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便携可负担得起的新型HIV检测设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3-16
  • HIV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分子检测在HIV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HIV检测的“黄金标准”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训练有素的人员,这或许就是的在护理点进行HIV分子检测的快速、敏感和可负担得起的方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CS Nano上题为“Bioinspired CRISPR-Mediated Cascade Reaction Biosensor for Molecular Detection of HIV Using a Glucose Mete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低成本、受生物启发的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驱动的生物传感器,其或能利用简单的个人血糖仪来在个人护理点进行HIV的检测,类似于糖尿病家庭检测一样。

    研究者Liu说道,受活细胞中多区室结构的启发,我们提出了一种膜分离、微流控、CRISPR驱动的级联反应系统,通过结合个体葡萄糖生物传感技术,其或许就能被开发成为一种便携式、一次性的诊断平台,从而用于对HIV病毒和其它病原体进行分子检测。CRISPR技术是一种高度敏感且基于特定核酸用于检测不同病原体的分子检测技术,如今其逐渐成为了一种强大的诊断工具,然而,等温扩增反应和CRISPR检测系统组合后所发挥出的能力往往有限,其需要单独的反应管和多种手工操作环节,这就会增加污染的风险,且对于简单有效的护理点应用而言并不理想。

    为了提高这种兼容性,研究人员就提出了一种纳米膜分离的级联反应系统,其能将其正和岛一个简单便携的CRISPR介导的级联反应(MCR)生物传感器中,并能利用低成本的血糖仪进行HIV的核酸检测,从而就会消除研究人员对复杂仪器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需求。研究人员能在每次测试中检测到43个HIV DNA拷贝和200个HIV RNA拷贝的敏感性,这就能揭示出其在护理点用于快速检测HIV病毒和其它感染性疾病的巨大潜力。

    研究者Banach指出,在全球范围内,HIV感染对于能获取有限实验室检测机会的服务不足的人群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中我们所开发的技术就有望将护理点HIV检测带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期间进行监测至关重要的环境中。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检测HIV的临床血浆样本成功验证了这种新开发的受生物启发的生物传感器,并证明了其在家庭或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对HIV病毒和其它病原体进行护理点检测的巨大应用潜力。

    原始出处:

