果正将注意力从中国转移到其他规模庞大、增长迅速的经济体,如印度。 多元化供应链的建立和持续扩张,加上印度工人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印度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意味着印度将有可能获得更多从中国流出的制造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