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孔——二维纳米网增强电催化OER性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9-14
  • 作为典型的二维(2D)材料之一,NiFe LDH具有较多有利于电催化OER的性质,如较大的表面积以及高百分比的暴露原子。构筑可促进活性物种生成的微观结构是有效提升OER性能的途径之一,而对于NiFe LDH来说,构建离子/气体可渗透的纳米孔道有望提升催化性能,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最近,具有高度多孔结构的催化剂由于其大的表面积而引起了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大多数已研究的具有高孔隙率的催化剂多为多晶材料,其中颗粒间电导率差是限制OER活性提升的主要因素。研究人员利用刻蚀-层内奥斯特瓦尔德熟化工艺在β-Ni(OH)2纳米片中构筑了纳米孔道结构,并将其用于电催化。然而,纳米孔在OER催化中的作用,无论是改善内在活性还是仅仅增加表面积,仍然缺乏实验证据证实,因此解开这一问题对于未来多孔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简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院士携手山东师范大学唐波教授、谢俊峰博士(共同通讯作者)等通过刻蚀-熟化工艺将大量具有3 nm以下尺寸均一的纳米孔引入到1.5nm厚的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NiFe LDH)超薄纳米片中,其催化析氧反应(OER)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并在Nano Energy上发表了题为“Sub-3 nm Pores in Two-Dimensional Nanomesh Promoting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oactive Phase for Robust Water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详细分析表明,纳米孔周围的NiFe LDH相可以优先氧化成具有电化学活性的Fe:NiOOH相。此外,纳米孔提供的缓冲空间可有效避免反复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的结构变形,从而产生更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使得催化剂有望用于商业化分解水。这项工作突出了多孔结构除增加表面积以外在加速活性相形成方面的积极作用,为设计具有优越性能的催化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综上所述,作者以ZnNiFe LDH纳米片为前体,通过刻蚀-老化工艺合成了具有均匀分布的纳米孔尺寸为3 nm以下的高度多孔NiFe LDH超薄纳米网。三元前驱体中的两性锌离子可以通过碱处理选择性地刻蚀除去,并且随后的老化过程可以使纳米孔均匀化。2D高度多孔形貌极大的促进了具有催化活性高价相的产生,催化OER活性显著增强。详细的结构分析表明,孔区域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从而产生活性α-NiOOH相,这是提高OER活性的原因。此外,2D层中丰富的纳米孔可以为缓冲重复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体积变化提供充足的空间,有效地避免了结构变形并保证了OER的优异稳定性。这项工作为优化OER性能提供了有效的策略,也为设计未来用于能源领域的催化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文献链接:Sub-3 nm Pores in Two-Dimensional Nanomesh Promoting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oactive Phase for Robust Water Oxidation (Nano Energy, 2018, DOI: 10.1016/j.nanoen.2018.08.045)

相关报告
  • 《生物衍生的纳米多孔活性炭片作为电催化剂用于增强电化学水分解》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7-30
    • 设计高效耐用的无金属电催化剂取代贵金属(非)贵金属对于未来的氢经济和各种可再生能源转换和储存设备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高效的低成本纳米多孔活性炭板(NACS),其具有来自印度Ooty Varkey(IOV)食物废物的分层孔隙结构,用于氧气释放(OER)和氢气释放反应(HER),遵循“浪费到财富创造”战略。 NACS碳催化剂的表征揭示了通过从具有高BET表面积(1478.0m 2 g-1)的生物质中自掺杂N而遗传的吡啶 - 氮的存在。作为碱性介质中的电催化剂,它具有低起始电位(1.36 V vs.RHE),在10.0 mA cm-2时具有0.34 V的过电位(η10),具有小的Tafel值(43 mV dec-1),并且良好与Pt或Ir商业催化剂相比,对OER的稳定性。作为HER催化剂测试,它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HER活性,低起始电位为-0.085 V(vs. RHE),过电位(η10)为0.38 V,10.0 mA cm-2,小Tafel斜率为85 mV dec -1。 ——文章发布于2019年7月26日
  • 《调节呼吸CuO纳米阵列电极增强电化学钠的储存。》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2-10
    • 氧化铜(错)代表一个有吸引力的钠电池阳极材料由于其大容量(674 mAh克−1)与多个电子转移。然而,大量的体积膨胀和收缩(≈170%)在Na吸收和释放,模仿一个电极呼吸过程,扰乱结构完整性,导致可怜的电化学耐久性和库仑效率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内聚二氧化钛薄膜的原子层沉积法来调节纳米阵列电极在Na循环过程中呼吸的结构策略。CuO纳米阵列是在三维Cu泡沫上以电化学方式生长,直接用作钠储存的阳极。监管措电极阵列使一个大型可逆容量(592 mAh克−1),一个循环效率高(≈100%),和一个很好的循环稳定性(82%超过1000周期),这是一些最好的钠存储性能值错系统的报道。电化学阻抗和显微检验表明,增强的性能是TiO2层对CuO纳米线呼吸的有效调节的直接结果。 ——文章发布于2018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