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助力下一代粮食作物研发》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 乌吉斯古楞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最近的研究旨在帮助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并使其比当今的植物有更强的抗旱灾能力。像高粱和小米这样的农作物产量会更高,而且和小麦、水稻相比,抵御旱灾和其他极端灾害的能力更强。

    研究认为小麦和水稻,也就是C3植物,利用的是最古老的光合作用形式;而高粱、甘蔗、谷子和玉米是C4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形式),它们将利用二氧化碳、光和水转化成糖的效率更高,叶子失去的水分更少。上述几种农作物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聚集在叶子深处的特殊细胞里。利用C4光合作用的植物在高温和雨水少的情况下吸收二氧化碳更有优势,但很少有人知其背后的原理。

    为了调查这一过程,ANU教授苏珊娜·冯·凯莫尔(Susanne von Caemmerer)和罗伯特·弗班克(Robert Furbank)共同主持开展了碳酸酐酶(CA)的作用研究。CA是二氧化碳在C4植物狗尾草(也称为绿色粟)的叶子中遇到的第一种酶。这种酶对于C4植物光合作用很重要,它帮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快速分解成细胞液。此研究第一次使样本C4植物转化了更少的CA酶,并看到其对光合作用以及水分流失的影响。研究认为,在恶劣条件下,例如旱灾或是高温下,如果植物大量拥有这种酶将十分有利。该研究由平移光合作用卓越中心资助,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期的《实验植物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

    团队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验证CA酶在极端环境下的作用。

    (编译 乌吉斯古楞)

相关报告
  • 《NIST发布下一代通信系统(NextG)无线研发差距分析》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1-24
    • 随着从第五代无线系统(5G)向下一代通信系统(NextG)的过渡进展,研发界有机会找出关键的无线通信研究差距。解决这些差距可能会在未来二十年推动无线通信的创新。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合作,以NIST SP 1293的形式发布了《下一代通信研发差距报告》。NIST和NSF合作伙伴与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利益相关者合作,确定NextG系统的关键技术创新和研究机会。 该报告强调了研发组织可以重点关注的主要技术差距,以推动下一代(NextG)技术在硬件、高频、联合通信、传感和节能网络等关键垂直领域的长期创新。该报告描述了108个新的技术差距,这些差距建立在NIST于2018年发布的题为“未来一代无线研发差距分析”的特别出版物1219报告中的发现基础上。新报告反映了利益相关者与NextG专家18个月的接触,强调: 研发不足:问题要么未被触及,要么需要更多资源。 长期观点:研究差距为10-20年。 融合加速:利用整个NextG生态系统的能力。 与联邦研发保持一致:由于其高风险/高回报性质,适合政府干预的缺口。 从2021年开始,NIST和NSF团队通过审查现有研究和市场趋势,评估了未来无线研发的挑战。在这篇文献综述之后,团队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的研发重点、挑战和对未来通信系统的期望。2022年4月,该团队召集了一个由50多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公共工作组。工作组制定了一套全面的长期研发差距和问题。反馈机制涉及对具体议题的调查和讨论,以确保最后报告在技术上准确和相关。 研究结果涉及多个领域: 1.趋势和驱动因素:了解美国行业政策和标准制定过程等外部因素如何影响NextG创新。 2.硬件和高频研发差距:深入研究NextG用例的硬件功能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3.频谱科学和共享研发差距:鉴于NextG应用程序的数据密集型性质,讨论频谱共享和利用方面的技术障碍。 4.联合通信和传感研发差距:研究将雷达传感与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集成以实现高效NextG通信的潜力。 5.人工智能和ML研发差距:需要利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来改善网络资源分布,并允许新的NextG应用领域。 6.数据可用性、使用和隐私研发差距:解决NextG应用程序数据采集和管理中的治理和技术相关挑战。 7.NextG网络架构研发差距:了解如何开发多功能网络,以适应NextG中的各种设备和应用程序。 8.非地面网络研发差距:调查将卫星等非地面网络与传统网络整合以获得更好的通信系统的挑战。 9.可持续网络研发差距:专注于创建节能和可持续的NextG网络。 在向NextG过渡的过程中,本报告强调了研发界的关键重点领域,为未来20年的无线通信创新提供了路线图。
  • 《CST Global引领CoolBlue研究项目开发下一代GaN激光技术》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7-04-24
    • CoolBlue旨在开发用于原子冷却量子传感器的下一代GaN激光技术。开发工程师兼 CST Global的项目负责人Thomas Slight说:“传统的激光源在这个应用中已经被证明太复杂,效率低下,无法在商业上生产。然而,直接的蓝色激光二极管源更简单并提供更大的功率,使小型化量子传感器格式有机会以鲁棒的格式生产它们。 CoolBlue项目投资了两个周期的激光设计,制造和测试,并将在CST Global做优化关键的激光参数,包括电源。” “这个项目期间产生的知识和专业知识将使CST Global能够为新兴的GaN激光市场开发新产品,”Slight继续说道。“这些产品的成功将创造就业机会。新增收入将由科技创新中心重新投入进一步研究项目。格拉斯哥和阿斯顿大学的学术研究商业化也会应对类似的研究机会和资金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