    Ziyue Li, Naoki Uno, Xiong Ding, et al. Bioinspired CRISPR-Mediated Cascade Reaction Biosensor for Molecular Detection of HIV Using a Glucose Meter, ACS Nano (2023). DOI:10.1021/acsnano.2c12754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1b43e619752c.html
相关报告
  • 《ACS Nano: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直接测定HIV病毒载量的新型数字检测技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7-03
    • 一毫升血液中包含大约15个单独的血滴,对于HIV感染者而言,每滴血液中可能含有的病毒数量从不到20个拷贝到超过50万个拷贝不等,其被称之为病毒载量,这一指标能被被临床医生用来理解AIDS患者对抗病毒药物如何产生反应及监测其疾病的潜在进展。在病人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比较耗时的病毒载量检测常常需要重复多次,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CS Nano上题为“STAMP-Based Digital CRISPR-Cas13a for Amplification-Free Quantification of HIV-1 Plasma Viral Load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时间和成本效益较高的数字检测手段,其或能直接测定患者一滴血液中是否存在HIV病毒。 据研究者介绍,这种新型的数字检测技术能为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工具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传统的HIV病毒载量检测往往涉及从样本中提取遗传物质,对其进行扩增并与参考样本进行比较;称之为RT-PCR的金标准测试手段能对实际的病毒载量进行接近地估计,但其并不是一种直接的测定,于是研究者Guan等人在他们进行的测试中采取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手段,名为STAMP(通过自动膜分离的自我数字化技术,Self-digitization Through Automated Membrane-based Partitioning),该技术相比RT-PCR更便宜、快速且需要的血液量较少。 研究者Guan说道,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我们首先从患者的血液中提取少量样本,随后对病毒RNA进行抽提,再讲RNA与名为Cas13的特定蛋白相混合,而Cas13是CRISPR系统的关键部分。CRISPR-Cas13是一种革命性的工具,其能帮助研究人员靶向作用并操控RNA序列;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这项技术并不仅仅因为其具有强大的编辑能力,而是其诊断潜能,他们利用CRISPR-Cas13来检测并发出HIV存在的信号。 一旦RNA与Cas13进行结合的话,研究人员就会在混合物中放置一种纳米孔聚碳酸酯膜,其是一种非常容易获得的较薄的过滤器,这或许就使其能成为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材料。这种膜的纳米孔如此之小以至于其能将混合物分割成为仅含有单个RNA分子的单一液滴,该分子上还附着有Cas13蛋白,如果HIV存在于RNA分子中的话,Cas13蛋白(能被HIV的RNA所激活)就会切割报告分子,从而产生研究人员能检测到的信号分子。研究者指出,通过计算显示这种信号的液滴的数量,我们就能确定个体血液中HIV的水平,即携带这种信号的液滴的数量越多,病毒载量水平就越高。 研究人员利用合成性的HIV RNA测试了这种方法,以便在检测实验室血浆以及最终患者的血浆样本之前优化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度,随后他们通过量化20名患者血浆样本中的HIV病毒载量验证了STAMP方法,其准确性与传统的RT-PCR方法相当,而RT-PCR手段通常需要更多的血液进行检测,因此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来采集更多的血液样本继续他们的检测。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方法能针对每毫升血液中大约2000个或更高的HIV病毒拷贝进行准确地评估,当每毫升血液中的病毒不到1万个拷贝时,患者机体的病毒载量就被认为是较低的,而20个或更少的病毒拷贝是检测不到的,大约10万个病毒拷贝(也可能会超过100万个病毒拷贝)就被认为病毒载量较高。据研究者介绍,2000至10000个拷贝的检测范围对于临床医生监测患者机体病毒的反弹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疗法的患者能实现机体中的病毒水平无法被检测到,这意味着其不会再通过性行为进行病毒传播,但其机体中病毒水平的上升或许表明患者正在对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产生耐药性或表现出其它问题。 研究者Guan说道,虽然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来增强其检测限并促使设置自动化,但基于STAMP的数字CRISPR方法或能显示出其促进HIV病毒载量监测的巨大潜力;研究者解释道,下一步他们还计划继续改进平台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对多种病毒进行量化检测,最终将这一设备推向市场应用。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展示了一种新型的Cas13平台,其或能提供一种无扩增的病毒RNAs定量检测方法,通过使用诸如预浓缩等方法来进一步解决采样问题,这种新型平台或能进一步被用来定量测定一系列感染性疾病中的病毒载量。 原始出处: Reza Nouri,Yuqian Jiang,Anthony J. Politza, et al. STAMP-Based Digital CRISPR-Cas13a for Amplification-Free Quantification of HIV-1 Plasma Viral Loads,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1917
  • 《科学家开发出可用于检测病毒感染的新型技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4-11
    •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可以检测人体血液中极少量抗体的技术。 研究人员使用人体头发尺寸的四分之一的小导线开发出一种传感器,可在20分钟内检测出少至10个抗体分子。相比之下,标准医学检测需要数十亿或数万亿的抗体分子进行检测,并且可能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处理。 这种具有成本效益的仪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快地治疗疾病,并可以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使用。 该团队研究的结果将于4月15日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杂志上发布。 目前,大多数美国医院使用ELISA测试来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病毒感染。Elisa是一种常见的测试,但灵敏度相对较低。这意味着临床医生需要在人的血液中含有相当多的抗体才能获得阳性检测结果。 根据作者描述这种非常简单的技术,研究团队将与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相关的蛋白质化学附着在廉价的小金线上。接下来,他们通过电线传输电流,在电线上产生类似于电池的电荷。 研究人员随后添加了抗体以结合线上的病毒蛋白,这增加了线外部的质量。这也增加了电线保持电荷的能力。然后,他们测量质量的变化,以量化导线表面上的抗体数量。 “我们发现我们可以获得非常高的特异性来确认病毒感染,”作者说道。此外,研究小组未发现针对其他病毒的抗体有任何反应或反应,这有时会导致假阳性检测结果。 该研究小组现在希望将这一发现与他们之前发表的病毒检测研究相结合,创建一个能够检测患者样本中病毒和抗病毒的单一系统。“我们希望它可以用于即时诊断,并且它可以发展成一个简单的手持设备,可以在诊所或资源有限的地区使用,”作者说道。